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往事 | 刘唐彬:做一个好医生,对病人要有“三心”
编者按:今年,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111年,一百多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代代传承。为了迎接建党百年和建院111周年,3月起陆续推出“老专家杏林往事”系列文章,记录专家大咖们的个人奋斗史、学科成长史、医院发展史,弘扬“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激励医务工作者继续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物小传
刘唐彬,女,中共党员,1936年1月出生于广西博白县,1959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1959年7月任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住院医生、助教,1965年担任外科住院总医师,1967年起专业定向小儿外科,1984年-1994年任小儿外科主任。重点研究围产期小儿外科与小儿实体瘤,《出生前泌尿系统畸形早期诊断及围产期监护的系列研究中》于1998年5月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提高儿童恶性实体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系列研究中,获得5项成果属国际先进,4项国内领先。从事医教研多年来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女职工等资历,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0-1994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第二届小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994年-2003年11月担任全国中华医学会第三、四届小儿外科学会委员,1994-2001年担任广东省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1996年开始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儿童专业委员会委员。1990年至2003年担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实用儿童肿瘤临床杂志、肛门-直肠外科杂志、现代外科临床杂志等5个专业医学杂志的编委。
感恩党的培养,全身心投入医学路
1952年的夏天,新中国百业待兴,刘唐彬正在广西博白县中学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校长在大会动员道:“现在国家急需培养一批中级技术专科人才,欢迎初中二年级的同学报名,响应党的号召!”在电工、农业、护士、医士、师范等专业中,刘唐彬立即报名参加了护理中专。1952年8月,她如愿进入到广西梧州卫生学校学习。入学后,学费全免,生活上也被照顾得十分周到,刘唐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对青年的爱护与培养。她深知这样的学习条件来之不易,怀揣着对党的感激之情,她潜心学习,每门功课都能拿到五分。到了要去医院实习的时候,刘唐彬已经爱上了这个专业。在老师的带领下,还不到18岁的她到医院照顾病重或临终病人,却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因为她热爱学习,热爱这个专业,工作上也不怕苦不怕累,所以常常受到学校和老师的褒奖。
1954年初,也就是刘唐彬来到护士学校的第二学年期末,学校通知大家:党和政府要抽调一批中级技术在职人员及中专护士医士学生深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正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来到学校,动员和选拔一批中级在职技术人员参加高考,择优选派人员参加全国调干生培养训练并到各大专院校深造。因各方面表现优异,刘唐彬获得了到广西南宁全国南方五省考区高考点参加考试的资格。这种高考比较特殊,这批考生都没有读过高中,他们都是从当年的医士和护士学生、转业退伍军人和基层卫生院的医生们中选拔出来的。作为广西的学生代表,刘唐彬幸运地通过考试,被录取到了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五年制本科,踏上了学医路。
