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治水:啃下硬骨头 干出新气象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曾艳春 罗丽娟 发表时间:2022-10-19 11:58
南方日报  作者:曾艳春 罗丽娟  2022-10-19
中山市水务局未达标水体整治专班干部赴治水一线监督工程质量。

坚决推进水污染治理,是中山市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图为中山市岐江河城区段。叶志文 摄

中山市水务局未达标水体整治专班干部赴治水一线监督工程质量。曾艳春 摄

浩浩西江水,泱泱岐江河,1041条内河涌纵横交错,16条外江奔腾而过,河网密布成就了中山岭南水乡的风貌,也赋予了中山新时期与水共生的治理课题。

“直面水污染问题,坚持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坚持治、养结合,打一场水污染治理的翻身仗。”回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群众诉求,中山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啃下水污染治理这块“硬骨头”。

今年5月5日,结束“五一”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山市举行水污染治理大兵团作战启动仪式。在中山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统筹下,市住建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将联动发力,横跨14个流域开展攻坚,力争年底前实现全市一线水污染治理人员数量突破万人。

一场关于水污染治理的改革变化,正在发生——

治水铁军,日夜兼程下基层,干出了热火朝天的治水新气象;三方联动,横跨14个流域攻坚,跑出了前所未有的治水新速度;市镇同心,协同作战更紧密,推出了破解难点的治水新机制。

当前,中山全市治水一线人员从2000人增至7700人以上,一周截污管网建设达到30公里以上。在确保治水的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干出中山治水的新速度,干出热火朝天的治水新气象。

全市“一盘棋”

统筹打好治水攻坚战

这是一场坚定决心的动员。

中山明确了未来几年治水的总体思路、技术路线、目标任务、责任安排,更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坚决推进水污染治理,是中山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今年5月以来,水污染治理进展势如破竹,全市干出了热火朝天的治水新气象。

全市“一盘棋”推动治水工作——中山市委、市政府成立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整改暨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指挥,下设办公室统筹全市水污染治理工作。此外,全市还设立流域工作专班,由所有镇街书记担任流域长,以统筹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市领导多次“不打招呼”突击治水现场——晚上看治水,白天盯进度,更每两周开一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治水进度,以最大程度强化监督落实,为民打造治水的良心工程。

“治水铁军”日夜兼程、下沉一线——“有限空间作业两把锁制度落实了没有?”“这个回填料用的是什么?挖开来看看,挖一袋带回去检测”“工人工资实名制管理台账在哪里?”中山建立起市领导挂点重点河涌督办制度,并抽调近200名干部奔赴治水工改一线。

一线施工进度与参建人数翻倍——5月5日以来,短短5个月时间,全市一线治水人员从4000人增长到超7000人,进场施工的河涌数量从180多条增长到400多条,今年9月已提前实现了年底进场施工河涌累计超400条的目标。

市镇同心、政企合力解决堵点——“治理进展怎么样?遇到哪些困难?需要政府解决协调吗?”7月至8月,中山多次高规格召开水污染治理推进会,开诚布公地听取部门及镇街负责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的意见。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持续挂点督办治水工程——从发挥“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作用深入听取民意,到挂点督办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民主监督已经成为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的关键动力。

治水项目动工跑出“加速度”——今年9月,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通力协作下,“民众街道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用时不到3个月,便同时获得了不动产权证书、施工许可证,成为全市首宗“拿地即动工”的治水公建项目。

今年启动大兵团作战以来,中山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在中山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统筹下,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治水,带动“治水铁军”直面问题、立行立改,推动治水更加科学;深入一线、科学治理,让技术路径更加清晰;优化方案、建立台账,确保投入一分钱就达到一分钱的效果。

勇破藩篱

推动行政效能大提速

治水工作牵涉面广、涉及部门多,为了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推进治水进度,中山市水务局专班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以小隐涌流域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变更问题为试点,开启了“现场办公”“带章开会”的政务效能大提速改革。

“水污染治理项目是线性工程,工程隔了几十米,地理条件都完全不同。”中建三局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域)项目指挥长刘长奇坦言,“工程一旦出现地质改变,施工工艺就需要改变,设计图纸也需要变更。”

为了确保投入一分钱就见到一分钱的效果,中山对设计方案变更有非常严格的流程,不仅要商榷新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更要通过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专班等8家单位的层层审批认定。

“1个设计方案的变更审批,跑下来,少则半个月,多则1个月。小隐涌流域作为中山市水体治理中最难治理、最复杂的标段之一,涉及的设计变更方案多达138处。”中山市水务局专班技术组组长任海英说。

一个小隐涌流域水体整治工程的设计变更方案就多达上百处,那么全市非中心组团11个流域628条河涌相关截污工程的设计方案变更的工作难度、强度,可想而知。变更设计方案的审批滞后,成为施工方难以加快项目进度的原因之一。

为此,今年7月,中山市水务局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专班召集了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工程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造价咨询单位、设计审查单位、运营单位等多方责任主体的负责人参加闭门会议。

“问题不解决好,不散会!”闭门会议上,多个主体单位集中起来,同步商榷、论证、审批,平均每17分钟解决1个项目难题。

长达两天两夜的闭门会议,解决了小隐涌流域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的96项审批事项,相关“设计变更方案”也顺利完成集中讨论、集体审批、现场签字。

这是一次市镇同心、政企合力创新机制的探索,它不仅聚集多方力量推进项目审批,让决策科学合理,更突破工程审批堵点痛点,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施工单位次日就能进场施工。

久久为功

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2022年的最后三个月,“治水铁军”日夜兼程,承担着将中山治水攻坚战推向纵深处的重任。

全市治水工作虽呈现突破进展,但同时仍留下不少难题。面对困难,中山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积极统筹推动市住建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市镇两级干部形成合力,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全市水污染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村民不理解污水管网“支管入户”工程,怎么办?市生态环境局的基层干部带领全队挨家挨户上门一一解答沟通,通过开展党建联盟、慰问社区老人、社区志愿服务等方式,耐心讲解治水的原理和益处。最终不仅消散了误解,还获得了好评。

今年以来,中山76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全市89个行政村治理率基本达到省考核要求,治理率由2021年中的25%提升至40%。

如何应对污水处理厂扩建任务重难题?在中山市水务局、中山公用的努力下,中心城区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完工,不仅解决扩建用地问题,更实现“当年开工、当年通水”,比预期完工时间提前了大半个月。

如何提速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进度?今年以来,中山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开足马力,培养了一批“治水铁军”下沉一线。今年,全市已累计完成139条河涌整治主体工程,正在施工河涌301条。央督河涌明渠段截污主体工程大部分已完成90%以上工程量。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山年度新建市政污水管网超500公里,力争完成765公里奋斗目标;珍家山已于10月10日完工并通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146.5万吨/日,中嘉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的60%,计划年底前完工并通水,届时,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66.5万吨/日。

与此同时,全市12座镇街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在同步推进,其中横栏、民众、南朗等镇街已经陆续进场施工。

“不辜负中山的父老乡亲,不愧对中山这块土地。”市镇联动、上下一心,中山治水,拉开全新序幕。

撰文:曾艳春 罗丽娟

编辑:刘嘉文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