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7所独立学院仅剩4所未公布转设方案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王娟 发表时间:2021-03-27 09:06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王娟  2021-03-27
从2002年广东第一所“独立学院”诞生,到2006年广东有8所独立学院获批,广东独立学院的数量,始终稳定在17所。

广东17所独立学院仅剩4所未公布转设方案-新快网-新快报官方网站(明天报纸今晚看·能见报的博客)

独立学院转设探秘之广东独立学院梳理1

超六成独立学院落户广州,2006年开始总体数量未有大变

2021年2月4日,广东省教育厅将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转设为广州华立学院的评议结果向社会公示。至此,广东17所独立学院中,仅剩4所未公开确定转设方案。其余13所独立学院中,10所已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民办普通高校,2所正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民办普通高校,1所于今年开始停止招生。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民办高等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起步,但独立学院真正出现的时间,相对于江浙地区却晚了整整三年。且相对于全国独立学院从寥寥几所到三百余所的蓬勃发展,从2002年广东第一所“独立学院”诞生,到2006年广东有8所独立学院获批,广东独立学院的数量,始终稳定在17所。

■专题策划:

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专题采写:

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白仲夏 周彤

晚生稳育 广东第一所独立学院的诞生

转设,一般指独立院校成规模气候之后脱离母体学校,真正独立出来自主办学。目前独立学院的转设路径有三种:转为民办、转为公办和终止办学。

从上世纪90年代高校大幅扩招、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开始,全国独立学院从寥寥几所到三百余所,社会对其合法性和前景,始终有着褒贬不一的说法。不少民办教育专家认为,尽管我国的不少独立学院在发展初期就存在办学条件差、招生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但不容否认的是,独立学院的诞生和发展,弥补了我国高等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独立学院已工作18年、一直对独立学院密切关注的民办教育专家迟云平告诉记者,独立学院诞生之初,发展十分迅猛,在2002年后,全国已有不下百所独立学院。但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独立学院的身影却依旧还未出现。

2002年,已在成都与企业成功创办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电子科技大学,千里迢迢来到广东,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同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这所学院,就成为了广东早期的独立学院之一,也开创了普通高校跨省异地办独立学院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所独立学院还是少数的母体学校从办学之日起就明确不收“管理费”的学院。而中山市政府也一再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校舍、基建发展资金等各项支持。在学院创办之初,学校就提出了立足当地培养本科应用型、就业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该人士还透露,该校是全国极少数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完全独立的院校之一。

同年,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当时为华南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华师增城康大学院、2014年转设更名为广州商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该学院创办于1998年,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2004年该学院转设为独立学院,更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成为广东省第一所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此后几年,广东的独立学院数量不断增加。

蓬勃发展 一年内8所独立学院获批成立

2003年教育部的8号文件,催生了全国一大批独立学院的诞生。广东独立学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快速增长和扩大。

2004年,广东首批在教育部8号文后规范化办学的独立学院诞生了。其中包括珠海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已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21年停止招生)等3所独立学院,还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已转设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和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已转设为广州华立学院)等。

据统计,2005年前,广东获批设立的独立学院达到9所。除了前面提到的7所,还包括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已转设为东莞城市学院)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已转设为广州新华学院)。

2005年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中,落实了各项民办教育发展优惠政策。并明确要鼓励和支持办学质量较好的本科高等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独立学院。

随着政府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的逐渐增加,独立学院的发展速度也快速增长。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后更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现已转设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已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已转设为广州南方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已转设为广州华商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已转设为广州软件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已转设为湛江科技学院)8所独立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创造了广东一年内8所独立学院获得“准生证”的传奇。

2006年,教育部公布的广东省独立学院名单数量,已有17所。这17所学校,也奠定了广东独立学院发展的基石。

分布集中 超六成独立学院落户广州

记者梳理发现,这17所独立学院除湛江科技学院位于湛江之外,其余 16 所都分布在位于珠三角地区的四个城市,分别为广州、珠海、中山和东莞。其中有11所在广州,3所在珠海,1所在中山,1所在东莞。