到中山医学院报到时,柯麟院长在新生接待会上说:“你们59级(即54-59),是我院特殊的学生,是我们院的第一个这样的干部班。你们是来自全国各地基层卫生单位的中级技术人员、应届的中专医士护士班学生、转业复员军人,甚至还有一些同学都没读过初中。” 他勉励道:“你们是响应党的号召而来的,希望你们迎着困难而上,努力攻克困难,争取优秀的成绩向党汇报,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白求恩式的白衣战士,人民的好医生!”柯院长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刘唐彬,使她至今记忆犹新。就是从这样的一个训示出发,刘唐彬怀揣着要迎难而上为人民服务的心,开始她五年的求学生涯。
1954年7月,刘唐彬考入中山医学院
对于刘唐彬这批中专生还有一些工农兵学员来说,课程难度实在太大了。虽然他们都没上过高中,但是高教部并没有因为这些特殊生而降低教学的要求,他们的教学大纲还是按本科的正常要求和进度进行的。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按照柯院长的要求,迎着困难而上,千方百计攻克困难。刘唐彬住的集体宿舍是十点钟关灯的,于是,在宿舍熄灯后,她与这批特殊的学员便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三五成群地来到学校马路的灯下集体学习,讨论对他们而言尤其困难的数理化难题,解决不了的便白天再询问老师。正是学习上的这种专心和坚持,刘唐彬每年都得到五分满分的成绩。学习虽然紧张,她也没有忘记要全面发展。课余时间,她经常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还是学校体操代表队的队员,在广州各大学活动中表演。
面对小病人的哭声,也曾手足无措
1959年7月,刘唐彬从医疗系本科毕业,因成绩优秀获得了留校分配工作的资格,到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教研组,任外科住院医生、助教。进入外科教研组后,刘唐彬被分配到了小儿外科专业。当时实行的是导师制,她的导师是赖炳耀教授。
与其他专科不同,小儿外科有其独特之处:病史说不清楚,病情的转变很急,年龄越小,病情变化便越大,还可能有急转直下的情况,尤其是三岁以下的新生婴幼儿,情况更加复杂。而且小儿外科病很多都与遗传学、儿科学、产科学相关,比如有些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得病的病例,就与妇产科有关系。因此,作为小儿外科医生,不仅要有外科医生手术的技巧,还应成为一位熟知小儿内科知识的小儿内科医生,懂得咳嗽、肺炎、消化不良等怎样处理。除此之外,小儿外科医生还需掌握胚胎发育成长的产科知识与遗传医学的相关知识,才不至于处处求助其他科进行会诊。
教研秘书罗伯诚教授宣布了培训计划后,刘唐彬第一个月就跟随导师赖炳耀教授到小儿外科上班,跟着导师踏踏实实学习。当时,医院非危重病人是不能让家属陪护的。22岁的刘唐彬刚接触小病人,面对没有家长陪护愈加不合作的孩子,她不能打骂他们,只觉得既害怕又不知所措。赖教授看出了她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在查房时反复对她说:“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所谓‘医者父母心’,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病人有爱心,痛孩子之所痛,急病孩父母之所急,你才能得到孩子之所亲和孩子家长的信任。”刘唐彬从导师的点点滴滴中,慢慢体会到这句话的道理。比如当小孩得急腹症时感到肚子痛,她把手伸到孩子肚子上时,孩子就哇哇大哭,什么腹肌紧张都无法感觉到了。但是当赖教授检查的时候,他会一边温和地安慰孩子,详细耐心地询问他们,一边静静地把手放到他们肚子上检查,因此孩子们都不哭不闹,他也能顺利查体。刘唐彬慢慢体会到,做一个好医生,首先是要具备对病人的爱心与同情心。赖教授对病儿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同情一点点打动了刘唐彬,在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慢慢地爱上了小儿外科。
医院对年轻医生的培养是专业定向的,四年基础培训后,第五年还要经历24小时负责制的一年住院总医师培训,各科综合考试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专科开展医教研工作。外科24小时总住院医师培训那年是艰苦的一年,也是一个外科医生掌握外科基础知识极其关键的一年。当时,医师在病房急诊24小时都要随叫随到,真可谓是“以医院为家”了。但正是要适应这样的状态,才能为今后开展医教研奠定基石。当时外科教研组下设各专业组,比如普外科、肠胃科、肝胆外科、脑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烧伤科等。在住院总医师的培训中,医师们对每一个专科都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完成每个专科教授们的要求。当然,他们也不是做专科的第一主刀,虽然只是做助手,但大家都是全心全意认认真真地投入工作。当时的工作安排是两个人负责一层楼两个区的病人,刘唐彬同期有四个外科医生,分两组包干三四楼。但工作满一年后,三个同事都病倒了,她是唯一一位能坚持马上进入专科工作的外科医生。
