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农场”来了!广州黄埔区探索无人农场标准化建设

来源:金羊网 作者:梁栩豪 徐洁芹 曾妮 李剑锋 发表时间:2021-03-09 21:54
金羊网  作者:梁栩豪 徐洁芹 曾妮 李剑锋  2021-03-09
打造黄埔“无人农场”,争取抢占无人农场全球高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栩豪 通讯员 徐洁芹 曾妮

图/通讯员 李剑锋

黄埔区龙湖街迳下村的水稻田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的指挥下,多辆无人驾驶拖拉机田耙飞转,不一会就完成了土地耕整。随后,无人驾驶变量施肥机在空中不断穿梭,顷刻间便完成了农药喷洒工作。

这是发生在黄埔区春耕备耕会现场的一幕。3月9日,黄埔区政府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在黄埔区龙湖街迳下村举办广州市2021年春季农业科技下乡咨询活动暨黄埔区春耕备耕现场会,以“科技农业+休闲旅游”创新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据悉,今年2月,黄埔区引进了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无人农场”,计划利用大吉沙岛100亩水稻田,打造黄埔区“无人农场”,探索建立无人农场的标准化建设,争取抢占无人农场全球高地。

打造黄埔“无人农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的春耕备耕会“科技范”十足,特别是现场展示的无人驾驶农机耕作、植保无人机精准植保等无人智慧农业项目令人耳目一新。

“与传统的耕作方式不同,今天采用的无人机变量施肥,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可以对农作物‘察言观色’,快速获知农作物生长的营养丰缺情况,根据作物的长势不同控制施肥量。”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博士周志艳介绍,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投入,且肥料撒施均匀、用量更精准。

一直以来,黄埔区高度重视科技引领,把科技农业定为黄埔农业发展的方向,积极推动科技强农、科技兴农。

“黄埔区农耕用地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更加注重用科技手段,提高农耕的质量和产量。”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风介绍。

今年2月,黄埔区引进了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无人农场”,计划利用大吉沙100亩水稻田,打造黄埔区“无人农场”。从水稻播种、施肥、喷雾、收获等全过程无人化,努力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

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一种途径,包括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等五大特点。同时,主要依托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等三大技术的支持。

“无人农场能有效提高作业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和肥料农药的利用率,实现全天不间断作业。”罗锡文举例说,过去犁地,在高强度的劳动下,一个劳动力和一头牛,一天最多2亩地,而使用无人驾驶拖拉机50亩地,3个小时就可以翻整好,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去年罗锡文院士团队发现,相比当地传统施肥方式,在使用无人机精准施肥的情况下,增产比例高达10%。

“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把作业人员从繁重的驾驶操作中解放出来,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罗锡文说。

陶风表示,希望以大吉沙为例,探索建立无人农场的标准化建设,争取抢占无人农场全球高地,以科技创新助力黄埔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

据悉,2020年,该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9%,创近16年来的最高增速;农村居民总收入(不含补助收入)超过100万元的经联社占总数的82%,集体经济强村比重稳步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同比增速7.5%,高出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

今年,黄埔区将进一步加强春耕备耕准备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助力广州乡村振兴。

为精准做好农业生产计划和作物管理,黄埔区建立了农业生产规划“标图建库”系统,将全区3182块可耕作农用地纳入农地生产管理库,根据每一块土地不同的的区位、土壤、面积等要素,从镇街、地块和种植种类三纬度精准下达种植计划。

同时,黄埔区正在加大农业补贴扶持力度,水稻种植补贴在市级基础上额外增加每造每亩800元,该标准居广州市水稻补贴前列。其次,由区财政全额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进一步农户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预计黄埔区2021年春耕粮食种植面积可达6000亩、产量1200吨,在田蔬菜种植面积可达13000亩、产量6500吨,水果可收获面积6000亩、产量1500吨,水产产量1400吨,全区农业生产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编辑:木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