就办学主体来说,广东17所独立学院中,有13所学校的办学主体为省内普通本科高校,另有4所为省外普通本科高校,其中除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中山,其余3所都在珠海。从举办学校的办学层次来看,这17所独立学院中,7所由部属高校举办,7所由省属高校举办,3所为市属高校举办。

在合作模式方面,有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如由中山市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创办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有由公办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共同举办独立学院,如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还有绝大部分,都是由普通公办高校和民营企业共同出资合作创办的独立学院。

稳步发展 多年来,独立学院总数未有大变

从2006年开始的接下来八年间,广东独立学院的总体数量始终保持在17所未有变化。到2014年,省内第一所独立学院转设之前,广东省独立学院的数量为全省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2014年后,广东省独立学院的数量在16所上停留了6年之久,直到2020年独立学院转设大潮来临。

虽然总体数量几乎不变,但其办学规模却在不断地增长,招生数量上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06 年之前,全省独立学院在省内本科招生计划数不足1万人,2007 年却已接近3万人,到 2010 年已经突破6万人,2015年达到近7.7万人。2013 年,广东17所独立学院在校生27.16 万人,在校生规模接近全省本科在校生的28.6%。2015年,广东16所独立学院在校生285585人,占全省本科在校生的27.4%。

“教育部26号文出台后,独立学院就开始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了。”迟云平告诉新快报记者,在教育部2008年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后,全国独立学院都开始“静下心来”,不再寻求扩招,而开始进行内涵发展和提升。

广东的独立学院也不例外,采访中,不少民办教育专家和广东地区的独立学院老师都认为,相对于全国独立学院的情况而言,广东独立学院的发展虽然相对较晚,但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且较为规范。

当然,广东省对民办教育的规范管理也未曾松懈。2007年8月3日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对民办学校办学情况实行年检制度,民办学校年检结果将作为学校评优、奖励资助、招生计划安排、行政处罚等管理的重要依据。其中“年检不合格”的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广东省教育厅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减少招生计划或者暂停招生的处理。

不过,即便如此,广东的多数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发展策略的选择及未来的走向等问题,却一直都有些摇摆不定。广东的独立学院未来到底将何去何从,是走向真正独立还是继续保持与母体的依附关系,都是独立学院多年来面临的难题。

独立学院转设探秘之广东独立学院梳理2

独立学院转设成功后 真正的大考才开始 

转设更名后,对学院招生、学生就业有影响吗?更名之后该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过去一年,独立学院的转设,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最热门的话题。广东独立学院转设的进程,也从此前的进展缓慢,变得快马加鞭。

在2020年以前,广东17所独立学院,仅有1所在2014年成功转设。但从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26号文)后,短短8个月的时间,广东就有9所独立学院先后成功转设。此外,还有2所独立学院也已向主管部门提交了转设方案。

截至2021年2月底,广东17所独立院校,仅剩4所未公布转设的具体方案。这其中还有部分高校表示,将于今年提交方案。由此可见,广东独立学院的转设,或即将进入尾声。

然而,独立学院转设成功后,真正的大考才开始,因独立学院转设后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少,比如,脱离母体庇护后,学院何去何从?转设更名后,对学院招生、学生就业是否会有影响?

进程缓慢 15年仅1所学院转设成功

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就提到了独立学院转设的问题:“独立学院视需要和条件按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程序可以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到了2008年《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出台,其对独立学院的设置标准、办学条件等做了详细规定。

为全国数十所独立学院转设提供过指导的民办教育专家、广州软件学院执行董事迟云平告诉记者,其实独立学院自身想要转设的呼声已久,不少东北的独立学院2007年就已经开始筹备转设。“我一直都在强调,转设对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是有正向促进作用的。已转设的独立学院解决了体制机制的束缚,摆脱了沉重的‘管理费’负担,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8年《办法》公布后,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成功转设的5所学校都在东北地区。而此后的十多年,这些高校转设成功后加快发展步伐,在完成合格评估后,开始硕士点申报等,稳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在广东,很多具有转设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的声音却并不强。

