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摄影家叶健强:让大家看到一个行进中的广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甘卓然 实习生 梁善茵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奔 麦宇恒
2022年7月19日,由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广州图书馆和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真广州,真好嘢——叶健强跑街摄影展》在广州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展出著名摄影家、羊城晚报原摄影部主任叶健强多年跑街经典摄影与近年新作。近200张作品呈现广州发展数十年之变,体现一代广东新闻工作者的人文情怀。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
2022年7月19日,“真广州,真好嘢”叶健强跑街摄影展在广州珠江新城广州图书馆举行,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参观
“要当好一个记者,一定要有平民生活。”羊城晚报原总编辑微音先生的教诲一直影响着叶健强。叶健强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曾荣获广东省首届十大摄影家称号,过去数十年,他沉迷跑街,忠实地记录着广州以及广州人,将瞬间变成永恒。
“我们都是从小看着叶sir的跑街长大。”展览现场有观众如此窃窃私语。如果二十年前有社交网络,那么叶健强肯定是第一批网红。2003年《羊城晚报》开辟《叶健强跑街》摄影专栏,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品牌。正如颜长江在《惊鸿照影》所言:“广州人是靠这张报纸(羊城晚报)下饭的,并每天期待老叶让大家喷饭。”
陈建华致辞
黎子流出席活动
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陈建华等领导嘉宾出席展览开幕仪式。“可以说,叶sir的作品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陈建华表示,叶健强对摄影事业的热诚源于其对家园、亲友以及国家的热爱,其镜头下体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羊城百姓的生活原貌。
叶健强向陈建华赠送拍摄他的作品
叶健强向黎子流赠送拍摄他的作品
著名艺术家潘鹤给叶健强题写“跑街鬼眼”悬挂在展厅入口。本次展览正是叶健强近半个世纪“跑街”所得。他说,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若没有在广州城里几十年的跑街生活,就不会有他今天取得的摄影成果。他谦虚道:“这些照片之所以受欢迎,其实是广州受欢迎、广州人的生活受欢迎。”
本次展览展出不少叶健强跑街经典之作,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属于时代的故事。荣获2018年中国摄影金像奖的《大姐大打大哥大》曾刊于1987年羊城晚报头版,照片中一个朝气蓬勃的时尚姑娘,手拿一台很“潮”的大哥大。这张照片成为窥见广州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缩影。“当时拍这张照片是无意的,这张照片的意义在于一个英雄的城市,一个开放的城市中的一朵美丽鲜花。”叶健强说。
《长辫入袋》拍摄于1995年。话说当年,骑着摩托车跑街的叶健强,在海珠桥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长辫子姑娘,为了长发不被绞进车轮里,她把乌黑的辫子塞进了裤兜。冒着被斥“麻甩佬”的危险,叶健强一路跟着姑娘,从海珠桥追到江南大道西,终于拍到了这张经典照片。
照片《奶爸》,是一张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作品,也是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金像奖的作品之一。妇幼商场一角,一群大男人当起了 “奶爸”,尽管初为人父,但他们的动作很标准,神情很专注。奇妙的是,在长长的岁月里,“奶爸”在叶健强的镜头下传宗接代。2012年,在热心读者的爆料下,叶健强与当年的“奶爸”再续前缘,拍摄了《奶爸》的续集。如今,二代“奶爸”也初为人父,一家人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作品《奶爸一族》中的“奶爸”李直路(左)和叶健强(中)以及《长辫入袋》中的“长辫姑娘”于木江(右)现场合照
展览开幕当天,多位照片中的当事人来到现场。据《长辫入袋》的“画中人”于木江讲述,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被拍,朋友在《羊城晚报》上看到照片后,还戏说她要“出名”了。“叶健强跑街在当时为读者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回头再看极具时代感。”于木江说。
“我的一生只做一件事——跑街。”对叶健强而言,记录广州是一项持续工程。1978年,叶健强登上广州越秀山电视塔拍下了具有广州城市坐标(环市路)的照片,之后每隔10年,都在同一个位置角度拍摄照片,留下历史的印记。40年过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一镜头见证了广州城市变化与发展,社会历史变迁的气象、格局得到零距离的体现。
从特区到湾区建设四十多年的历程,广东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勇立改革开放潮头。作为珠三角城市化建设进程见证者和亲历者,以叶健强为代表的广东摄影家以独特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期间的巨大变化。从日常生活到社会变迁,他们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记录者,以个人视角展开了各自的时间叙事。
正如他镜头下不断发展的城市,退休后,叶健强依然“退而不休”,坚持跑街。而他的摄影理念和手法也跟随时代步伐“正在进行中”。本次展览展出不少新作,其中《都市元宇宙》就创作于2022年。叶健强运用多重曝光,将黄埔大道立交桥组成一个线条扭曲的环,制造出一个极具科技感的都市景观。
“摄影一定要有超越和跨界。”在他看来,即便摄影技术与时俱进,但其核心万变不离其宗,乃是在于阳光、空气和泥土中的真实。五十年,足以让一株树苗参天成木,也足以见证一座城市翻天覆地。叶健强说:“我的理念是用镜头衔接历史,让大家看到一个进行中的广州,一个与自己共同成长的广州。”
【访谈】
羊城晚报:在筹备展览、梳理作品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体会?
叶健强:对我来说,摄影创作就是日常生活,但它让我发现生活中的特别。举办展览让我不时回看自己一路走来的积累。我想,不能因为仅仅拍过几张照片,拿了一些奖项,就把自己当成摄影家。一个人和他的作品要成功,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更要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把握住机会。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摄影和摄影人提供了机会和广阔舞台。
想抓住这些机会,需要摄影人用自己的思想和身体力行,在普通日常之中感受和触碰社会的变化,记录这些变化。用阳光善良的心态,发掘时代的闪光点,与市民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关心民意、关心社会,这是《羊城晚报》的重要传统和宗旨,也是《羊城晚报》留给广大读者的深刻印象。
羊城晚报:您的作品一直广受欢迎,展览现场更是热闹。
叶健强:这些照片之所以受欢迎,其实广州受欢迎、广州人的生活受欢迎。比起用美吸引观众,我更希望在照片体现出“真”,在真实的前提下,让我们的拍摄对象呈现得更自然,从而和观众产生有血有肉的情感。我的理念是用镜头衔接历史。黎市长、陈市长看展的时候,都觉得很亲切,因为大家看到的广州不是旧的广州,而是一个进行中的广州。
羊城晚报:这次参展的部分作品是您今年创作的,您如今的创作节奏是怎样的?
叶健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持续地记录广州其实是一项不断发展的工程。拍新的广州,我已经不如你们(年轻人),你们有无人机等等新技术。现在,我的孙子会经常教我一些新奇的玩意,这些新想法是先进的、现代的。而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持有对这座城市、社会和文化的理解。摄影一定要有超越和跨界。
羊城晚报:如今摄影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您有关注吗?
叶健强:我一直在关注摄影的变化。从我的角度看,万变不离其宗。我相信,我们的造化是阳光的、空气的和泥土的。摄影依靠摄影者的摄影技术、心理镜头和精神镜头,必须以真和诚为基础。如果脱离了真和诚,再好看的照片都没有意义。我还是希望自己用作品说话,既有过去的,也有今日的场景,是连接城市历史的进行时,是生命的、流动的、富有灵魂的。如果在照片里加一栋楼、一棵树,那就不是叶健强跑街,就不是纪实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