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大器晚成 一路狂奔
“北大最有故事的人”出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在京首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黄绮雯
日前,著名学者乐黛云的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人生分享会在京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乐黛云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突出的学术成就,祝贺新书出版,也祝愿先生健康长寿。
乐黛云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也是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是她的最新自传和心灵独白。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原则,真话不一定讲,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她说:“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分别发言。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多侧面地谈了自己所了解的乐黛云先生。
乐黛云在新书发布会上发言
五十岁开始“起飞”
乐黛云先生在《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中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遭遇一系列的坎坷曲折——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最后又回到教学岗位。五十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重新开始。
此后,她重新焕发学术活力,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开拓中披荆斩棘,取得了斐然成就:因为她,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也成为整个人文研究中一条异常活跃的“鲶鱼”。
在学术人生分享会环节,北大中文系的几位教授争相发言。钱理群教授说:“乐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思想的自由、开放和活跃,和我们读书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是相当融合的。”
在陈平原教授看来,乐老师属于大器晚成。“看乐老师的履历,50岁才真正上路,而后一路狂奔,几乎没有停下来喘气或歇脚的念头。出道很晚,那是时代的缘故,个人做不了主;可一旦有了机会,就狠狠地抓住,而且再也不肯撒手。这是乐老师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陈平原说,从50岁到90岁,由“现代文学”而“比较文学”而“跨文化研究”,乐老师一路走来,步步莲花,每个涉足的领域都留下深深的印记。“有的人起了个大早,可最后只能赶个晚集;乐老师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直到近几年,仍有很好的成果问世,这实在是个奇迹。大致了解现代中国学术的坎坷历程,再来拜读《乐黛云学术年表》,我辈后学很难不惊讶与感叹。”
贺桂梅教授说,乐黛云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一代北大人历史的见证:“乐老师1948年从山城贵阳来到北大,那也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期。从那个时候起,她的生活和命运就与北大,与当代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85年乐老师在北大首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所,迄今已经有36年。比较文学学科得以确立,并在很长时间引领学术风潮,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文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发展。”
1985年,季羡林先生(左)与乐黛云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上合影
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
在现场,乐黛云先生说:“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真话不一定讲,一个是傻话和谎话一定不讲。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谎话一定给挑出来告诉我,这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个原则。”
陈平原说:“用个人和用家族史来写近代史的现在变得很多,这个框架容易搭,但是这个主线本身不太容易把握。除了本身有故事,能够有坦荡的胸襟,还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乐老师写回忆录特别担心自恋,过分自恋是很多人写回忆录的通病。乐老师比较冷静地面对自己的一生,甚至有时候会自我调侃,包括自嘲为‘极左的媳妇’等等……这是乐老师一个人的自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侧面。”
洪子诚教授分享道:“1956年我进北大读中文系的时候,乐老师有四年的教龄。但是我读了五年书没听过乐老师的课,也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因为她1957年成了右派,被遣送到门头沟劳动。我第一次见她的面已经到了1963年,她从门头沟回来,在中文系资料室当资料员。我和乐老师比较多的接触是在五七干校期间,刚才大家都谈乐老师的学问,但那时的乐老师是个劳动能手,而且干活真的是非常卖力气。她力气也大,包括摔砖、盖草棚等等,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金双表示,乐黛云先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重量级作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第一版)的“比较文学”长词条就是乐黛云先生执笔撰写的,她的学术成就滋养了几代学人。
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
乐黛云先生人生经历丰富,九十年来历经沧桑,却始终坚韧如初。她将自己一生的人生经历,包括她的家庭、她的爱情,她与时代的沉浮、她跟命运的较量和对学问的追求,她对一颗颗自由灵魂的怀念,都在书中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乐黛云说:“命、运、德、知、行,这五个字支配了我的一生。”“命”与生俱来,“运”则充满偶然,“知”意味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探求,而“行”则意味着现实人生中的取舍与选择。命运本来很可能安排她去担任当时北京市领导人彭真同志的秘书,但她更喜欢学术;机缘也曾经使她可能成为一名外交官,但她选择了留在学校。
乐黛云的丈夫、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生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写他们夫妇俩:“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是普普通通、飞不高、也飞不远的一对。他们喜欢自由,却常常身陷牢笼;他们向往逍遥,但总有俗事缠身!现在,小鸟已变成老鸟,但他们依旧在绕湖同行。”此次出版的《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是大百科“纵横百家”书系的一种,与汤一介先生的遗稿《我们三代人》都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旨在呈现学人传记的典范。
中国文化书院的副院长、西湖大学校董陈越光回忆起,在乐老师85岁寿辰的时候,她曾郑重地站起来,说了自己的三个幸运:“第一个幸运,是人生选择了文学,这是我从小到老始终的热爱,一个人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是幸福的。第二个幸运是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育,这是永远和年轻人在一起,也就永远和未来在一起,也是幸福的。第三是选择了老汤。”瞬间闻者掌声雷动。
汤一介(左)、乐黛云青年合影
深圳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
乐先生与广东更有一份殊缘。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她也是深圳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
1984年秋天,她与丈夫汤一介从美国返回国内后,适逢深圳大学正在组建,时任深圳大学校长的张维先生是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他邀请乐黛云、汤一介夫妇一起去深圳开创新的事业。
乐黛云在《自传》中写道:“他聘请我担任中文系主任,并同意我在那里建立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所,我的丈夫则可以去筹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家国学研究所。”不过夫妇二人并没有辞去北京大学的职务,而是自此来往于广东和北京,南北各住半年。
“正是因为有了深圳大学这个基地,1985年夏,中国比较文学各路大军才有可能在这里聚集,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举办了中国首届比较文学讲习班。”乐黛云表示,“这次大会也初步奠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国际地位。”此外,她还主编了《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丛书》,有学者评价说“这是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早的具有体系性的成果”。
在新书发布会上,乐黛云也再次忆及这一段经历。她说:“我是深圳大学中文系第一届系主任。那时候大家还不了解深圳大学,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愿意去。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工作,应该去开拓,就去了。当然北大也派遣了好多人去支援深圳大学,深圳大学的头一届老师很多都是这样来的。”乐黛云还希望:“以后等我的腿好一点,还可以再去深圳。”
链接:
乐黛云 苗族,1931 年 1 月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职。
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 — 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