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心声丨同为医护人员,我和丈夫在荔湾奋战了五天
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讲述人/广州市工人疗养院医生 符式倩
我和丈夫孙志超都是广州市工人疗养院的医生。从5月30日到6月3日,我们在荔湾区龙津街党群服务中心连续奋战了5天,每天为近1000名居民做核酸采样。4号,我们的队伍暂时撤下来休整,猛地闲下来还有点不太适应。
5月29日,我的弟弟——一名在越秀工作的医护人员已经奔赴抗疫一线,所以当时我和丈夫都有了心理准备,做好了随时上战场的准备。5月30日,我们同时收到了支援抗疫一线的通知,没有任何犹豫,我俩决定一起报名上前线!我们有两个孩子,大的10岁正读四年级,小的才刚刚3岁,把孩子们交给外婆,我们就立刻赶回单位集合。
在家,我们是夫妻;在抗疫的战场,我们是战友!到了龙津街党群服务中心,我们俩被分配在不同的区域工作,丈夫被分在“黄码区”,还是稍微有点担心他的安危。上岗前,我们彼此检查了一下防护设备的穿戴,我轻轻帮他整理了隔离面罩。
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我们轮流穿着防护服进行核酸采样,每班至少4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实际上,也没有尿意,体内的水分都用来出汗了。
“加油!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吃饭的间隙,丈夫给我打气!在前线奋战的日子是辛苦的,每天早上6点半出发,晚上10点多忙完,躺下已是凌晨。第二天,还要早起。
但也是充实的!尤其是,参加核酸检测的老人、小孩都很配合,还有年轻人非要给我们定外卖。丈夫跟我说,这些居民的善意也温暖着他,他越干越有劲!不过,我理解他的辛苦,5天下来,他掉了两斤肉。这次,我们单位为一共有12位同事上一线。大多是年轻的同事,很多人撇下年幼的孩子奔赴抗疫一线。
同事柳清是一名军嫂,丈夫在葫芦岛工作,孩子才一岁半,但她还是主动要求上一线。当然,也有年纪比较大的同事主动报名,55岁的放射科医生何俊雄在一线“很猛的”!
每天早上,工人疗养院党支部书记朱兆良都会送我们去龙津街。晚上无论多晚,他都会去接我们回来。“你们辛苦了!”他对我们说。
“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答。“前方的核酸检测工作还有什么需要?”工人疗养院党支部书记朱兆良问。
“没有!我们只想全身心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尽早完成任务!”其实,我们每天都密切关注着广州的疫情发展,内心也很着急。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能到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做点自己的贡献,我们都觉得很开心、很充实!我和丈夫商量了,如果后续有需要,我们愿意随时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