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文、沈明礼、蔡仁银 发表时间:2021-06-30 11:19
金羊网  作者:张文、沈明礼、蔡仁银  2021-06-30
当前,韶关市紧抓“碳达峰、碳中和”和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推动韶关在新征程上育新机、开新局、谱新篇。
韶钢园区 陈立新 摄

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

文/张文 沈明礼 蔡仁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韶关全面深化改革年。

当前,韶关市紧抓“碳达峰、碳中和”和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高举改革大旗,多措并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走深走实,推动韶关在新征程上育新机、开新局、谱新篇。

作为老工业基地,韶关拥有辉煌的工业史,韶钢、韶冶、大宝山、凡口矿等一大批各类传统工业企业为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半个多世纪之后,韶关工业面临“非改不可”的困局。2019年韶关被列入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8个城市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下,韶关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更成为必然趋势。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动力源泉。2021年初,韶关市委全会审议通过《韶关市2021年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推动机制体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盘活资源。

韶关市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对接“双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现代化、资源资产价值化,以非凡之举,以改革之力,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揭牌仪式 张伟 摄

“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过去,韶关一批传统工矿企业散落设立在城市各地,由于经济形势和产业布局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众多工矿企业闲置大量旧厂房和土地,面临低效低产等问题。今年初,韶关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并将韶钢、韶冶确定为首批试点,通过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和资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6月25日,韶关市在韶钢、韶冶召开“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韶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人,韶关新区主要负责人,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等与会人员走进韶钢、韶冶,深切感受“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给企业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和深刻变化。次日,韶关市又启动丹冶、凡口矿和东阳光等第二批试点,为韶关“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注入新动能。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通报,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韶关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连续第二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韶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总结新经验,谋划新思路,推出新做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韶关经验,为全国同类型地区提供经验借鉴、贡献韶关力量。

到2025年实现“再造一个新韶钢”

6月25日上午,在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举行的“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试点现场会上,镭目公司智能研究院项目、防灾减灾装备项目分别进行签约。投资1.9亿元的加氢站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和地基处理。

宝地广东党委书记、总经理冯国辉表示,韶钢在探索“厂区—园区—城区”产城融合转型升级道路上,以钢铁产业为基础,延伸并集聚绿色低碳的新技术企业,并从产业、功能、交通三个维度,推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韶钢厂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这几年钢铁生产不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智慧制造,以及工艺总图优化和土地腾挪,使钢铁生产用地集约化,吨钢用地由原来的1平方米减少到0.5平方米的先进水平,腾挪出来的土地用来发展产业。

目前韶钢梳理出约3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园用地,初步形成钢材生产园区、氢能产业发展区、钢铁产业链发展区等11大功能区,同时从原料生产、储藏运输、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多个维度构建氢产业生态圈,打造氢综合创新产业集群,氢创产业园将成为“第二韶钢”的产业和韶关经济新引擎。

韶钢正有序推动改革工作落实,加快推动韶钢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把韶钢打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标杆企业,致力于为全国同类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产城融合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冯国辉介绍称,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计划分三步走:到2022年实现总产值规模超过400亿元;到2025年形成以钢铁新材料、氢能源等产业为主导,科技研发、大数据等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总产值规模达7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新韶钢”的愿景;到2030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建成投资环境优良、产业集群效益显著、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宜人的全国乃至国际一流产业园。

韶关乳源天井山杜鹃花开 傅神双 摄

韶冶:盘活低效土地 实现产城融合

广东中金岭南军芃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5月底动工建设,预计9月份建成投产;离子液脱硫副产SO_2高值化技术改造项目、年产12万吨锌基新材项目、稀散金属综合回收与半导体材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当前韶冶正稳步向“无废冶金—环保技术—高端材料”转型,实现“厂区一园区一城区”产城融合发展。

韶冶专职党委副书记唐良卫表示,韶冶将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以满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对有色金属基础材料及金属二次资源环保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绿色循环、高端延伸为发展方向,紧盯“再造一个韶冶,把厂区打造成景区”的目标,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三大主导产业。

为推动园区土地盘活工作,韶冶采用“工改工”“工改商”模式,盘活低效土地;落实企业法人化工作,完善管理体制和提升盈利能力,主导园区建设、运营、发展等工作;开展园区建设用地规划调整工作,为韶冶片区用地规划调整纳入韶关市本次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强化园区运营管理工作,以扩园的方式把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纳入华南先进装备制造园,进一步优化园区管理体制。

据了解,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约为4100亩,202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2亿元,上缴税费1.12亿元,目前已完成园区土地盘活方案编制,预计今年7月份完成土地收储与出让。

第二批试点园区亮点纷呈

凡口铅锌矿常务副矿长陈卫东表示,凡口矿“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方案将分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两个项目进行,规划设计重点放在产业、土地、功能、环境这四个方面,形成“一横两轴六片区”的功能结构。

凡口矿将资源足和技术优势,通过土地集约利用、盘活低效与闲置用地、推进生态修复,为“再造一个凡口矿”赢得空间;同时通过提升采选水平,优化矿石深加工技术、延展产业链条,为“再造一个凡口矿”注入血液;通过完善园区配套、融合红色文化与矿区精神、美化园区环境,为“再造一个凡口矿”赋予内涵。

