从“独力扛鼎”到“带队冲锋” 冼东妹:我的“柔”情一往情深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苏荇
“冼东妹”三个字,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意味着刚强、坚毅。两届奥运冠军的辉煌经历,留下了一幅独力扛鼎的巾帼英雄形象。退役后,国家队总教练、中心主任、协会主席、妻子、母亲……冼东妹身上又贴上了形形色色的标签。担子最重的时候,她笑着用“三座大山”来形容。但每次面对新的挑战,脱下柔道服的她总会充满激情和干劲地去迎接。
竞技+管理 两条赛道均攀高峰
这次采访两届奥运会柔道冠军冼东妹是在她的一次出差途中,发现和以前在电视镜头里看到的、在榻榻米上摔打的冼东妹不一样。她总是面带微笑,说话也轻声细语。离开运动场后的她蓄起长发,带点波浪卷,有股子温柔女性的味道。但对谈间,从她的眼神中,却时常闪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光芒——坚定、专注。这可以说是冼东妹身上最为独特的特质。
冼东妹属于大器晚成的运动员,29岁的她在雅典夺得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2005年,年届三十的冼东妹退役,2007年生下了女儿,刚坐完月子没到两个月,又再次选择复出,并且不可思议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度夺冠。
运动员时期的传奇经历已让她的名字永载史册。但冼东妹的步伐并不止于此,退役后她勇闯职业生涯的另一座高峰,2017-2020年,她身兼广东重竞技中心主任、国家柔道队总教练、中国柔道协会主席和亚洲柔道联盟副主席几职,在人生的另一赛道收获甚丰。
“其实我在2002年就已经身兼教练的身份”,冼东妹笑着说:“那会儿我一边练自己,一边练队员,把他们练得都要‘罢训’了!”“罢训”并不是开玩笑,而是差点就发生了。彼时经常出国比赛的冼东妹像海绵一样吸收最先进的理念和最新的训练方法,但将这样的创新精神带回省队,与老式观念发生碰撞时,难免产生矛盾。那时,冼东妹只能通过与队员谈心去慢慢疏导。
亲自下场 她是最年轻的柔道总教练
虽然有了这些经验打底,但当2017年42岁的冼东妹受到召唤,成为中国柔道队历史上最年轻的总教练时,感受到的压力完全不同。第一天上任,冼东妹换上了久违的柔道服,亲自下场。
“我不会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总教练,只是想,我们有那么多好的技术,那么多好的经验,一定要传授给他们。我们经历过,不会讲出假的东西来。”
冼东妹再次将创新的理念带进队伍。在她接手前,国家队成绩已经下滑,传统的技术过时,就连冼东妹的撒手锏“抱腿”技术在国际上也已没了竞争力。冼东妹于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聘请国外教练团队,如韩国、德国和法国籍教练。“我们一直踏步不前,但国际规则在变,技术在变,我们不变怎么可以?”当年冼东妹聘请外教团队也算是开创了先河,在此之前,柔道国家队只在很短暂的时期内聘请过一名日本籍教练,而那时聘请的法国外教,至今仍留在国家队内。
从2017到2020年,冼东妹在国家队总教练位置上待了三年,东京奥运会因疫情延期,她也在2020年提出结束聘任,返回广东。
“这三年从管理到训练,的确给我很大收获,以前都是别人带着我们,这次你要带着别人,这种经历我觉得除了奥运会夺冠,这是我又一个很高的巅峰。”期间冼东妹有过率队夺得世锦赛金牌的喜悦,也有亚运会离金牌咫尺之遥的失落。但回首三年经历,她认为没有遗憾,“我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团队也一直很团结。”
至今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些失利的深夜,团队聚在一起开会,大家没有因为失败而沮丧、放弃,而是在积极寻找问题,“其实这么短的时间内去做大的改变是不容易的,但起码大家都能认识到我们还有不足,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那道气一直没有散过,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我觉得是最让我开心的。我也跟他们说,我也并非一出生就是奥运冠军,我不是神,我也失败过,夺冠前我做过三次手术,想放弃很简单,最难的是坚持。”
身兼三职 过了三年“铁人”生活
2017年去北京赴任,家人给了冼东妹最大的支持。为了解决分居两地的问题,冼东妹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北京,在距离奥体中心五六公里的地方找了一间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丈夫刘波带着当时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住了进去。冼东妹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与他们团聚,遇到需要带队出国打奥运积分赛,一周也见不到一次。尽管如此,但家的距离近了,一家人的心也感觉近了。丈夫尽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冼东妹虽然忙得像个陀螺一样,但内心充实。
