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翁源:从犁田插秧到稻谷收割烘干,农业生产即将实现“网约化”?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刘志良 许永清 徐颖
早春时节,虽然透着寒意,但韶关市翁源县大部分农村的田间地头已是热火朝天,旋耕机、秸秆粉碎机等农用机械在农田来回穿梭。记者从当地采访获悉,今年翁源县有早稻面积8.7万亩,预计清明前可基本完成抛秧任务。
地处粤北山区的翁源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47万亩,其中水田29万亩、旱地18万亩。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生产资料、农机新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机化发展机制对农民的农机装备水平、结构以及运用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对扩大农机化生产和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需求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我们合作社是2015年4月20日成立的,经过7年多的发展,社员已发展到81人,拥有各类农机47台(套),农机总动力2945千瓦,农机原总值351.41万元,合作社固定资产总价值达388.93万元,2016年成为市级示范社。”周陂镇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明胜表示,目前合作社可提供犁田、耙田、水稻育秧插秧、无人植保机、收割、稻谷烘干等农业生产全程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
许明胜介绍说,该农机专业合作社以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全方位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壮大,作业覆盖面涉及到翁源全县各镇、村,并且向始兴、新丰等周边区域延伸,包,年农机作业面积达5万亩以上。
翁源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可以保障农民更好地发展生产,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进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还可以提高生态农业综合生产力,例如实施土壤深耕、深松、化肥层施、秸秆切碎还田等农业节本增效新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持和维护非常重要。
“目前,我们正在借鉴网约车的模式,建立一个App平台,客户可以随时在我们的平台上下单,建设集社务管理、农机化服务、质量跟踪管理、农机作业信息发布和维修保养技术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平台。”许明胜表示,合作社计划今年还要新建办公场所,设置多媒体培训室、农机库房和配件房、烘干车间、大米加工车间、维修车间等,优化服务环境。
许明胜介绍称,合作社还将持续更新设施设备,提升农机、农艺、科技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等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对合作社软硬件建设,打造成翁源县农机作业的示范样板和示范社,更好地助力本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