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奋:文笔画笔俱健 治学不忘经世
【人物简介】 刘斯奋,1944年生,祖籍广东中山。作家、书画家,通才式的文化名家。在小说创作、学术研究、美术书法等领域均有建树。文学方面,小说《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美术方面,被誉为当代文人画代表之一;学术方面,对古典诗词、文艺理论等深入研究,卓然有成。曾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等,为广东文艺繁荣作出贡献。2015年被授予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刘斯奋作品《锦绣春风》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刘斯奋自号“蝠堂”,以“似鸟非鸟,似兽非兽”的蝙蝠自比,大半生跨界穿行于诗词、文学、书画、学术等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生长于岭南的他,多年来也为岭南文化“正名”鼓与呼,为促进广东文艺事业繁荣作出巨大贡献。身兼作家、书法家、画家、学者等多种角色,堪称通才式文化“奇人”的刘斯奋说:“我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文化人,一个深受岭南文化哺育熏陶的文化人——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
茅奖作品《白门柳》,奠基文艺生涯
刘斯奋在少年时有两个理想,一是当作家,一是当画家。长篇小说《白门柳》的完成,了却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梦,也成为他文艺生涯的奠基之作。该作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刘斯奋也成为广东第一位获此项殊荣的作家。“壮盛之年出佳作”,从37岁写到53岁,这部小说消耗了他人生精力最充沛的16年光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部书始终未被遗忘,后来被改编为多种文艺样式,流传甚广。
身为广东人,却写了一部江南历史题材的小说《白门柳》,这与刘斯奋从小受到的传统文化熏陶分不开。他在古典诗文方面有较深的钻研,对于古代文人的生活习惯、喜怒哀乐、价值取向皆比较熟悉,这使他在接触明末清初江南文人史料时,“有一种如历其境、如温旧梦、如对故人的感觉”。
刘斯奋的父亲刘逸生是著名的古诗词研究专家,著作《唐诗小札》影响卓远。因家学渊源,刘斯奋出的第一本书就是做诗词注释。后因机缘巧合,他就陈寅恪晚年诗文问题和学者余英时进行过笔争,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受到钱锺书先生的来信肯定。但他也并未就此走上治学的专门道路,而近年闲来所撰《“墓门深更阻侯门”析正》,又为聚讼百年的一桩文史悬案找到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为学界称道。
呼唤艺术的个性,新文人画独树一帜
画家,这是刘斯奋的另一个理想。年幼酷爱绘画的他,18岁时有意投考广州美术学院,后因当年广州美院除工艺系外各系均停止招生,转而考入中山大学文学系。获得当代文学最高奖后,刘斯奋不再创作文学,重拾书画,很快便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广受瞩目。他的绘画创作被公认为“新文人画”的佼佼者。
2014年3月,“贯通融会——刘斯奋书画诗文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堪称岭南艺术家首次在京举办的综合性大展,涵盖了书法、绘画、诗歌与文学创作几大方面,展现了岭南文化艺术的整体风貌,引发极大关注。
刘斯奋并非科班美术院校出身,但他扎实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其作品展示出与学院派画家不同的风貌和意趣。他呼唤艺术的个性,提倡画家以悟性、才华和文化修养作为绘画的凭仗,影响了广东画坛许多人。
多个重要文化观点,通过羊城晚报发出
刘斯奋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刘逸生亦是知名报人,为《羊城晚报》创办人之一,多年主持羊晚“晚会”副刊。由于父亲的缘故,刘斯奋自小就是《羊城晚报》的忠实读者。
“从羊晚创刊起,我真正是从小看到大。”刘斯奋说。相对于新闻版面,“晚会”“花地”等副刊版面对他的吸引力更大。后来,他逐渐不满足于仅做读者,也常给《羊城晚报》投稿。
《白门柳》自创作伊始就和《羊城晚报》有着密切关联。“《白门柳》创作的‘引子’部分,初版时并未收入,最初是登在羊晚的‘花地’副刊上。”刘斯奋说。当这部历时16年才完成的“大部头”结笔之际,其“跋语”也在《羊城晚报》上发表。“羊晚的始终关注,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和鼓励。”
在“广东有无文化”“广东是不是文化沙漠”的争鸣中,刘斯奋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提出了“古代文化在中原,近代文化看广东”等重要论点,引发热烈讨论。1995年,《羊城晚报》又在头版报道了刘斯奋撰文论述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朝阳文化、巨人精神与盛世传统》。
2003年出任广东画院院长,他提出画家要上文化课。此消息经《羊城晚报》报道后,引发全国美术界热议。2010年,刘斯奋与七位广东学人联名发起的《岭南宣言》在《羊城晚报》副刊首发,他们秉承岭南先贤“学贵自得”“学以致用”的精神,发出“端正学风,改造文风”的疾呼,在报纸上与公众、同道展开切磋争鸣。近年来,在“粤派批评”“中国画如何面对世界”等文化热点中,也不时可见他的精彩发声见报。
答问:
报纸应雅俗共赏
别怕脱下“长衫”
羊城晚报:融媒体时代,传播环境急剧变化。请您从文化角度,谈谈这种改变对传播工作有什么新要求。
刘斯奋: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媒体人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反应是最敏锐、最迅速的,更加不能无视这种变化。
过去,社会话语权掌握在士大夫、官绅手里。近代以后,报纸、刊物出现,话语权转移到媒体人手里了,这一“夺取”是毫不留情的。现在,报纸也面临着新媒体对话语权的争夺,报人一定要放下原来的包袱,向当年梁启超、陈独秀等人学习。他们本都是士大夫,面对新变化,迅速放下原来的架子,去办报纸、杂志,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潮流。
眼下,千万不要看不起抖音等新的传播方式,而要勇立潮头,敢于去把握,通过自身优势,去利用这些新的传播手段,这样才能适应将来的发展。
羊城晚报:您对《羊城晚报》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刘斯奋:《羊城晚报》是一份文化类报纸,这些年也在坚持这种办报方式,我觉得挺好。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阳春白雪”,代表高度;一个是“下里巴人”,代表广度。报纸和文化、学术刊物有所不同,不能只顾高度不顾广度,而应把两者结合起来,既照顾高度、又照顾广度,以此来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
实际上,一些新媒体为了吸引流量,难免会生产低俗、庸俗的内容。报纸还是应该坚持雅俗共赏的思路,重新摸索出一条路。在走这条路时,可以脱下自身“长衫”,去研究新的媒介,吸取一些成功的传播经验,这很重要。放下原来的优越感,才能把握新变,提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