1965年,经过六年外科住院总医师的培养,刘唐彬顺利成为外科住院总医师并进入小儿外科专业。一开始对小孩子哭哭啼啼的厌烦不知不觉中已经消失,到后来,一听到哭声,她已经能及时反应,自己主动巡查做出处理,她的能力与心境都得到了蜕变。
“彬叔”带学科:要发展必自强
1984年11月至1997年底,刘唐彬任小儿外科主任,同期还兼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和广东省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的职务。宣布担任主任的第二天,刘唐彬回到病房,赖教授突然开始称呼她为“刘主任”。过去在小儿外科,无论老老少少都称她为“彬叔”,突然听到赖教授的这一声“刘主任”,刘唐彬愕然,便当场冷静地对赖教授说:“教授,您一日为我师,终生为我父。”这件事提醒了她,她永远应该是同志们心中的那个“彬叔”,她下定决心,必须团结全科搞好工作。
既然当了科室主任,中山一院小儿外科发展的重担也落在了刘唐彬肩上。她认为,中山医小儿外科,不仅要做好本科的工作,还要为整个广东省的小儿外科普及教育工作做出贡献。因此,为了扩大中山医小儿外科的影响力,她扩展了每年小儿外科医生的进修名额,每年的进修医生扩展到三至四人。从全省各地招收的进修医生,经过培训,自身医教研能力提高,回到自己的城市之后就能继续进行扩展教育工作了。为了培训这些扩招的进修生,刘唐彬要求科室内讲师以上的医生轮流上课,这也提高了每位医生的读书能力和手术指导能力。因为要轮班为他人上课,医生们就要备课;要备课,就要多读书多钻研,只有自强,才有能力教授他人。这也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要发展就必须自强。
除了对外普及教育,内部自身建设更为重要。小儿外科的工作要求医生不能仅仅只满足于做一位普通小儿外科医生,其他不管什么专业的病人,只要归你负责,都必须好好做。刘唐彬担任主任后,为了鼓励大家继续钻研,往精深方向发展,她开展的第二项工作就是进行专业分组。1988年,为了能各取所长,发挥集体力量,刘唐彬在征得谢家伦、赖炳耀、李桂生教授的意见后,根据各个副教授、讲师的兴趣分了三个专业方向小组:谢家伦教授带头的小儿泌尿组,李桂生教授带头的小儿普外肝胆组,和莫家聪博士带头的新生儿普外肛肠组,还有她亲自带领的小儿实体瘤及围产期小儿外科研究,其他年青医生和进修生要轮组。这样根据各医生的兴趣报名分工的专业小组,治疗效果普遍提高,大家的专业发展方向也更加好了,达到了既分工又共享的效果。
刘唐彬作为导师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会
第三个工作是申请在本科医学生中开展小儿外科选修课。刘唐彬刚毕业就进了小儿外科工作,她深知懵懂无知者初入行时的手足无措。作为一位在医疗系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资深医生,她深深体会到一个医学院的医生是必须全面发展的。1988年,出于这个认识,刘唐彬提出要在医疗系里申请小儿外科选修课,但当时却没有一门专科突出的小儿外科学可供学习。提出小儿外科选修课申请时,刘唐彬给出的理由是要培养适合广大农村需要的乡村医生。学校教育处同意了这项申请,批准了在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里面增加小儿外科选修课20个学时,由学生自己选择是否选修。经过宣传后,一个年级里有超过200位学生选修这门课,年级选课率达到60%。因小儿外科尚无完整的教科书,刘唐彬决定组织科室自编自印。她给每位讲师以上的医生分配讲课任务,实行集体备课预讲,补充完善教材,既培养了小儿外科医生全体的教学能力,又动员了群众,形成了一心为科室、人人争贡献的团结气氛。在刘唐彬的领导下,90年代的小儿外科学术气氛很浓厚,每年年会都有讲师以上医生的论文参加报告,全国会议中被入选的文章也居国内前列。
70多人共同完成一场“冒险”
刘唐彬还组织科室开展了不少新手术。1987年1月,刘唐彬与谢家伦教授得知了一个消息:据广州日报报道,一个连体弃婴被遗弃在了广州市儿童福利院门口。
世界上第八例先天性三足畸形连体儿
尚未得到医院批准,刘唐彬与谢家伦教授便自行赶到福利院,要求为这个两人三足的连体弃婴做分体手术。在把这个世界罕见的先天性三足畸形连体儿接回后,他们才向医院申请入院经费,开始组织手术。这是世界上第八例先天性三足畸形连体儿,当时在国内还是首例,大家都没有经验,风险很大,这次行动可谓是一场冒险。因为连体婴的泌尿生殖系统、肝、结-直肠肛门及骨盆联体,这就涉及一个多学科大课题。在院长和王成恩教授总领导下,泌尿外科梅骅、骨科黄承达、消化科赖炳耀、麻醉科陈秉学等专家以及手术室、相关科室,还有小儿外科全体组成70多人的诊治小组,刘唐彬负责作国内外文献综述报告。经过18个小时,成功完成分体手术。
刘唐彬将先天性三足畸形连体儿接回医院治疗
1993年4月,黄洁夫与刘唐彬共同完成了一例糖原累积症患儿的肝移植手术,这是全国第一例小儿肝移植。该病例的治疗过程基本由黄洁夫教授指导组织,肝切除手术由刘唐彬完成,肝移植手术则由黄洁夫主刀,刘唐彬做一助。
1993年6月,小儿外科医生护士与连体婴合影
如何预知新生儿要做的手术?
