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桌会|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

来源:大洋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3-13 18:29
大洋网  作者:  2023-03-13

image.png


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物价……群众关心的焦点、痛点、难点,都是今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关注点和部署点。从社会保障到医疗养老,从就业收入到子女教育,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背后承载着百姓重托,一项项民生实事背后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踏上新征程,我们如何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如何打造高品质生活……本期“云桌会”,我们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民生关切,畅谈建议心声。

汇智聚力

呵护“一老一幼”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主持人: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关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提到了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在呵护“一老一幼”、厚植幸福根基方面,各位代表委员有哪些好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李心

李心:青少年视力健康是我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在,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情况严峻,调查发现不达标、不健康的教室光环境是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快学校教室照明的规范化改造迫在眉睫。在经费投入方式方面,既要由国家财政、教育、卫健等部门督促各地合理安排经费投入,积极统筹协调改造资金投入落实到位,确保教室照明改造项目限期整改到位,又要创新经费投入方式方法,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室照明改造,共同推进改造任务完成。在具体落实方面,新建学校应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有经济条件的学校可以对教室照明进行智能升级改造。而且,要加快推进实施学校视觉环境达标工程,对教室照明的照度、均匀度等关键指标严格把控。

此外,我们还要严格教室照明改造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加强技术质量的监测评估,提升参与改造的照明行业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改造工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科学有效的视力保护解决方案,助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翟美卿:多年来我持续关注乡村教育,相比于城市,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更加匮乏。我建议要加速建设针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主席、香江集团总裁 翟美卿

我们要加强对乡村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强化源头预防,加大我国国民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度,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同时,要重视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和排查,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要落实乡村学校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开展教师培训,强化全体教师对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加强早期筛查,建议链接专业评估系统筛查出具有心理健康风险的乡村儿童,针对乡村缺乏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情况,建议引入第三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线上平台。加强协同联动机制,联动学校、家庭、村(居)委会共同参与到乡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中,通过入户探访、家校联动等方式精准把握孩子的心理需求,引导乡村儿童监护人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

区燕明:我国不断增加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众多贴心的优待政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正在成为现实。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是众多贴心政策措施中一个很好的做法,不仅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人性化的改造,提升了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使老年群体从中获得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高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强化和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健康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中国健康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区燕明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

主持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针对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我们如何实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等的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对外交流处主任 赵桂枝(南方+图片)

赵桂枝: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学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须切实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下功夫。从实践来看,集团化办学是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全国不少城市正在开展集团化办学,建议在行政主管部门层面专设相关机构,指导集团化办学工作,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山深入推动课后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性构建了“平台自主开放、价目普惠透明、校内基本托底、校外有序竞争、资源互通共享、过程实时监管”的“自主淘宝”式课后服务选课模式,有效破解了“双减”工作中的一系列难题,有力促进了“双减”和教育评价改革走向深入。为更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建议国家出台多部门协作机制,为学校创造性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保驾护航,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蒋开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的一年将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其中包括“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广东是中医药大省,佛山市正在为建设全国中医药强市而努力,佛山市中医院响应号召,在高水平医院建设、高水平医药人才培养、优势专业学科孵化、特色中医药制剂研发等方面全力以赴。

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中医院副院长 蒋开平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我目前正挂任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医院院长,执行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医疗帮扶任务,我也建议夯实东部医院高质量发展动力,为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注入活力。具体而言,希望国家加大医疗资源配置投入的政策支持力度;夯实国家、省区级输出医院建设成果的头雁效应,形成国家及东部省区、市县优质医疗资源逐级对接下沉西部地区的联动格局,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西部基层民众;进一步优化西部医疗人才成长环境;出台医院制剂跨省调剂的相关配套政策。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主持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有高质量发展,才有高品质生活,才能更好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在各位看来,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生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兴亚

冯兴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当前,消费者对大宗商品的消费欲望尚未恢复,我国汽车消费也受到了影响。其实,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仍有巨大潜力。以广汽传祺为例,今年1月,广汽传祺市占率创历史新高,订单、终端、批发均100%达成目标,实现开门红。

如何更好地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我建议,尽快出台提振汽车消费一揽子政策措施,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同时完善其他配套措施,释放良好的汽车消费信号,促进汽车消费,助力经济加快恢复和发展。例如,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并加快推动二手车市场走向成熟,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促进汽车循环流通。

袁玉宇:我们通过推动医疗产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护航”。中国是潜力非常大的医疗市场,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品牌、民族产业,而且在持续推动研发投入的同时,要让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落地,这样才能更多更快地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就需要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加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出台相关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市场,让他们通过市场的力量成长,做出更好的产品来带动产业的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迈普医学董事长 袁玉宇

广州实践

推进“适老化”改造

让社区“养老”更幸福

走在广州荔湾区金花街,不时可以看到老旧楼宇加装的电梯,成为老街巷里的一道风景线,也大大方便了行动不便群众、特别是长者的出行。以加装电梯、加装楼梯扶手等为代表的“适老化”改造,大大方便了长者出行,他们无论是到社区长者饭堂就餐,还是到街区公园散步都更方便了。

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加快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以区燕明代表所在的荔湾区金花街为例,近年来不断推进公共设施与居家适老化改造。结合社区微改造,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加强地面防滑改造等,增加适合老年人群体的社区医疗设施、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鼓励有条件的楼宇加装电梯。目前,街道辖内已协调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30台,对于暂无法加装电梯的旧楼宇,街道在楼梯沿墙安装扶手,并于楼层间安装挂壁式休息椅等。

老旧楼宇加装电梯方便长者出行。(资料图片)

按照自愿申请、分类改造、按户施策的原则,金花街还为经济困难等不同类别的老年人家庭分类实施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政府补贴支持适老化改造基础类产品,根据老年人家庭意愿,由其资助付费购买可选类产品,对卫生间、厨房、卧室等生活场所进行调整或改造。为老人配备生活辅助器具、安装紧急救援设施、开展定期随访。此外,为社区内需长期卧床的长者建设家庭养老床位,通过对居家床位的改造,使其具备基本的紧急呼叫、方便起居、移动方便等功能。下一步将进行“体康养”一体化试点工作。

这样让社区“养老”更幸福的例子在广州还有很多。海珠区素社街基立新村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32.09%。近年来,基立新村社区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织密助老为老服务网,不断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需要,积极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命名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基立新村社区建立多元参与模式,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温暖之家”。以社区党建为引领,吸收整合党建共建单位资源,联动阿关服务站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重点面向社区长者提供爱心跑腿、便民陪诊、上门探访、结对帮扶等个性化服务。实施“微心愿”慈善项目,发动社区党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助老、助餐、助医、助困,营造敬老爱老社区氛围。坚持提供暖人心脾服务,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宜居之家”。以老旧小区微改造为契机,采取老旧楼道改造、无障碍通道改造、升级文体康乐设施等方式,整体提升社区长者出行、休闲、文体、康乐环境。以社区长者饭堂为依托,在海珠区率先引入“刷脸机”智能设备,为长者提供配餐、送餐服务;打造社区健康加油站,守护长者健康。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和谐之家”。依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用智能技术不断优化长者服务。完善养老综合服务网络,不断满足社区长者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靖文、汪万里、涂端玉、许晓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小龙、邱伟荣、苏俊杰、李波、骆昌威、汪万里,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安蕾、陈铭曦

编辑:束孟卿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