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回应关切 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政策调整后防控重点是“三重一大”
羊城晚报讯 驻京记者王莉报道: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
调整的只是“管”的等级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政策调整后,“‘甲’改成‘乙’,但是‘管’还在,调整的只是‘管’的等级,而不是‘不管’,更不是‘躺平’。”常继乐强调,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是可以松口气或者歇歇脚的信号,更不是完全“一放了之”。
常继乐指出,调整以后,防控措施的重点是“三重一大”,即加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保护,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防控,做好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重点行业防控,以及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另外,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及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接种。
白肺与原始毒株等无关
近期,有公众反映,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了白肺现象。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回应称,现在出现所谓的白肺与武汉当时的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
焦雅辉介绍,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的描述。不是只要肺部出现炎症就叫白肺,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才会出现白肺。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比较多时,进行CT或者X线检查时,在影像学上出现白色区域的面积达到70%至80%时,才在临床上称为白肺。
“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这样的患者占比非常低。”焦雅辉表示,现在网络上大家所说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而是把它误称为白肺。
焦雅辉还指出,不仅是新冠病毒,多个病原体都可引发肺部炎症,像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治疗上讲,现在有成熟的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主要是俯卧位通气,或是进行给氧治疗。加强原发病的病因治疗,白肺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可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