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东江”活水来——走进“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丁玲 王莉
香港三面环海,本地淡水资源缺乏,曾遭遇严重的水荒。对于很多香港老辈人来说,严厉的制水措施下,用车拉水、用肩挑水、排队等放水,成为难以磨灭的记忆。
1964年2月20日,为解决香港缺水问题并兼顾广东部分地区供水灌溉而建的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1965年2月25日,仅仅用时一年,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如期全线完工,工程每年供水香港约6820万立方米。东深供水工程建成56年来,不间断安全优质对港供水2万多天,累计供水267亿立方米,有力促进香港经济社会发展。
在此过程中,东深供水工程面临多次挑战与考验,历经多次改造与扩建,实现供水“量”与“质”的双重腾飞。
伟大工程的背后,是一代代平凡又不凡的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着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建设 再苦也没觉得怎样
参加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设时,王寿永才28岁。“当时接到设计任务后,我们设计人员带着几件衣服、一床被子、一个脸盆就搬到工地去了,那时候是1964年2月中下旬,到1965年3月工程通水之后才回到广州。建设过程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工地,所以对工程非常有感情。”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今年已经85岁的王寿永仍然激动万分。
当时的工地环境很艰苦,不管是干部、技术员还是工人,大家都住工棚、睡草席,吃住在工地。“确实很艰苦。”王寿永笑着说,“但大家都充满干劲,只想尽快解决香港同胞的缺水问题,再苦也没觉得怎么样。”回看当年拍的工地生活照片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坚定且充满信心的,气氛其乐融融。
当年上万名工程建设者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84名来自广东工学院的大四学生。何霭伦、陈韶娟、符天仪就是其中的三位,当年她们都还未毕业,几乎没有实操经验,硬是靠着青春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念,顺利完成了这项特殊的“毕业设计”。
“1958年,我住在在香港开商店的亲戚家里,看见商店门口打了一口井,当时香港的自来水已经非常紧缺。所以后来接到能够参加东深供水工程首期建设的消息时,我非常激动。”据符天仪介绍,1964年4月,临近毕业的她和同学们被分配到东深供水工程各个工段,考虑到东深供水工程要在一年内完工,为了赶工期,工程设计人员的施工图画一张就往工地送一张,设计图纸画到哪里,工地建设就推进到哪里。为了保质保量,自己和同学们日夜加班,三班倒,待到工程的土建部分全部完成,可以交付和进行设备安装时才离开。“我到了工地以后,也把参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消息告诉了亲戚,告诉他们香港的用水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了。”符天仪回忆道。
回忆起当年经历,何霭伦坦言:“我们当时作为学生去支援工程建设,参加一些辅助设计和工程施工管理,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做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多建设者们的付出。‘时代楷模’的称号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这份荣誉属于整个集体。”
管理 千方百计保证水质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深激励着新时代的东深人。“85后”佟立辉自2010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先后在水环境监测中心任职研发管理,生产技术部任水质管理经理。
佟立辉被前辈们深深地感染着:“很多前辈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听他们亲口讲述当年的建设故事,和看照片、查资料的感受确实不一样。前辈们给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无论是工程质量,还是东深人的情怀,对我们现在的工作团队都有非常大的鼓舞和鞭策。”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水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据佟立辉介绍,目前的管理团队就是以“一流工程 一流管理”为目标,让管理措施手段和水平与工程质量相匹配。“除提高工程设备措施的运行保障率以及节能降耗外,我们也为保护水质不受污染采取了很多措施。”佟立辉说,尽管深圳水库本身生态风险已经很低,但为了保护生态,深圳水库一直在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也在积极开展一些包括生态养鱼在内的措施。
“在专门的水生生物专家研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根据‘人放天养’的原则,考虑水质情况以及生态状况,进行鱼苗投放,让其自然地参与到水库的生态链中去,维持生态平衡和水体健康。”佟立辉说。
继续着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这一光荣使命的还有现年48岁的陈娈。陈娈是东深供水初期工程建设者黄惠棠的儿媳妇,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工作。她目前在莲湖泵站担任站长职务,和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负责泵站的日常工作。“供水工程是老一辈人一担一担挑出来的,作为后来者我们要继续在基层一线,传承供水工程的精神,守护好这条供水生命线。”陈娈说。
激励 立志投身水利行业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的录制现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学校水利工程相关专业的几十名学生坐在观众席,亲耳聆听东深人的感人过往。
赵凯丽是一名水利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在此之前,她只在课堂上听老师提起过东深供水工程,对它的建设历史并没有进一步的了解。短短几个小时的节目录制过程,她多次被感动,“他们用毕生精力,甚至有人还为此付出了生命,共同来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赵凯丽说,自己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研究生读的都是水利工程专业,东深人的精神再次激励着自己,毕业后一定会投身水利建设行业,为行业的发展、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和赵凯丽有着相似心路历程的潘亚萍,目前是水利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三在校生。“王寿永老先生带上台的那把尺子让我非常震撼。”潘亚萍说,如今都是电子化作图,很难想象当年的建设者们只用笔和尺子,就能在环境艰苦的施工现场画出那么复杂的设计图。如今,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未来选择:“本科毕业后我打算继续读硕士,将来希望投身到水利行业里。是前辈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挥我们这一代的力量。”
符天仪也表示:“我们能一步一步走过来,现在的年轻人一定也可以,你们会比我们更棒的!”
从“东深供水工程”中 汲取时代力量
56年前,为解香港“水荒”,一万多名建设者在物资和技术都匮乏的艰苦条件下,以敢让“江河倒流、高山低头”的气魄,在一年的时间里日夜奋战,建成了全长83公里、通过8级抽水将东江水提升46米的东深供水工程,成了香港供水的生命线。
如今,东深供水工程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后,不仅保障了香港每年超过11亿立方米的供水,也造福了沿线的深圳、东莞等城市。这些“改天换地”的建设者值得粤港两地乃至全国人民铭记。
胸怀祖国、心系同胞的格局是一个民族的自豪。东深供水工程建设之时,广东也同样遭遇旱情,很多人正在为生计奔波,但为了救济数百万香港同胞,在国家号召下,上万人齐聚工地,并以能参加工程建设而骄傲。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精神永不过时。工程建设时期,国家底子薄弱,大量工作靠人力完成,而且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建设者们住在野外的临时工棚里,夜以继日,靠着双手双脚高质量完成了工程建设。
忠诚使命、无私奉献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所在。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官员、有工人、有学生,有人孩子才刚出生不久,有人学业尚未完成,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但他们无怨无悔,只因那份为国家、为同胞的使命。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复兴正砥砺前行。作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面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等重大挑战。使命光荣而艰巨,更需要新时代的建设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建设者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