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闻“烟火气”,更显“人情味”——羊城晚报“坐着高铁看中国”重大报道策划回眸

来源:羊城晚报全媒体视界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8-16 15:23
羊城晚报全媒体视界  作者:  2021-08-16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一个全国性的“坐着高铁看中国”主题报道策划活动持续进行,贯穿整个长假始终。

包括羊城晚报在内的广东主流媒体加强组织策划,做好采访报道工作,推出有品质的特色报道及相关新媒体产品。

羊城晚报第一落点就“接地气”:

带烟火气、更突显出晚报主旋律报道的人情味;

以小见大、小故事折射大时代,是贯穿始终的纲领;

在多元化主题,选题更精确;

这些,

既传承了晚报新闻优良传统,

又有年轻采编者的新时代视点,

更体现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探索。

从策划、采编、制作到排版都紧密配合,创出新意,以版面报道牵头,全媒体立体丰富阵容完成了这一重大策划报道。

请看:

羊晚策划采编“秘笈”,

还有活跃在采编一线上,

这批朝气蓬勃年轻人独特感受。

既闻“烟火气”,更显“人情味”

——羊城晚报“坐着高铁看中国”重大报道策划回眸

王漫琪

9月22日,我接到报社指示,负责制订“坐着高铁看中国”主题线路设计的报道策划以及统筹工作。

距离国庆假期只有一个多星期,时间紧、任务急,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策划,是我们经济部团队面临的一次重要考核。

首先必须吃透策划的精神。

依托“高铁”这一主线,实现人物线、故事线的交融,以小切口反映大背景、小故事折射大时代,这是我们在策划与执行全过程中牢牢紧扣的工作契领。

再有,找到“接地气”第一落点。

作为广东主流媒体,此次主题活动中有两条高铁线路涉及本省,即10月1日的武广线(武汉-广州),10月6日的贵广线(贵阳-广州)。如何找到这“接地气”的第一落点,将“自选动作”完成得更出彩,也是考量本次策划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个下午的时间,

“坐着高铁看中国”的“羊晚版”报道方案迅速出炉,

并以最快的速度落实采访人员的调配,

音视频部、出版流程部、羊城派客户端、金羊网等多部门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或调派人手参与采访,或后方技术支援。

出版流程部全程跟进,结合前方采访内容实时制作推出了一批大气、精美的导读海报。

羊城晚报“坐着高铁看中国”精美海报

武广线——

我们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当前重大背景,广东在支援湖北、武汉等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作出了杰出贡献。

循着这条联系纽带,找到了曾参加武汉抗疫的广东南方医科大学三院的湖北籍护士卢俊。

一路跟访、独家采写了他战疫期间“过家门而不入”,此番利用双节假期回武汉为父亲祝寿的感人故事。

采访小分队李志文、沈钊和音视频部同事何奔,在武汉实地探访疫情期间曾引人瞩目的多个“地标”场所,感受城市的经济复苏、民众生活:

“方舱医院”洪山体育馆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东湖新城社区文艺汇演节味浓郁,

“汉味小吃第一巷”户部巷夜市“烟火气”十足……

羊城晚报10月1日头版“坐着高铁看中国”专题当天消息

10月6日羊城晚报“坐着高铁看中国”专题报道

贵广线——

该线路涉及的主题更加多元化。

如少数民族特色、脱贫攻坚和红色旅游等,看似选择更多,但实际上更考验聚焦单一主题和推陈出新的能力。

怎样在已经被多次报道的脱贫攻坚素材中凸显高铁元素?

如何将区域协调发展的宏大主题与奔波于高铁线上的个体命运联系起来?

一线记者与后方指挥部经过多方筛选推敲采访对象,反复斟酌讨论可行性,力争拿出一份严丝合缝的执行计划。

我们将目光焦点锁定在广州的对口帮扶城市——毕节,毕节开通直达广州高铁已有半年,广州有众多企业、个体与贵州大山深处的这座城市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高铁的影响势必可以成为话题,同时更能从中挖掘出与广州(广东)紧密相关的素材。

果不其然,采访小组王丹阳、黄婷两位女记者与音视频部黄准延提前奔赴地处乌蒙大山里的毕节市,写出的《山海相连,改变了两个00后山区子弟的人生》、《广州“智囊”过上异乡生活,返乡游子送土特产出山》等系列独家报道十分接地气,写出了人情味。

与一些媒体相比,本报的选点更加精确、更具人文情怀,展现了报道的差异化,也非常符合羊晚的气质品味。

金羊网的“坐着高铁看中国”同步报道

在整个国庆假期,“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羊城晚报一共推送了9篇原创自采稿、3条短视频和一批图片,并制作配发了6张精美的导读海报,始终保持着话题关注的粘度与深度,共收获28万多人次的阅读量,其中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是《山海相连,改变了两个00后山区子弟的人生》,达到5.4万次阅读量;短短8天里,羊城晚报的全媒体客户端羊城派转载了央媒主导的“坐着高铁看中国”相关系列报道60余篇、金羊网刊发相关系列报道20多篇。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0月3日羊城派报道