“‘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丹霞冶炼厂党委书记、厂长吴涛告诉记者,丹霞冶炼厂将努力在“强链、延链、补链”上全面发力,重点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全力实现工厂转型升级、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目前丹冶续建1个省重点项目,即丹霞冶炼厂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和6个新建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以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为方向,全力打造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示范区、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纳入“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是推动东阳光公司加快从传统生产型厂区向产城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转型的重要措施。乳源县提出,用3至5年左右时间,完成50个重点项目建设,投资约100亿元,推动东阳光产业城内工业产值五年内达到500亿元左右,再造4个东阳光,推动乳源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此外韶关还在加快谋划启动第三批试点,通过对更多老厂矿进行园区化改造,牵引带动传统产业向集约、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转化,实现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确保“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取得更多更好成效。

把园区作为主战场、主阵地,打造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韶关市委书记王瑞军在“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推进会暨全市产业园区大会上表示,韶关市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园区、希望也在园区,韶关要坚持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牢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高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5月29日,韶关(翁源)万洋生态智造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计划总投资500亿元,打造“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集诸多业态为一体的产业平台。广东鸿(H)谷科创城开工活动同一天在曲江举行,计划引进150家优质企业,引资额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和2家中国500强工业企业。

两者都是典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主要以产业化、市场化思维开发园区,按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模式运营,由企业集团统一招商,既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工业园区招商、管理、服务等难题,也助力解决企业用地、建设、融资等困难。

工业园区是实现工业聚集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韶关市提出,以园区化为产业发展方向,千方百计盘活园区经济,想方设法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力争到“十四五”末,将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从目前的不足40%提升至70%以上。

韶关将高水平做强做优韶关高新区,牢牢把握高新区“高”和“新”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高新区改革,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产业发展上来,大力发展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培育壮大高新区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力争早日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

韶关市还提出,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的园区发展方向,按照“布局一体化、板块特色化、载体协同化”的思路,立足优势资源谋划专业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壮大专业园区,推行“一区多园”发展专业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园中园、专业园。

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园区的命脉,产业发展是园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韶关市提出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园区工作的第一抓手,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主导特色产业,以园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韶关市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加快打造低碳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电子信息和大数据等3个产值超1000亿元,现代钢铁、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绿色矿业、现代物流等5个产值超500亿元,文化旅游、现代食品、林业经济、防灾减灾、内河航运和船舶制造等5个产值超300亿元以及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细分行业领域产业,着力打造“355N”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科技创新是韶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具体实践,也是韶关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加快实现“换道超车”的有效途径。韶关市提出,把培育扶持“专精特新”企业作为重点工作,引导园区内有潜力的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同时通过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接受省内外创新资源富集地区辐射,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项目落地”完整孵化链条,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

招商引资始终被视为韶关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按照“因地制宜、差异竞争、特色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产业地图,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创新产业招商方式,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同时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生产服务体系,优化生活配套服务,构建一流发展环境,由拼资源拼优惠政策向比环境比服务转变,为园区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探索资源资产价值化,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

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韶关是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在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的基础上,韶关市不断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实现资源资产价值化,让“好山好水”有价值实现的途径。

丰富资源资产是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础

韶关生态地位举足轻重,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和有林地面积等核心指标保持全省前列;矿产资源丰富,铜、铅、锌等22种矿藏储量位居全省第一;水资源和岸线资源得天独厚,北江流域是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重要水源地,新丰县是新丰江水库重要涵养地,有力保障下游深圳、香港等地数千万人的饮水安全;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大,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潜力可达838.95万千瓦,待开发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321万千瓦。

近年来,韶关持续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入选全国试点;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获国务院激励;2019年韶关市立足森林生态资源禀赋,在广东省率先吹响了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角,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3月,王瑞军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推进资源资产价值化,让资源资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资产是韶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推进资源资产价值化提供了广阔空间,提出探索资源资产价值化新路径,努力走出一条既符合韶关实际又具有借鉴意义的资源资产价值化路子,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韶关样板。

系列举措打通资源资产价值转化通道

韶关市目前正加快摸清资源资产家底,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机制,探索建立“生态银行”等模式。韶关港与广州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韶关以岸线资源及新港码头资产出资入股,更是创造了资源资产价值化的成功范例。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促进下,韶关提出把能源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合理布局、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光电、风电,有序开发水电、生物质发电,推动氢能发展,实现资源资产价值化。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仅彰显了韶关不断推进资源资产保护开发的更大决心,也为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释放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王瑞军表示,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是一项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操作性强的系统工程,韶关要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因地制宜、重点发力,推动制度创新、试点实践和政策制定,探索多元化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打通资源资产价值转化通道,向绿色要红利。

良好的生态是韶关最突出、最响亮的品牌,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韶关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责任担当,是对“双区”建设的最大支持,更是韶关把资源资产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基础。

因此韶关市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彻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改革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积极争取省更多生态文明方面试点,全域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守护好韶关的绿水青山,提升生态产品溢价潜力。

编辑:爆米花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