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伊电影《大地之歌》中的现实与自然
□钟逸程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和法国的“新浪潮”运动曾是电影史上两次重要运动,二者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写实主义的风格,应用长镜头手法,意图“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图景。
这种纯粹的现实主义,对刚刚独立时的印度电影业无疑产生了巨大影响。1955年,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的《大地之歌》(亦称《道路之歌》)就是最典型案例。
《大地之歌》是雷伊“阿普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被印度电影界称为“第一部印度的电影”和“印度第一部成熟的电影”。它描写的是生活在古老的班加利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的故事,过于理想化和知识化的丈夫赚不到钱,妻子只能独自抚养孩子。雷伊用一种现实主义和实景拍摄的技法,真实再现了小男孩阿普贫穷而快乐的童年生活,让观众通过阿普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看一个独立的新印度。与传统的印度歌舞电影不同的是,《大地之歌》避开了刻板的叙事程序与模式化的人物类型塑造,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悲悯”情调和手法,呈现了一位孤独、焦虑、绝望与悲愁的男孩,在苦难生活面前的无助无力,也正是用这个男孩及其原生家庭的遭遇,对社会进行了一场无声的控诉。
《大地之歌》用现实主义手法勾连了印度的历史和宗教。战后的印度虽然独立了,但经济差、等级分化严重,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依然十分深刻,民族战争也使艺术创作停滞不前。雷伊主张应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发出了关心社会问题的呼喊。《大地之歌》中的真实场景、非专业演员演出,都非常贴近生活。影片中还用到很多印度传统元素,比如男性主导家庭,女性受到来自宗教、家庭以及精神层面的束缚……尽管女性可能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也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觉醒,却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女主角那句“我也有很多梦想”,便道出了当时印度女性心中的无奈与对社会无声的反抗。雷伊常说,拍电影的目的是“揭示人类行为的真相”。这应该便是电影等文艺作品对现实的重要意义。
《大地之歌》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拍摄中彰显的自然主义美学。
电影开拍前,雷伊曾带着团队到处去寻找符合剧情的自然场景。贫穷的屋舍、被岁月与贫穷折磨的老妇、充满着不切实际幻想的丈夫和无能为力的妻子、顽皮而善良的姐姐、天真可爱的阿普,在长镜头和景深表现手法中,力图呈现出一种真实且诗意的生活。其中一个最打动人心、也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影像符号——火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姐姐和阿普第一次看到火车是在芦苇遍地的田野上,他们正坐在阳光下,吃着甘蔗,火车的出现似乎寓意着生活充满了希望;还有一个长镜头,前景是阿普的背影,中景是大片芦苇和在芦苇丛中玩耍的姐姐,景深处可以看到缱绻的云朵和从远处驶来的火车,画面充满了时光流淌中的诗意;然而这些幸福与诗意,伴随着姐姐因病去世而消失了,姐姐那句“等我病好了,我们去看火车,好吗?”伴随着一种失望,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内心。雷伊曾自我评价说:“我导演的电影,要符合人类呼吸的节奏。”他通过火车冒着滚滚黑烟驶入镜头又消失在画面尽头的场景,通过剪辑和场面调度,使电影保持着时空的完整性,营造出一个极度接近真实世界的空间。
《大地之歌》作为印度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那个时代印度社会的真实反映。雷伊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一个真正严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导演,决不能退回到乌托邦。他必须面对现实的挑战,审视事实、挖掘事实,从中选择,并将其转化为电影。”我觉得雷伊的电影表达的是一种超越民族和国界的人类共同情感,他坚持专注于现实、人文与自然,这也令他成为连接印度电影和世界的桥梁。
毫无疑问,《大地之歌》是一部直面人类痛苦的深思之作。电影让人心事重重、难以释怀,然而雷伊并没有因为要体现“悲”而放弃对“生”“希望”“美好”的追求,阿普与姐姐的单纯与快乐、父母心中的梦想、老姑母倔强的求生欲望等,都隐藏着人本情怀与积极向上的动力。
有人说《大地之歌》既代表着过去,又预示着未来。当我们把视野拉长到“阿普三部曲”,穷尽阿普一生,看到他叛离父亲的授道,背负丧母与丧妻之痛,依然可以通过自我放逐,来达到积极入世并重新面对新生活的境界。这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雷伊在印度电影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