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脉】对话南粤古代文明 修复岭南历史图卷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邓琼、粤文旅宣 发表时间:2020-12-31 06:28
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邓琼、粤文旅宣  2020-12-31
透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遗址,今人与南粤先民、古代文明有了越来越多的“对话”。

2019年“南海I号”船货清理完成后的正摄影像 发掘单位供图

“南海I号”上的瓷器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11个项目先后入选全国“十大”,广东考古接续历史记忆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邓琼 通讯员 粤文旅宣

12月21日,以宋代沉船“南海Ⅰ号”的展示与研究为主题的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是广东考古文博界的一件大事。

在古代,岭南被认为是化外烟瘴之地。今天,经过广东考古人的不懈努力,南粤大地的历史图卷正在被一帧帧修复;透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遗址,今人与南粤先民、古代文明有了越来越多的“对话”。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广东并非蛮夷之地,而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之中极为璀璨的一颗,拥有着延绵悠长的文化脉络。”  

全国最早设立专业考古研究机构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广东的考古遗存数量在全国并不具有突出优势,可喜的是,广东考古人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中闯出了一条具有众多首创案例的“广东经验”。

早在1928年,时任民国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便聘请傅斯年、顾颉刚和杨振声三人为常务筹备员,于广州东山柏园筹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设考古学组,是最早的国家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开启了广东考古队伍建设的先锋。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共有5家考古发掘团体资质单位,其中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国内业务范围涵盖最广的文物考古科研单位,内设机构6个,核定编制50人;广州、深圳、珠海的文物考古研究所(院)的编制分别为74名、13名、23名;中山大学考古系是免于培训可直接申请考古发掘领队负责人资格的全国八大院校之一。结合全省实际,广东5家市级博物馆还设立了粤北、粤西、粤东、深莞惠、珠江西岸五个区域考古工作站,核定140名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区域考古队员并开展培训,增强基层考古力量,在全国属于首创。

入选“十大”项目年代最全类型最多

从石器时代直至明清,岭南文化既与中原有着相互间的砥砺交融,同时也一直保持着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并且延续不止、传承不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赞誉岭南是“真正的南方”,是探索中国古代与印度半岛甚至南太平洋地区关系的“一把钥匙”。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考古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广东10处遗址、11个考古发掘项目,先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总数位居全国第九;是“十大”项目中涉及年代最全(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明代中晚期)、遗址类型最丰富(含洞穴、沙丘、贝丘、墓地、宫苑、沉船等)、作业方式最多样(陆地和水下考古并驾齐驱)的省份。

记者留意到,在上述11个考古发掘项目中,有3个位于广州。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告诉记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考古的重要发现层出不穷。增城浮扶岭遗址、墨依山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等重要考古遗址,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

这些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让广州的历史轴线极大延伸,广州历史的信度显著增加,广州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广州的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变得丰满、鲜活而生动。

水下考古和海丝申遗成果全国居首

广东是中国水下考古的发源地和见证者,经历了中国水下考古从起步、发展到辉煌的全过程,在整体打捞、水下发掘保护、水下数字化科技考古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先后发掘保护了“南海I号”南宋沉船、“南澳I号”明代沉船、湛江硇洲岛海域清代沉船等,其中“南澳I号”入选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首个入选该奖项的水下考古项目。“南海I号”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从发现、调查、整体打捞到发掘历经33年,采用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出水文物总数达18万件(套),创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是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典案例,被誉为“海上敦煌”,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此外,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持续时间最长,两千多年从未间断,由其牵头成立全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全省迄今共有20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占全国总数近三分之一。

基建考古成为改革典型案例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基本建设项目众多,也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做好基建考古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文物遗址在工程建设中遭到破坏或流失。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广东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项目年均多达200多项、考古勘探项目年均15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年均20多项,基建考古发掘项目年均出土文物3000多件。

据介绍,广东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原有的“需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的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审批”“考古发掘审核”等4个审批事项合并为“建设工程文物保护与许可”1项,压缩审批时限,并依据省政府令270号率先委托地级以上市文物行政部门办理,在全国属于首次;率先取消向企业收取考古费用,由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考古专项经费,在全国属于首例;率先将文物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已正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广东省文物保护专项规划》,是国内最早开展实质工作的省份。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是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涵盖和贯穿了中国近现代开篇、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阶段。2019年在国务院公布的名单中,全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增幅达34%,新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现有革命类不可移动文物2030余处,革命类博物馆47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3个,21个市82个县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包括原中央苏区片区、海陆丰片区、长征片区和广东片区,是全国为数不多全域覆盖的省份。

此外,广东还开展全省革命遗址大普查,已普查出革命遗址4248处即将公布;在全国创新实施“岁修”制度,按照每处每年3万元标准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日常保养维护,优先用于濒危革命文物抢救性保护;创新提出并发布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建立“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周边环境整治——红色旅游景区”的全流程建设模式,推动革命文物文旅融合。

推动广东考古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在新时代,推动考古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广东考古人面前的新课题。广东考古人将往这些方向发力:加快补齐完善岭南考古学文化谱系,填补岭南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加强广东考古队伍建设;坚持从好到优,加强水下考古、海丝申遗、基建考古等广东考古优势项目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新亮点;共塑湾区人文精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共建共享;推动“考古+科技+互联网”融合,打造智慧考古先行示范区。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我们用了30年去探究几十万年的岭南历史,广东考古已步入成熟。我们需要用下一个30年去发展广东考古,去构建一幅更为完整、清晰、动人的岭南历史图景。”

