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催生了一个新职业 陪诊师:干着跑腿的活 操着家属的心

来源:金羊网 作者:谢小婉 发表时间:2022-08-13 07:55
金羊网  作者:谢小婉  2022-08-13
好的陪诊师就该是病人的“临时家属”,像“陌生的亲人”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广州陪诊师雅婷陪同一对夫妇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患有结肠炎的孩子寻医

好的陪诊师就该是病人的“临时家属”,像“陌生的亲人”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婉 图/受访者提供

庄女士最近感到有点无助:在广州独居的母亲打来电话,哭诉最近时常头痛,希望她能抽时间陪同去医院看看,但是她人在深圳,工作缠身,又因疫情原因,实在没法请假。

苦恼之际,朋友推荐来一名陪诊师,迫于无奈,半信半疑中,庄女士聘用该陪诊师陪同母亲前往医院做检查,结果令她舒心。“怕我妈不自在,我就说那是我朋友。”庄女士说,“检查当天一切顺利,我妈还跟我夸这个朋友好,跑上跑下一直忙,还不时安慰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按照目前的国际标准,全国已有149个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空巢老人如何看病就医也成难题。跟庄女士有过同样烦恼的人不在少数,这催生了陪诊师这一行业的火爆。

陪诊师,作为一种新型职业,主要工作是帮助他人在医院就医,但他们的工作又不仅限于此,大多数陪诊师都认为,虽然自己干着跑腿的活,但在拿钱办事之外,还时常操着一份病属的心。

阳阳团队的陪诊师在为病人整理病历及相关资料

“只要上医院,就有可能需要我们”

罗乐(化名)是一名“90后”广州陪诊师,入行不久,仅一个月有余。在她的体验中,陪同病人在医院看病只是陪诊师工作的一部分,日常工作更多的是“代办”,比如代病人挂号、问诊、取报告等,“诸如代问诊这种活基本每天都有单可接,直接陪诊会少一些。”罗乐说,“其实不仅是老年人需要我们的服务。病痛不分年龄,只要上医院,就有可能需要我们。”

为什么需要陪诊师?罗乐和绝大多数陪诊师一样,给出三方面的理由——

一是节省时间和精力。就医看病手续复杂,流程繁琐,又费时,有时问诊和做检查还不在同一天进行,对于时间金贵的上班族来说,着实不友好。再有,对医院不熟悉就很容易找不着门路,有陪诊师提到:“比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里面有好多栋楼,不要说老人家,年轻人头回进去也蒙。”此时聘请一名熟悉医院的陪诊师,从进医院门到挂号问诊,再到做检查取药,一条龙服务下来,能极大降低就诊难度,减少不必要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成本。

二是老年人、孕妇、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就医时,也时常需要陪诊师的帮助。 “我印象很深,有一次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看到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自己过来看病,保安问她家属在哪?怎么一个人来?那个老奶奶说,就是一个人来的,我一个人生活,能怎么办?真的感觉很心酸。”罗乐回忆道,“在医院做个检查也非易事,一个老人家要在各个楼层爬上爬下,真的很辛苦。”老人看病难,子女在外也担心。孕妇、宝妈或是残障人士等也是若此。到医院看病本身就心不安、力不足,这时陪诊师就派上用场。有陪诊师在,病人大部分时间只需安心等待就诊,无需操心其他。

三是解决异地就医的难题。有些患者居住地缺乏相应的优质医疗资源,希望能听听别的城市的大医院专家的意见,但做一次检查,来回食宿交通费也要花上几千块钱,再加上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多地往来不便,便时常寻求陪诊师的帮助。只需花上几百块,请陪诊师代为问诊,或代取报告寄回,既省钱又省力。

综合各方面原因,陪诊师这一职业近年来愈加火爆。在任一社交平台上搜索相关关键词,都能看到众多从业者在上面分享自己的陪诊经历。“月入过万”“轻松赚钱”等字眼,吸引不少围观群众入行。采访过程中,多位陪诊师均点明,这些宣传语多有噱头之嫌,“也有人真的能实现月入过万,但需要稳定的客源,而且每一行都有自己辛苦的地方”。记者了解到,在广州,绝大部分陪诊师收费以时间为计,基本以半天300元,全天500元的价位为主。由于客源不稳等因素,能够月入过万的陪诊师尚在少数。

罗乐的陪诊经历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等待上。“排队要等,问诊要等,做检查拿报告这些都要等。有些教授在看病时很细致,看一个病人会仔细询问一个多小时,等轮到你时,几个小时就过去了。”罗乐说道,“我等过最长的一单,等了八个小时。”

