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思考——做珍爱“传统”的现代人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8-08 09:45
金羊网  作者:  2022-08-08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图/视觉中国

阅读指引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以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群有血有肉的鄂温克族人的故事。

学生作文1

觅渡,觅渡,渡何处

□吴烨雯 广州市第二中学 高三年级

作家迟子建借由鄂温克画家柳芭的命运,经过长时间的亲自体验,整理了大量鄂温克历史和风俗的资料,创作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独特精彩的小说,给读者呈现了神秘多彩的鄂温克文化。

书的最后,讲到鄂温克族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从山林走向平原,走入乡村甚至是城市,新兴的现代化文化与文明改变着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于许多年轻人愿意接受或主动融入新兴文化中去,更多的年长一代,因为磨灭不掉的骨子里、灵魂里的鄂温克传统文化烙印,仍难以融入山林之外的生活,因而面对被撕裂的世界,倍感痛苦。正如迟子建所写:“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随着年轻人的离开、老一辈人的离世,鄂温克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也日渐凋零,多年之后,在这个被现代化浪潮席卷的世界上,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又还能保存多少呢?

民族传统文化出路究竟在何方?这个难题困扰的并不只是一个鄂温克族。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人的视野,我们认为其是先进的;21世纪以来,日韩潮流风靡中国娱乐圈,我们认为其是时尚的。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它们在现代文明的日常生活中、在资本操控的娱乐圈里似乎并不占据优势,很多甚至早已淡出我们的视野。通过一些纪录片,我们不难了解到,很多传统民间技艺正面临无人继承的窘境。我们对尺八、琵琶等传统乐器的传承与保护甚至还不如邻国。经创新整合过的部分传统文化,似乎大多数已失其本味,变得不伦不类,让人难以欣赏,更无法引起大众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关注。而能被镜头捕捉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消失正无声无息地发生在我们的视线之外。那些老一辈的传统文化艺术家和手艺人,是不是也会和小说中鄂温克族的老人们一样,无法融入当下新兴的时尚文化,只能怀着深深的无力感、愧疚感、伤痛感,看着逐渐暗淡衰落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无奈地叹息?

近几年来,娱乐节目中倒是出现了不少“弘扬传统文化”的表演,但是这些表演的本质,真的如它们所宣扬的那般纯粹吗?一些所谓的“古风歌曲”,不外乎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口水歌”编曲,加上几句略显矫情又有点文理不通的古词,传统的宫商角徵羽的调式似乎一点儿没用上;一些当红小明星表演古筝、琵琶、古琴,的确会让年轻人了解到更多传统乐器,但他们却无扎实的技法,表现得让人难以入眼,实在难言“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只是个噱头,我们需要那些真正的传统文化大师,需要他们带来正确的指引。

很多时候,我只觉得自己其实也是个“虚伪的慈善家”,只能默默地看着被异化的传统艺术,无能为力地做一个旁观者。

庆幸的是,《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样一篇小说引导我展开了思考。传统文化究竟出路在何方?它是否会被遗忘、被取代?还是可以得到较纯粹、较完整地保存与流传?抑或是凭借创新融合的手段,以新的面貌在当今文化中生存?我不希望再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人最终陷入小说中鄂温克族老人所面临的那种窘境,更不希望自己仍端着“虚伪慈善家”的架子,只是袖手旁观。我发自内心地珍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希望能贴近、熟知,希望能学习、传承。

学生作文2

“得”“失”同心

□张佳元 广州市第二中学 高三年级

刚读完这本小说时,我并没有很深刻的感触。

作者想再现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可整本书读完,我并没有感受到宏大辽阔的时空感和一种“百年孤独”的寂寥感。作者或许是想通过生与死来表现这一主题,可过多刻意塑造的巧合、有漏洞的悲剧故事和简单粗暴的伏笔,没有体现出生死的“沉重的自然”,只让我感觉到一种“戏剧的不实”。尤其那些爱恨情仇,似乎太过简单。

因为生存环境闭塞,土著人更多是过着一种“靠天吃饭”的原始生活。越原始的生物,生存和繁殖在整个生命中的占比就越大,相较于现代人,土著人在生存与繁殖上投入的精力也明显要多,这在书中对“爱情”和“生育”的大量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描述的本族内部情感纠葛也居多。这本无可厚非,但作者却因此惋惜现代人缺少这种“自然而浪漫”的气息。

“自然”真的好吗?作者追求“自然”,或许更多是她从自身见识、阅历出发,发现“自然”更合其心意;而土著人的“自然”生活,很可能是他们不得不选择的“自然”,他们一辈子纯朴,也是只能一辈子纯朴。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猴子、猩猩与土著人、现代人,说到底都是动物,在波澜壮阔的亿年进化中都是奇迹,在平平无奇的分分秒秒中又都是凡庸。土著人所谓的“灵气”,不过是艺术的美化,激得某些读者心神荡漾想返璞归真,结果难免被真实的、恶劣的自然环境给唬得悻悻调头。

所以我觉得,就算只写族人内部的个人情感,作者也不应该只让男女爱情占了绝大部分,友情和亲情都被一笔带过。而且,书中占了大篇幅的爱情故事似乎还个个大同小异地出于一个“模板”,无法带给我更多的感动。

作者曾自述这部小说的写作目的是“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这里所说的“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大概是指土著人融入现代社会中的不适应,以及在丢失了传统、自然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时的无奈吧。但我觉得,此书封面上那句“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还是显得太浮夸。

作者作为现代人,生活是稳定的、富足的,或许是想表现出对死亡的淡然态度,便在行文中对“死亡”的描写显得“神圣”“轻淡”。但文中的鄂温克人,生活中更多的是弱肉强食,打不到猎物就得饿着,时运不济就得死。他们在面对死亡时真的可以很坦然、很自然地接受吗?那些在被熊拍碎头颅前的恐惧呢?被雷电击得五脏俱焦时的痛苦呢?被狼活活咬死吃掉时的血腥呢?那些应该才是他们真正“自然”的生活吧?他们在面对生活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自然品性”不可避免地慢慢失去了,当他们融入了更安定、更富足、生命更有保障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就应该替他们惋惜“精神上的失去”呢?

当然,上述看法都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文学审美”的偏好。我觉得上述问题的产生,篇幅限制很可能是原因之一。毕竟这部小说并不是很长,要生动细致地刻画出百年曲折非常难。作者努力把百年故事浓缩到这么短的篇幅里,其实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对“土著人现代化”这个现象,我也有一个和作者有共鸣并同样觉得惋惜的观点:感慨那些愿意选择残酷的自然生活环境、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土著人,在时代大潮中却不得不适应“舒适”的现代生活,离开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着的大自然。但我觉得对于整个族群而言,顺应历史进程渐渐实现现代化,融入现代化文明,是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人类演变,生物进化,物质改变,都会有得有失。在文学作品中尝试表达对各种“失去”的情感无可厚非,但我觉得还是把“得”与“失”都同等看待,放平心态,才是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方式。

(指导老师 曾光)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