究其原因,有专家认为,第一是长期以来,广东独立学院在发展中的定位不明确,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本身对转设都没有具体的想法和方案;第二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广东的独立学院自身品牌效应初显,部分独立学院得到了考生的充分认可,但也有部分学院相反,学院担心失去了母体的庇护,招生或发展会更加艰难。更重要的是,独立学院转设需要达到的“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置标准”,也成为不少独立学院转设路上的“拦路虎”。

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率先提出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分别组织专家组对学院办学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认为学院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质量较好、办学定位符合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4年5月16日,教育部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转设为广州商学院。广州商学院成为广东省第一所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但此后的数年时间,广东其他独立学院的转设之路走得依然缓慢。

转设加快 9所独立学院8个月内先后完成转设

2020年教育部发布26号文,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这也加快了广东独立学院转设的步伐。广东还未转设的独立学院,终于迎来了“不得不”和母体分开的日子。

其实在2019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就已发布“关于开展《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工作的函”,其中明确表示:“将独立学院转设摆在首要位置……优先支持条件基本成熟的独立学院转设纳入设置规划调整,成熟一所、转设一所。”同时也提到“独立学院转设等须对照现行高校设置标准,在土地方面至少要取得国土证,并分类说明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如相关高校申请独立学院转设的,须附母体学校同意转设意见函。”

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体学校也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有意愿转设的独立学院。比如,早在十多年前就完成资产过户的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其母体学校广州大学就在短时间内给出了同意学院转设的文件,并达成了过渡期暨善后事宜协议书。

2019年6月,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向广东省教育厅递交了申请转设的材料。同年9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向广东省教育厅正式申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2019年9月,省教育厅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申请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申请转设为广州工学院向社会公示。

但此后转设消息再度沉寂。2020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再一次提交转设申请。

2020年6月30日,教育部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广州理工学院。

接下来的2020年12月18日到2021年2月2日,教育部先后批复同意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转设为广州软件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转设为广东华商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转设为广州南方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转设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转设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转设为湛江科技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转设为广州新华学院。

至此,广东17所独立学院,已有10所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所将于2024年停止办学。

2021年1月29日和2月4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对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转设为广州华立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转设东莞城市学院的评议结果向社会公示。评议结果将按程序提交省政府审核后,报教育部审批。至此,广东17所独立学院中,仅剩4所未公开确定转设方案。

前路何从 争创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近几个月来,转设成功的独立学院,迎来了学校的特殊“成人礼”——更名揭牌。

但转设之后何去何从,脱离母体庇护后,如何独立飞得更高更远?转设更名后,对学院招生、学生就业是否会有影响?更名之后该如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转设成功后的大考,似乎才刚刚开始。

在更名揭牌仪式上,不少高校领导人也都提到了学校未来的办学定位和期望,“将学校努力建设成为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成为各校发展目标里的高频词。

广州新华学院董事长刘荣海表示,学校将以更名挂牌的这次“成人礼”为契机,加大办学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强学校管理机制和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成为位于我国同类院校一流行列的应用型、特色鲜明的广州新华学院。

广州理工学院负责人认为,转设后学校事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将更加优越。学校计划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将学校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广东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

广州南方学院校长喻世友表示,学校将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实施“强基础、聚特色和显品牌”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建成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完善、大学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但具体的发展路径如何?还要大家拭目以待。

对于学校的转设,学生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在珠海科技学院读大四的小李看来,转设之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有着较大的宣传优势,利于招收高质量生源。同时因为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质,在办学模式上有着更高的自主性。学校转设更名后,他觉得“失去了吉林大学的前缀,会给外人一种学校降级的感觉”。他在母校就读期间感觉到,前期吉林大学前来支援的教师与后期学院自主招收的新教师教学水平存在差距。不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全面的就业指导让他印象深刻。

但对于在广州新华学院就读的蔡同学而言,她则认为“学校转设”对其影响较小。两年前,在填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这一高考志愿时,她便没有过多地寄望于中山大学的“冠名”。该学院与中山大学在共享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的同时,也有赖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面对身边不同的声音,她始终坚持认为:“自己的未来应该永远拿捏在自己手中。”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