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巍巍南山风骨 浩浩济世情怀

来源:金羊网 作者:梁怿韬 发表时间:2021-03-01 07:49
金羊网  作者:梁怿韬  2021-03-01
他是医者,从医数十载,以仁心仁术还无数患者“呼吸自由”,更在疫情风暴来袭时一次次挺身而出,直面危机,力挽狂澜。

人物简介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2003年为抗击“非典”作出重要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84岁的他毅然逆行、敢医敢言,再度成为抗击疫情的“定海神针”,且多次连线外国专家,为全球抗疫分享中国经验。2020年9月8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0年4月10日,四位广东省少先队员代表向钟南山院士赠送手绘的“戴红领巾的钟南山爷爷”画像 通讯员 岳青 供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他是医者,从医数十载,以仁心仁术还无数患者“呼吸自由”,更在疫情风暴来袭时一次次挺身而出,直面危机,力挽狂澜。

他是学者,长期以来关注国民健康公共议题,秉持严谨客观的科学精神,向公众发声,向政府建言。

他是师者,传道授业,身体力行诠释教育的真谛。“钟南山团队”与“南山班”继承的不仅是医术,更是担当。

敢医敢言,实事求是,其底色是家学家风。继承父母辈的行医风格,他也将执著追求与严谨实在的品质传给后辈,让“医学世家”的故事继续在广州书写着。

“国士无双”——南山风骨,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精神坐标。

敢医敢言、实事求是的医者代表

非典时喊出“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新冠肺炎疫情时坐高铁餐车赶往武汉,皆是钟南山院士留给公众的“名场面”。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他一次次临危受命,毅然逆行,更敢医敢言。非典疫情危急之际,他以专业学养和丰富经验,否定了“典型衣原体是病因”的观点,从而为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他向社会公布“存在人传人”情况,进而拉响全国严格防控的警报。此后,他带领团队只争朝夕,一边进行临床救治,一边开展科研攻关……

“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钟南山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心怀执著与追求,办事严谨且实在。作为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钟南山始终是“敢讲真话,实事求是”的医者代表。

长期以来,他还十分关注国民健康的公共议题,曾以人大代表身份,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监测PM2.5、治理雾霾天气等建议。这些意见建议,不少已被各地政府采纳实施。

“共和国勋章”颁授词里这样说:在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暴发之际,钟南山都勇担大局,毫无畏惧,化解卫生危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从百姓的角度解决民生难题,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一份力量。

南山精神,家风底色

南山精神,也源于其家学渊源与家风底色。

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是一位儿科医学专家,母亲廖月琴也是知名医者,还曾参与创办广东省肿瘤医院。再者,钟父、钟母和钟南山本人,皆有着“北京学习、国外深造、主要行医履历在广州”的相似经历。而钟南山的儿子钟帷德,同为医者,主要行医履历也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因钟南山家族“医学世家”的故事得以更加丰富。

家学传承的不仅是从医之业,更是行医之风。钟南山曾在受访时谈及钟家的优良传统:“一是永远有执著和追求,二是办事要严谨和实在。”

公开资料显示,为了把自身临床经验传授给后人,钟世藩70岁时仍坚持编撰《儿科疾病鉴别诊断》一书。钟南山抗击非典时也已67岁,抗击新冠时更已84岁。日常的诊病断病,钟世藩坚持对疑难病例亲自做细致的体格检查,看报告、看X光片、检验样本等,以找到检验报告中所没有的关键细节。这种行医方式也深深影响到钟南山。2010年至今,钟南山一直坚持从广州医科大学医学生中面试选拔组建“南山班”,自任班主任参与教学,并且言传身教,鼓励学生多与病人沟通,进行更多临床交流,而不仅仅是凭检验结果断病。父子俩相似的行医作风,春风化雨,润泽了更多医学新人。

“我父亲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留下一点东西,那他就算没白活了’。”钟南山曾在谈及家庭时说,他感觉自己已初步达到了父亲的要求。

与羊晚的故事,已延续近四十年

“那些文字,我至今记忆犹新,对我的鼓励很大。”说到与《羊城晚报》的因缘,钟南山总会回忆起1982年1月11日的版面。当天,《羊城晚报》头版以《争气篇》为题,报道了钟南山赴英进修时早期不被重视,通过不断在学术上的进取逐渐赢得外国同行尊重,最终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学成归国的“争气”故事。自此,39年来,《羊城晚报》记录下了钟南山一幕幕“高光时刻”。

2003年,钟南山因“抗非”有功获中组部、广东省表彰,《羊城晚报》以《钟南山:广东抗非一面旗帜》为题,深入报道了他在抗击非典中的杰出贡献。2017年9月,钟南山和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慢阻肺研究成果论文,通过《羊城晚报》的专访,钟南山介绍了研究的重大突破,也寄语医护人员“要有爱心,要能解决问题”。2020年9月10日上午,钟南山与广医一院师生一同庆祝教师节,除了当天快镜与消息,《羊城晚报》还以《十个镜头告诉你他是一位这样的老师》,展现了“钟南山老师”的医教双馨。

钟南山在公众眼里的形象,往往是一身正装或白大褂。在医者、学者之外,《羊城晚报》的镜头,也记录下了“不一样的钟院士”。2003年非典疫情仍未消退时,《羊城晚报》记者拍摄了钟南山带领团队打篮球的场景。2018年8月9日,《羊城晚报》又刊登了时年82岁的钟南山“秀肌肉”、举哑铃、跑步健身的报道。通过这份民生大报,钟南山一次次向公众传达了疾病“预防胜于治疗”、有规律锻炼身体有助健康的理念。

钟南山寄语《羊城晚报》

让人们充分感受到 媒体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我是《羊城晚报》的老读者,我的家人也爱读《羊城晚报》。《羊城晚报》在日常传播科学的卫生知识,传播正确的健康理念,尤其是抗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等多次重大公共卫生战役中,都与我建立了很深的情谊。这是一个医务卫生工作者与一家负责任的主流媒体之间应有的情谊。

希望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继续传播权威的信息,传播科学的知识,传播仁爱的理念,积极发挥政府与社会,专家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信息,联结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进一步扩大和改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进而影响更多的读者受众,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媒体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编辑: 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