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大咖谈⑥】夏日高温不断,有哪些让家降温的设计“凉”策?

来源:金羊网 作者:徐炜伦 发表时间:2022-09-02 11:59
金羊网  作者:徐炜伦  2022-09-02
是否会想到天井、西关“竹筒屋”……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炜伦 通讯员 冯燕珊

本期主持: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炜伦

受邀嘉宾:
罗佩(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绿色建筑分会首届轮值会长、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下图左)
王河(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粤工匠 下图右)

酷暑袭来,热浪滚滚。前不久,连日的高温天气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出门头顶烈日,归家冷气“续命”是不少人的常态。然而,空调虽然可以带来感官上的清凉,但使用过当却容易导致身体温度调节系统紊乱,患上疾病。

如何健康舒适地避暑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本期《人居大咖谈》,我们邀请两位设计大咖,聊聊有哪些妙招可以让大家在不大动干戈的情况下机智避暑,目前在建筑设计、空间规划上,又有哪些实用的设计“凉”策?

亲近自然的设计能有效带走热量

羊城晚报:在人居环境打造方面,有哪些设计能够让环境更加清凉?

罗佩:现在我们强调绿色环保,尤其是住宅,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的项目,都更强调绿色化,让人亲近自然、接近自然的天性得到解放。例如我们在阳台种植绿植,或者在走廊等公共空间增加花池,实际上就是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带走部分的热量,让我们的空间更加舒适,同时也是打造了一个室外与室内空间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能减缓室外温湿度的变化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此外还有水景和空间遮阳也是一些常用的手法。水景结合绿化等的布置,在室外空间或裙楼屋面等,都可以起到蒸发降温的作用。空间遮阳的措施就更多种多样了,例如我们住区常用的复合绿化的设计手法,将乔木、灌木等多层次的绿植进行搭配,起到人行活动区的遮阴作用。

人与自然相融的设计使人居环境更加清凉 罗佩供图

还有架空层的设计,为整个建筑组团引入更多的自然通风;此外还有连廊、走廊等的设计,结合透水地面等的设计,也可以起到减缓雨洪降低、热岛效应的作用,这些都是通过调整下垫面的组成让居住环境更加清凉的做法。

王河:在规划上首先要充分考虑日照的影响,生活中白天一般是东边日照,傍晚的时候是西晒日照,在学科上我们说要考虑日照间距,一栋建筑的投影不能盖住另外的建筑。其次,要设计合理的通风廊道,既能允许人走过去,也要允许风吹过去,要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风。

绿色景观设计是小区温度调节的重要手段 徐炜伦 摄

第三个就是绿化带,我们要求房前屋后要设计绿化带,在微风吹拂下,它会形成树叶的摇摆,人们就会想去纳凉,利用环境的坡地、山地、水、塘、河涌,合理设计绿化带,不能强求拉直河涌,要有蜿蜒曲折的动线,才能形成美好的人居环境。

防止“西晒”遮阳有讲究

羊城晚报:有什么办法能减少“西晒”的影响?

王河:我们常说在建筑设计上要求西边45度设计,不能正西,形成蝶式平面,能有效避开西晒。

另外岭南建筑防热的方法有比较出名的“夏氏遮阳法”,由上世纪50年代华南理工大学的夏昌世教授发明,一些遮阳手段充分体现了岭南建筑和气候特点,比如利用遮阳板将西晒的光通过特定的角度进行遮挡,让阳光照射到窗户的距离还有50厘米、80厘米甚至1米。

还可以在西边的阳台设计回廊,参考外廊式建筑的设计,使得客厅、房间与阳光的距离隔开3-5米,不会直接照射。

罗佩:设计的源头就应选取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作为住宅的外围护结构材料,尽量避免主要功能房间朝西向开窗。

若所居住的房间西晒严重,可考虑在西墙室内侧加设保温板;如果有西向窗户,可通过改造窗户,比如换成带有中置百页的铝合金窗、换成LOW-E玻璃或玻璃上贴反射膜、选用断热铝合金型材,还可以在室内设百页窗帘、隔热窗帘等。

墙体隔热设计,选材很重要

羊城晚报:以墙体本身来看,怎么装修才能够更好地隔热?

罗佩:说到外墙隔热,主要是通过调节外墙的参数,尽量降低温度波峰的峰值和延缓其传递到室内表面的时间,减少室内墙面对人体辐射传热的影响,因此外墙隔热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选择浅色光滑的外饰面材料,减少外墙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升;

二是在外墙材料选择上,尽量选择传热系数小、热惰性大的材料,目前,我们一般是采用复合墙的体系,内保温材料降低外墙的内表面温度。

此外,为满足耐久和舒适的要求,现在也有项目采用一体化的内装材料,包括一些保温隔热和内饰面复合的板材,方便施工,也减少脱离、冷凝的风险,此外室内可以考虑采用一些调湿材料,在室内空气湿度大的时候能吸纳一定空气中的水分,让室内更加舒适。

王河:传统的西关宗祠有一种能起隔热作用的空心墙,是中间有一道空气层隔热的双层普通砖石砌体。如今说到墙体温度调节,更应该融入绿色环保的概念,符合节能的要求,比如“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可进行雨水收集的装配式墙体设计等等。另外,建筑领域是碳排放非常大的领域,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现在的墙体设计都应考虑降耗节能。

高密度建筑需更多考虑如何“多一缕清风”

羊城晚报:与以往传统的民居相比,现代住宅的温度调节手段更应该注意什么?

王河:以往荔湾区常见的传统“竹筒屋”开间小、进深大,房屋之间以天井间隔,旁有巷道贯通,穿堂风呼啸而过,天井就好比竹筒的节,起间隔作用,因此称“竹筒屋”;传统的还有在夏天能让凉气渗出来、冬天会把寒气吸进去的清水砖,是“会呼吸”的建材,都是优秀的传统民居案例。

如今因为用地、规划等问题,很多南北向建筑的通风都被电梯挡住了,户数越多,通风采光的设计就相对较难。现代建筑隔热通风的手法更多是通过日照计算建筑热工,还有通过空调抽湿、对起开窗等机械通风和墙排手法。

罗佩:空气与阳光,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基本需求,然而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下,城市生态的多样化正逐渐消失,我们需要本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从规划布局上、户型设计上、景观园林设计上多方面打造适合岭南地域气候特点的产品。

活动设施与绿化结合设置让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罗佩供图

首先,在规划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朝向、通风廊道。我们在设计中通常应用CFD流体力学仿真模拟技术对住宅规划布局和方案设计进行优化,希望能找到最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单体方案,打造一个舒适的微风环境,让居民能感受到多一缕微风。

其次,户型设计也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合理的窗墙比。风车型的设计让每个户型都能保证到南向户型设计可通过大面宽、全南向以及深呼吸式楼型的设计,使得每一户、每栋楼的通风条件最大化。

此外,在景观设计上,可以将“海绵城市”设计与园林设计有机结合,设置雨水花园、下凹绿地、中心绿岛等,以及结合岭南特色选用地方植物、合理栽种遮阴乔木、设置架空廊道,打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空间。

《羊城晚报》9月2日A16版报道

编辑:陈玉霞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