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心声丨靠着朋友和队友的“小电驴”,我终于来到医疗队驻地
讲述者/广医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朱恬华
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慧
为做好疫情防控,尽快切断病毒传播链,广州荔湾区多个地区实施封闭管理,部分地区为中高风险区域。不仅是普通市民,很多医务工作者所居住的小区也成为封闭管理区域,他们当中的许多,就地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或加入应急支援医疗队,为抗疫作出自己贡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朱恬华讲述自己几经周折,终于来到抗疫一线的故事。
小区封闭管理,回院工作之路一波三折
5月21日广州报告一例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有同事由于处于第一例患者居住地附近开始居家隔离,但当时我还没想到疫情会发展得这么迅速。
5月28日上午,我接到一位患者家属的电话,告知我他所住的社区封锁,无法出行探望患者。没想到,次日早上就接到通知,我自己居住的海龙街道也要求只进不出,封闭管理。
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我非常清楚此时科室诊疗和防疫工作任务繁重,而医院派出的支援核酸检测队员也非常忙碌,我却都没办法参加,只能在一边干着急。
为了能回到科室上班,通过科室魏立平主任申请医护人员出封闭区域的证明,然而不凑巧的是,当天下午整个芳村都封闭了。
这个时候听到街道核酸检测要招募志愿者,我赶紧报名参加,负责指导扫码机指引大家排队检测核酸,为抗疫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朱恬华医生在社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
就地申请加入封闭区域医疗队
考虑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芳村区域无法预计解封时间,而我作为呼吸科大夫此时却无法上前线“杀敌”,心里很不是滋味。得知医院派出一支医疗队进驻东漖社区,我主动向科室主任魏立平申请看是否还需要派人支援,魏主任向医务科刘晓绛副科长反映我的请求。
6月7日,刘科与我联系,询问我身体状况,并告知我前线比较辛苦,要穿防护服出车转运、上门为患者诊疗等,我觉得这些其实都不是困难,要上前线抗疫,这些是最基本必需要做的事情,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刘科评估我的情况后,同意我的申请,并通知我当天下午集合到指定酒店和队员一起居住。
泪别7岁的孩子:“妈妈要出去和病毒作斗争了”
最近由于小区封锁,在佛山上班的丈夫因工作原因要坚守岗位,无法回家,而此时我又要离开,7岁的孩子得知我要去支援不能回家,很伤心,哭着说不想要妈妈走。
看到孩子这样不舍,其实我自己又何尝忍心?这么多年来,我很多时候要值夜班都不能陪在他的身边,心中对他本来就有不少亏欠,而现在出发后,还不知道归来的时间,孩子只能让爷爷奶奶带着,想到这些,我也忍不住泪眼朦胧……
我只能安慰孩子,告诉他:“妈妈要去和病毒作斗争了,早日取得胜利,早日解封,你就可以见到爸爸妈妈,也可以回去上学,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家公最近大病初愈,也需要人照顾,但他却一直叫我放心:“你是医生又是党员,这个时候应该要上前线,孩子上网课我来照看。”家婆也同样安慰我,说她会料理好家里的家务事。真的很感谢俩老人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靠着朋友和队友“小电驴”,才终于来到医疗队驻地
由于我住的小区属于封控管理,医院的车辆无法驶入接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到医疗队驻地。在一番联系、报备和沟通工作后,我朋友骑电动车送我到“关口”,经审核后才进入到了东漖街的封闭区域。
在街上经过时,看到平时热闹的街道此时异常安静,路上只有送物资车、警车、救护车,看到这个场景,我心理五味杂陈,也更坚定参加抗疫的决心。
电动车成为封闭区域最实用方便的交通工具
“见招拆招”“就地取材”,只为更好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到岗之后,队长燕翼和其他同事都很热情,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的科室,以前互不认识,但很快熟悉起来。
封闭区域医疗条件和资源有限,很多问题都需要见招拆招。病人PICC管及输液管维护,社区没有材料,医疗队护士们使用现有材料先帮助患者维护管道,后续再请求外部运送物资。
朱恬华上门为发烧老人诊疗
白天因救护车故障无法出车,有几位需要上门面诊的患者怎么办?大家立刻调动起身边的资源,周葳医生和张春节护士骑着电单车去了稍远的一户,我和李晓霞护士步行去另外一户,上门后发现是80多岁的老人,有高血压、COPD基础病,为患者做了长期氧疗,此次发热考虑为呼吸道感染,诊断后给患者开药并指导用药后离开。
穿着防护服在街上走,虽然太阳暴晒,汗流浃背,但能帮患者解决病扰,我们觉得还是很开心的,这正是医者此时最大的价值。
现在虽然和家人们彼此分开,但是想到疫情结束后可以天天在一起,不受病毒困扰,就觉得现在短暂的分离都是值得的。只希望这个疫情能早日结束,封闭区域的市民们都可以尽快的和家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