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绿色扮靓美丽中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本报今起开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专栏,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成就,讲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故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春意盎然,天朗气清,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
安徽省明光市义务植树点,挖坑、扶树、填土、浇水,干部群众道道工序毫不含糊。“栽榔榆要浇足定根水,打好围堰。”林业技术员在人群中穿梭,进行技术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现了森林资源连续增长,沙化荒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连续减少。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世界瞩目,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大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数据显示,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居全球首位。
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保持“双增长”
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滨江路上,10多名园林工人正在行道两旁补种樟树。“这些年我们‘见缝插绿’,城市的绿色不断增多。”鹰潭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绿化管理科科长江文模说,“今年要进一步提升绿化品质,让市民更好地享受‘绿中行、画中游’。”
锲而不舍开展植树造林,让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等活动陆续开展,给大地增添了一抹又一抹绿色。
一手抓造林,一手促保护。“十三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所有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全国建立起近700万人参与的管护队伍,运用物联网、远程监控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大力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6%,增长到目前的23.04%。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林面积达1.4亿公顷,人工林面积达0.8亿公顷。“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新增森林面积2500平方公里以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表示。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断提升造林绿化质量
林海苍翠连绵,松树咬定青山,绿草如茵铺展……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一代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在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被誉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今天的林场人并未止步,他们认识到,机械林场的林子多是人工纯林,与天然林相比质量还有差距。“我们按照近自然造林的理念,科学配置树种,云杉、樟子松、蒙古栎等落户塞罕坝,逐渐形成针阔混交林。”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说,现在林子里灌木、花草多了,野生动物也成为常客,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国土绿化实践中,我们越发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适地适树,科学绿化。
“过去注重扩大面积、增加绿量,现在把精准提升造林质量放到了更高的位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说。近年来,我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每年营造林面积在1亿亩以上,同时实施林草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每年森林抚育面积达1.2亿亩以上,扩面增绿与提质增效相互结合。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香山湖管理区水塝村,一块蓝绿相间的林长制公示牌引人注目:林长姓名、职责、监督电话、森林资源概况等一目了然。
“我每天总会绕着林子转转,看看古树、查查火患。村里的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人管。”村级林长、水塝村党支部书记彭以祥说。从2018年开始,新县推行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更好地守护了绿水青山。
为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在林长制改革试点基础上,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将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推动形成林长牵头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资源保护新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水塝村里,树王博物馆和特色森林小镇驿站先后建成,许多游客到村里赏古树、看风景,畅享“天然氧吧”。
村民韩艳霞心思活络,将自家小院改造一番,开起了农家乐,“现在一年能挣将近10万元呢。”村里农家乐、民宿、农产品小店比比皆是,乡亲们增收致富有了更多新门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我国森林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去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55万亿元,带动3400万人就业。
走进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际溪村“耕读李家”森林康养基地,林木苍翠,环境清幽。
林深水美的泰宁锚定“旅游兴县”,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如今全县森林覆盖率接近80%,旅游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1/4。在崇际村上清溪撑竹排的排工黄盛腾说:“环境得到保护了,也让大家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我们夫妻俩一年收入10多万元,日子很幸福!”
动人的绿色,将在广袤国土上持续增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1%。刘东生表示:“要把科学绿化、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国土绿化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我们正在推进出台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将把国土绿化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扩大增量规模、优化存量结构,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管理水平,争取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