下一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继续完善岭南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不断深化对各时期遗存谱系源流的认识,加大对聚落形态、埋葬制度等领域的探索,逐步构建起完善而清晰的岭南考古学文化发展框架,进一步还原岭南地区波澜壮阔的古代社会历史图景。该所还将以广东为中心,整合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考古科研力量推进以下项目进入国家文物局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包括:一百万年前的古人类——南江旧石器文化研究;一万年前的文化变迁——广东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研究;五千年的文明史——石峡与良渚。同时,围绕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体安排,力争在以下历史时期的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包括:南越国遗存综合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综合研究(陶瓷考古、水下考古);冼夫人与俚人文化综合研究;南粤古驿道综合研究。

30余年发掘,6年细致清理

南海Ⅰ号卸货18万件文物

2020年,广东考古界有两件大事与“南海I号”南宋沉船密切相关。5月5日,“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2月21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新晋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是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的博物馆。

“南海I号”南宋沉船从最初发现到如今全面发掘基本结束,历时30余年。它是数代水下考古人心血的积淀,不仅船体整体打捞前无古人,学术意义之高、出水文物数量之巨更是震撼世界。

“南海I号”沉船沉没于广东台山、阳江交界海域,于1987年被意外发现。被发现时,它已在海底下沉睡了约800年。当时,中国还没有水下考古经验,无法继续打捞并开展考古工作。1989年11月,中国和日本组成了联合调查队,准备进行一次全面勘察,后因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南海I号”的相关调查工作又被搁置。直到2001年,我国考古队员终于可以重新对“南海I号”展开工作。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是“南海I号”项目负责人,他与“南海I号”的缘分超过30年。崔勇回忆,“到2001年,我们正式启动了‘南海I号’项目,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重新找到沉船的定位。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们又进行了8次调查和试发掘,发现这艘沉船保存得非常好,而且船上的东西很多,从学术意义和这个学科意义来说都非常重要。”

2007年4月份开始,相关单位对“南海I号”沉船实施整体打捞。2007年12月22日,“南海I号”终于成功出水。在对“南海I号”进行整体打捞的同时,另一项计划也在实施——建造一座博物馆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博物馆从2005年开始建设,到2007年上半年封顶,为“南海I号”建好了“水晶宫”。

2007年12月28日,“南海I号”被从50多公里外的沉船点运到博物馆对出的海边。通过新修的码头和一条400多米长的通道,人们终于把这个重达5500吨的庞然大物平移进“水晶宫”里。

发掘出来的“南海I号”船体结构较为完整,类型为“福船”,残长约21.91米、最大船宽约9.87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代商贸沉船。

2013年底,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分工协作,开始对“南海I号”沉船开展全面保护发掘。

2013年底到2019年,考古队员基本把“南海I号”上的船货清理完,出水文物约有18万件。这18万件文物包括金、银、铜、铁、锡、陶器、瓷器、木器、漆器,还有人类使用的植物、种子、动物、骨骼,以及横梁的梁具、船体本身等等。其中,单是金器就有200多件(套),重3.3公斤。

12月28日,羊城晚报记者在“南海I号”考古现场看到,“南海I号”船体被众多支架支撑着,“自动喷淋保湿”装置通过水泵把保湿剂、防腐剂喷洒到船木上,对古船船身进行保湿。另一部分考古人员对船体外的淤泥进行细致的清理。

“我们已替古人卸完了18万件船货。”崔勇透露,“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工作将在2021年结束,但其保护是一个漫长的工作,特别是对船体的保护,以及有机物的保护,瓷器的脱水脱盐,铁器的保护和修复等。“我们希望能把我们目前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到极致。”

“南海Ⅰ号”是中国水下考古的原点

崔勇(右)在“南海I号”保护发掘现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崔 勇

羊城晚报:整体打捞“南海I号”是个创举,怎么会想到此方法?

崔勇:当时,我们虽然采集了6000多件很完整、很漂亮的瓷器,但是因为海况确实不好,能见度很差,基本没有采集到多少考古资料,比如绘图、照相、影像等都采集不到。在海况不好的条件下发掘“南海I号”,可能会损失文物的很多信息。于是,2002年前后,我们就提出整体打捞的设想。

当时有一位工程师叫吴建成,他提出用沉箱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巨大的沉箱整个套在沉船上,再把沉箱底上一封,船就能捞上来了。然而,这个方法最难的是吊放沉箱。这个沉箱有33米长、14米宽、500多吨重,分上下两层。而水下定位非常难,且沉箱放下去以后很难再调整位置,所以必须一次放准。最后,真的是一下就放准,成功了。

羊城晚报:如何看待发掘“南海I号”的价值和意义?

崔勇:“南海I号”是一个“时间胶囊”。它把一个小的等级社会和小的生存单位在一个短时间里面封闭到海底。一条沉船的发掘,它所反映的信息量远大于单一遗址、单一房屋、单一墓葬的信息量。沉船是一个最小的等级社会,也是一个最基础的生存单位,就是说船上有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生活和生存很长一段时间,船上所有东西是要满足人类的生存。“南海I号”是一个历史的横剖面。我们以单体的一个遗址,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宋代横剖面的考察。

“南海I号”搭载的不同窑口的瓷器,反映了不同的来往线路;动物遗存和植物遗存,反映了船上人们的的食物结构。我们发现很多陶罐里面装着酒,一些陶罐里面装着咸鸭蛋,还有一个竹笼里面装了6只鹅……“南海I号”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又是中国水下考古的原点。正是因为有“南海I号”,中国才成立了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成立了学校考古学研究室,最后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南海I号”见证了学科发展的各个阶段。

广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位置示意图

image.png

①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时代地点群 ②英德青塘遗址 ③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④高明古椰贝丘遗址 ⑤博罗横岭山墓地 ⑥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 ⑦广州南越国宫署御苑遗迹、广州南越国御苑遗迹 ⑧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 ⑨“南海I 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⑩“南澳I 号”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