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促进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21财经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1-22 15:31
21财经  作者:  2022-11-22

近年来,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广东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续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的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6万家,高居全国第一。2021年广东出口总值5.05万亿人民币,占全球份额3.5%。其中,广东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占19.1%。

广东制造业加快发展并形成国际竞争力,是改革开放以来优势不断叠加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制使得粮食大幅增产,释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赋予了中国发展制造业的劳动力禀赋优势。当劳动力优势与市场开放叠加,我国港台产业资本大量涌入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组装成品销往国外市场。开放初期,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广东制造业发展基础,并为民营企业大规模诞生创造了条件。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迎来一次更大开放。信息电子、汽车等产业开始在广东聚集发展,民营企业茁壮成长,规模性生产优势开始显露。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日益进步,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产业配套、供应链效率以及技术工人等要素,大幅增强了广东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随着2008年后国内需求快速增长,我国逐步形成国内大市场,市场规模优势逐渐显现,有力支撑了广东制造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可以看出,广东制造业发展有赖于作为开放前沿,利用我国劳动力优势,抓住制造业不放手,在持续滚动发展中不断积累优势,逐步积累了全球性竞争力。尤其是基于完善的产业配套、齐全的供应链、高效的物流体系以及大量工程师,在一个为全球规模化生产的环境中,激发出了更强的创新活力与更好的创新环境。归根结底,广东制造业崛起与融入国际产业体系息息相关,在融入的过程中,利用国内的要素禀赋、基础设施、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巩固了全球制造业工厂的地位。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优势逐渐弱化,依靠低要素成本、规模生产以及高效供应链、物流体系产生的成本优势也在逐渐弱化。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挑战,部分制造业长期依赖成本优势进行价格竞争,尤其是面向国内市场的制造业商品,在代工领域,一些企业正在逐步转向更低成本的东盟地区生产。

但是,珠三角地区也崛起了一批国际化的民营制造业公司,如华为、中兴、比亚迪、大疆、O/V手机等。这些企业拥有某些共同特征,它们在发展早期就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不仅仅面向国内客户。参与国际竞争能够直接接触海外市场和客户,同时,有利于了解国际竞争对手,从而更加清楚自己的技术劣势,并有针对性地大规模投资创新研发,在创新过程中大量利用国际研发人力资源,从而快速拉近其与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

更重要的是,参与广泛的国际竞争,能够强化企业的规则意识与公司治理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法律与市场文化,企业必须基于规则进行市场竞争,而不仅仅是依靠价格。同时,为了适应国际竞争与创新发展,企业必须适应国际化挑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则意识与创新文化,有利于促进企业通过制度变革实现创新竞争发展。

因此,在不仅仅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推动实现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通过增强国际化环境,以竞争促发展。要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但是,更重要的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企业创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引入更多高水平国际企业,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促进广东制造业更高质量的发展。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为主抓手,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