欣赏

一线采访团队成员感想——

李志文

9月30日到10月3日,在这段出行最高峰的时间,我从广州一路跟随战疫护士卢俊回他武汉的家,不仅在路上了解了他与战疫、与武汉、与高铁的故事,还在沿途看到了中国恢复生机的样子——公路上车水马龙、商场热闹非凡、步行街人群摩肩接踵……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很难想象这是半年前刚刚遭遇重大疫情的国家。

10月1日羊城派“坐着高铁看中国”专题报道

但在兴奋和自豪之余,采访调查期间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先是受访对象临时改变了口径,写好的稿子几乎得重写一遍。这个事情给我的教训是,在采访前要跟受访对象多沟通,报道的尺度要对方先确认好。

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在长沙调研粤菜在当地流行度的时候,某平台推荐的受访餐厅全部联系不上,要么是电话打不通,要么是受访者太忙没空接受采访。其实后者是好事,说明经济复苏了,餐饮业生意好,但这对我们的报道计划来说,却是重大的挑战。

后来,我们转换思路,直接上点评平台搜寻合适的餐厅,并直奔现场了解。最后找到了长沙一家有代表性的粤菜馆,当时老板也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只好边等菜,边在间隙中采访,最终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10月4日羊城晚报报道

王丹阳

高铁“加速度”下,生活更便捷。

贵广线采访,印象最深的是便捷。

广州到桂林2小时,到贵阳4小时。现在大家出行,真的就像要看天气预报一样,要拿起手机提前看下高铁通不通和相关站点时间,然后规划行程、订票,手机一划轻松搞掂。随着高铁线网完善后,大家更加宽松自由,更有时间效率。

国庆假期,广州到贵阳北的高铁一天就有45班,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多,基本实现了说走就走的从容出行,不用再提前几天规划。6年前贵广线刚开通时,“千里走单骑”的摩托车大军开始转走高铁,贵广沿线很多人带的仍是扁担加彩电、大瓶的油等标志性回乡物品,甚至还有编织袋加水桶、蔬菜。那时,不少乘客坐车秩序也不好,过闸机经常因为不知道怎么过而拥堵。

这个国庆,我们在毕节站、贵阳北站、都匀站、桂林站、阳朔站走访发现,候车大厅很安静,排队秩序和过闸都很快。行步匆匆的旅客脸上,多是自信淡定从容的神采。

10月7日羊城晚报报道

黄婷

贵广线上高铁途中的采访让我感触很深。

铁路方面为国庆假期下了一番功夫,如部分乘务员组成青年志愿组穿上民族服饰,在车上掀起“民族风”;又如在车上为旅客派送扶贫产品等。

一开始,令我比较担心的是采访乘客的环节,这趟列车上乘坐的多为返乡或旅游归来的乘客,如何取得信任、挖掘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是关键的问题。

事实证明,深入现场和坦诚交谈是化解疑虑最有效的方法,我尝试从假期经历、家庭情况和携带手信等问题入手,让乘客们回忆起生活的点滴,平实的讲述中时不时会冒出生动的赞美和“吐槽”来。

为参加女儿婚礼第一次坐上高铁的老父亲、休假才有机会回家看上儿子一眼的母亲、带着孩子出游却被孩子哭声吵得如坐针毡的新手爸爸……在我走向他们之前,他们以看向窗外、玩手机或打盹的姿势隔绝了所有周遭的人,但在进入轻松的聊天状态后,我发现他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有很强的倾吐和被理解的渴望,七零八碎的生活细节在交流中也变得独特而耀眼。

沈钊

十一当天的采访压力是最大的。

一方面需要早起,6点多就起床赶往高铁站,另一方面是要发当天稿。但是当天稿交稿的时候,十一的各种出行数据又还没有出来,车上采访乘客随机性又太大。

怎么办呢?

我们一上列车就直接找到列车长,希望能够获得车上乘客的目的地分布情况,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采访。

与列车长详聊之后,得知了这趟列车为国庆准备了不少针对性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和乘客互动,请乘客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一事。

这一紧扣国庆主题的活动顿时成了报道的亮点。

我迅速围绕合唱一事,再补充采访京广高铁有关的亮点以及数位乘客的乘坐心声,很快完成了当天稿件的任务,抢了策划的“头响炮”。

10月3日羊城晚报报道

到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在今年疫情以来承载了国人太多的关注。

不管是方舱医院还是东湖社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都让人们耳熟能详,我们通过探访这些地标性的地点,加上走访当地的步行街“户部巷”,就可以将武汉的内容做得有血有肉。

十一当晚走访完几个计划地点回到宾馆,梳理采访内容一直到了凌晨1点多,才看到在汕头老家的母亲给我发的微信留言,说看到我在高铁上的报道了,晚上“拜月娘”时为我祈福了平安。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度过中秋节。

10月9日羊城晚报报道

编辑:quin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