那三年,冼东妹每天早上6时起床,作为国家队总教练要抓训练、解决队员的思想波动,协调教练组的工作。中途她要抽出一定时间在训练馆旁边的协会办公室办公。作为中国柔道协会主席,协会如何发展,如何找钱养协会,也是她的工作职责。同时,广东重竞技中心主任的职位省体育局方面还是希望她继续兼任,她还要抽空远程管理广东方面的各种事务,身兼三职,还不是往同一个方向使劲,互相牵扯下,冼东妹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压力犹如“三座大山”,每天都要忙到深夜11时。
这样的“铁人”生活持续了三年,“每天都处于很亢奋的状态,虽然连轴转,但充满激情,有时候想想,有这种丰富的人生也是蛮值得的。”
丈夫支持 她没有后顾之忧全力追梦
正因为如此,冼东妹很感谢一直在身后默默托底的丈夫刘波。在很多重大节点上,是刘波的支持让冼东妹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比如2002年两人登记结婚,房子、工作的问题都解决了,正常来说,就应该步入生儿育女的阶段(当时刘波30岁、冼东妹28岁),刚做完双腿手术的冼东妹萌生过退役的想法,但组织上希望她继续练,冲击雅典奥运会金牌。是刘波的劝说让冼东妹选择了坚持,并最终捧回了第一枚奥运金牌。“当时社会上对女强人有不好的偏见,背后没有这么支持你的男人,很多事是做不到的,我真的很感激他,他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军功章里更有刘波的一半功劳。2007年产子后三个月,冼东妹决定复出。由于不敢打含有激素的退奶针,只能喝中药强行断奶的冼东妹流着泪,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当时我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会,老公每天晚上过来给我送中药。”熬过断奶期,冼东妹接下来的三个月咬牙减重11公斤,并在年底通过预选赛拿到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第二年再度夺得奥运会冠军。
“女性在职场确实会有一些先天的掣肘,就拿生孩子来说,恢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如今女性在职场上发挥的作用却是越来越大了。像我们上午开处级以上人员会议,来了很多女处长。在体育行业可能感触更深一些,很多女运动员的忍耐力、刻苦程度更强,出成绩的女运动员甚至比男运动员还要多!所以我觉得女性能力很强的话一定要争取,要去协调,家庭里谁有机会,谁有能力去做更大的事情,就谁上!”
在采访途中,冼东妹抽空接了一个女儿的电话,言语中尽是温柔。平日女儿住校,周末才回家,冼东妹也承诺周日早点结束出差,回家与孩子见一面。“其实自从女儿读小学后,这么多年都是我和我丈夫带她,没有请过保姆,早上6点起来给孩子做早餐,7点多送她上学。夫妻两人要出差也是轮着来。我很感谢我的老公,同时也认为事业和家庭还是应该尽量兼顾,有职业梦想也是要尽力去实现。”
眼光放远 加强人才培养,普及柔道文化
冼东妹如今是广东省体育局的一级调研员,这两年在积极参与推进优秀竞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打破过去体育选材单单只面向体校等专业对口院校的壁垒,将选材面扩大到全社会。她组织专家团队,到全省21个地市体校、中小学校及各类体育俱乐部等地选人参与集训,从中选出好的苗子输送到省队、国家队。“去年我们做得不错,有1800多人参加了选星活动,完成测试1000多人,选拔入选省级训练营800多人,输送至国家级训练营(国家级)21人。”
此外,“选星计划”还接受自荐的形式,“这个月我们会开始测试和筛选,以后每年这个渠道都会开放一次,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专业队和业余队之间的壁垒,给想走专业道路的人开放一个通道。有些孩子可能是好苗子却不自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更多的基层挖掘工作,将优秀后备人才由基层向上层层输送。”
此外,作为一名柔道人,冼东妹如今目光已不单单局限在金牌上,她更希望从项目文化上去推广柔道。“柔道有一些很好的格言,比如‘精力善用,自他共荣’,就是说精力要用在你所在的行当里,不要浪费光阴;自他共荣的意思是,虽然我是冠军,但没有亚军哪来的冠军,这个荣誉是互相的,里面融合了友谊、团结等内容,所以说柔道项目的精髓还是很有文化内涵的。”
冼东妹小档案
出身年份:1975年
运动生涯主要履历:1993年入选国家集训队,2001年获得第九届全运会柔道金牌。2004年、2008年两夺奥运柔道女子52公斤级金牌。2009年正式退役。中国最优秀的柔道运动员之一。
主要荣誉: 2004年雅典奥运会柔道女子52公斤级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女子52公斤级冠军,第十一届全运会柔道女子52公斤级冠军。
目前岗位:广东省体育局一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