去年毕业,今年辞去上海的工作来到广州的雅婷,在7月份正式成为一名陪诊师。刚刚入行的她,大多数时候觉得自己只是赚个辛苦费:“那天帮一个人开体检的检查单,我算了一下,检查单上有6项,在这栋楼挂号缴费完,每一项都要找到医生,再确定一下具体预约体检的时间段。整个流程,我就是在医院各个楼和各个楼层间窜来窜去。最近广州近40℃的天气,还是挺辛苦的。”

广州陪诊师陈学锋陪同老人就医

“作为病人的临时家属,我也感同身受”

陪诊师入行门槛不高,收入不错,看上去颇具吸引力,但接受记者采访的陪诊师均表示,倘若没有爱心和耐心,只是想来赚点快钱,不负责任,是做不长久的。“不管是代办事,还是陪着看病,病人有最直观的感受,用不用心决定了下回还会不会找你”。他们还认为,在提供便利的服务之外,陪诊师会给病人带来心理上安慰,就像是病人的“临时家属”,是“陌生的亲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病痛在身,一个人就医,孤独感更甚。罗乐接的第一单,是陪一名四十多岁的女士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做影像检查。如果这名女士是一个人到医院,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既要走完整套检查流程,又要担心做检查时随身物品放在哪等琐事,必然有诸多不便,“她身体不舒服,我在旁边帮一把,她能轻松不少。有人陪着,就会给一个病人极大的安慰。”罗乐说,“还有一些异地咨询的单子,病人想来来不了,但通过我们帮忙给他们带去治疗方案,也是一种安慰。”陪诊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她也成为病人的心理依靠。

对于陈学锋来说,陪诊师这个职业并不陌生。2018年时作为一名设计师,他曾为某家陪诊机构设计过logo,今年年初,受这家陪诊机构的老总邀请,陈学锋正式入行。于他而言,这份工作背后,更多是一份责任。他的第一次工作经历是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拿检查报告,在医院的自助机上把报告打印出来并寄给病人。即使是特别简单的工作,他还是有几分激动,拿报告时就在想,这可是关系到别人身体甚至生命健康的报告,心里油然生起责任感。

“对我来说不是单纯地完成一单业务,而是成功地帮助了一个人,这其实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陈学锋说。因此他常常在接单前就详细了解病人的情况,做好充分准备,譬如病人有低血糖的毛病,他便会事先准备好几颗糖,以备不时之需。

作为一名陪诊师,在体验到帮助他人的意义之外,也时常会遭遇到很多负面情绪。人在生病时,情绪难免不好,病人及其家属都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为了更快就医,可能对陪诊师发脾气,专业的陪诊师需要以包容的心态面对这些,找到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并解决就诊难题。

而更多时候,由于服务对象是病患,陪诊师也很容易产生共情。雅婷曾接到一单危急陪诊,一位老人脑出血,推进手术室后一直没有出来,“其实老人的家人都在,三代同堂围着,我们不放心就一直陪着等,他们焦急你也焦急,他们快乐你也快乐。”雅婷说,“在陪诊过程中,近距离接触生死,你很容易感同身受。”

“我们不是‘黄牛’,也不止是跑个腿”

新鲜事物的产生常伴随着误解,这一规律在陪诊师这一行也不例外。广州的李小姐在选择陪诊师之前,也有一番瞎琢磨:“当时我身体不舒服,需要有人陪同做检查,一个人在外,又不想欠朋友人情,找陪诊师是迫不得已,其实很担心是‘黄牛’,或者是医托。”

陪诊师需要经常面对这样的顾虑和猜测,他们也有自己的辩解。“很多客户找到我们最大的诉求就是节省看病的时间,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我们就是‘黄牛’,所以以为找到我们就可以插队。”陈学锋说,“我们确实可以节省他们的时间,但更多的是梳理好看病的流程,明确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让你不会在医院像无头苍蝇一样。除去排队时间,尽量把整个就医时间压缩到最短。”

陪诊师既不卖药,挂号也需走正常流程,在医院的专家教授面前也没有特权。有人曾让陈学锋帮忙约医院教授出来吃个饭,但他拒绝了这个请求。

在陪诊师阳阳(化名)看来,与“黄牛”“医托”“药贩子”不同,他们是在做更为专业的事情。今年7月,阳阳与合伙人在广州注册成立友爱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准备让原本零散的陪诊事业更加规范化。他成为陪诊师,与他的一个特殊身份有关,他曾是一名“资深”病人家属。

2018年,因为家人生病,阳阳加入了广州某医院的病友群。在群里,天南海北的病友们时常分享就医经验,自己作为病人家属长时间待在医院,对各方面的医疗及病理知识也略懂一些,有时也会给群里的病友提供一点建议,或是搭把手取个报告。

今年6月,阳阳与群里几位志同道合者一拍即合,决定建立一个陪诊机构,“一是市场确实有需求,行业火热;二是也想为群里的病人家属提供就业机会,很多家属由于长期陪护病人失业了,我们培训他们成为陪诊师,让他们能利用积累的经验和在医院陪护的时间赚点钱补贴。”阳阳解释,目前团队的陪诊师多选自病人家属,罗乐便是团队的一员,他们在“大病就医”方面显得更为老到:“哪些教授擅长看哪类大病患者,特别是肠癌、肺癌、血液病等,我们都比较了解。”这也是阳阳觉得,相比起“黄牛”“医托”,自家团队更为专业的原因。

陪诊师代办并非只是一项“跑腿”的活,在接单之前,阳阳会先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和就医诉求,提出建议,双方达成一致后,匹配合适的陪诊师,“我们会理顺整个流程,挂号、检查、问诊、取报告、出方案,家属如果不熟悉哪一环耽搁了,可能一两个月就过去了,这会耽误一些患者特别是大病晚期患者的治疗。”阳阳说。

对因故无法现场就诊的患者,阳阳团队的陪诊师会事先整理病人病历和相关资料,列清诉求,让问诊的教授对病情一目了然,给出更加详细的病情解答,而陪诊师会全程沟通,录下过程,再反馈给远在他乡的病人,而这些是单纯“跑个腿”所不能做到的。

“看病是刚需,这一行简直热得滚烫!”

目前,阳阳团队共有16名陪诊师,服务的范围也不限于广州地区,甚至承接海外的客单,比如一位越南籍大哥已连续五次与他们团队合作。“这位大哥是淋巴结核,因为他普通话不流利,需要我们转述,我们全程陪着他去找医生,第二天就安排入院了,又陪着他做手术、出院和换药。”阳阳说,“他老婆很感动,不停说‘真的感谢有你们’。”

近两月,陪诊师的生意愈加红火,阳阳的团队平均每天都能接到两三单。接下来他们打算逐步发展业务,不少人想要加入他们,但阳阳有自己的考量,“你可以没有专业背景,我们可以慢慢培训,但你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

而从事该行四年多的广州优德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庄木游也有自己的考虑,他希望在接下来的招聘中寻求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团队。“原先陪诊师的入行门槛确实不高,但随着求职者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来分一杯羹,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当然希望有相关医科或护理背景的人加入,为团队的专业性提供保障。”庄木游说。

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对这一行保持乐观的态度,“看病是刚需,近年来市场更加广阔,这一行简直是热得滚烫!”庄木游打趣道。在刚需之外,媒体对行业的关注再加上自身的发力宣传,局面逐渐打开。这两个月庄木游的公司接单不断,月单量可达五百以上。

广州陪诊师陈学锋的第一次接单经历:为病人到医院代拿检查报告

自发形成的陪诊业亟须规范

行业火爆,追随者众多,但据了解,目前陪诊师这一职业并没有相关职业资格认定或是行业规范,也没有直接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因此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形。不乏有机构或个人利用病患的心理,借着陪诊师这一名头赚快钱;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网上充斥着大量真假难辨的陪诊师培训课程,像前文提及的带有夸张噱头的宣传视频,大多数是为了卖课,忽悠求职者买课培训入行,求职者会一步步被引导购买更高级更贵的课。

陪诊行业成为热潮,诸多从业者在盼望更为完善的行业规范,在入行门槛、服务要求、职责范围、责任划分等方面有更为细致标准的行业准则,引导该行业良性发展,让社会更好地接纳这一职业。

与社会自发形成的陪诊行业发展相关的背景是,如今,广州大部分医院里都具备导诊服务,通常由志愿者承担这一工作,但无法兼顾到每一个病患及其家属的个性化陪诊需求。“上海有些医院的APP里会对接‘陪诊入口’的小程序,如果病患有陪诊需求,可以点进去在上面直接下单,但目前广州没有一家医院具备此项服务。”广州陪诊从业者庄木游说,未来,他希望能够在相关规定的引导下,与医院或康老机构达成合作,推动事业再进一步。

编辑:郑健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