“产前诊断”这一概念,是刘唐彬在美国圣地亚哥儿童医院接触到的,当时国内还缺乏这样的认识。1991-1992,按照中山医小儿外科与美国小儿外科学会合作的培训计划,刘唐彬前往圣地亚哥儿童医学中心,跟随导师David Collins每天巡查病房、做手术。导师经常通知刘唐彬明天有什么手术,这让她十分费解:为什么能预知新生儿要做什么手术呢?跟随导师学习了半年之后,刘唐彬前往三藩市医学中心胎儿外科参观。在这里,刘唐彬的疑问得到解答:原来是通过产前诊断发现胎儿的病症的。
1991年12月,刘唐彬在圣地亚哥儿童医学中心和Dr.Collins一起做膈疝急诊手术
虽然这里的胎儿外科不同意提供相关的文字与影像资料,但刘唐彬经过观摩学习,从他们的胎儿产前诊断得到了启发。她暗下决心,回国后要与B超、产科、妇科合作,进行相关的研究。开展围产期产前诊断小儿外科研究,可以在早期发现它的病变,然后由小儿外科进行干预,对提高先天性畸形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筛选有很大帮助,将会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从政策层面衡量,这也积极地响应我国优生优育的号召。在国内,中山一院是最早提出围产期小儿外科研究的。
1992年,刘唐彬正式在中山一院开展产前诊断。这一技术在肝、腹部疾病方面运用广泛,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疾病方面更常用,例如先天性肾积水。过去小儿常因反复脓尿、发烧腹胀就诊。影像学显示巨大肾积水肾皮质萎缩,肾功能受损,被迫二期手术,先行肾造瘘改善病情,再行肾盂-输尿管成型术。双肾巨大积水者有青春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
在小儿外科泌尿系统方面开展产前诊断,如果发现先天性的肾积水、输尿管畸形等的疾病,小儿外科将要求在患儿出生七到十四天进行手术。美国的胎儿外科是在胎儿30周前后给孕妇剖宫手术,用导管将胎儿肾积水引导到子宫腔内然后关闭,减轻胎儿肾盂的压力,等小孩出生再做手术。虽然当时在中国还达不到这一技术水平,但是刘唐彬等人与时间赛跑,在患儿出生以后七到十四天进行手术,把狭窄段切除,做肾盂输尿管的吻合术。在当时的技术基础上,刘唐彬团队开展围产期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手术,做到了零死亡、零感染、零并发症。
1991年12月,刘唐彬在圣地亚哥做膈疝急诊手术前,与麻醉医生合影
中山一院小儿外科的这一尝试得到全国好评,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这是全国最早开展产前诊断小儿外科研究成功的例子,表明开展围产期小儿外科研究是有价值的,这进一步鼓舞着刘唐彬继续深入和推广。
1993年,刘唐彬作为小儿外科主任,领导科室在产前准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例先天性腹裂修补手术,这是在产后两小时内完成的。在产前诊断中,团队通过B超发现胎儿腹部中间的肌肉裂开,内脏外翻,建议病人到中山一院分娩,以便尽快进行手术。
然而,病人抱有怀疑态度,产期到了还没有出现在医院。刘唐彬决定亲自跟踪,和李穗生医生到病人家里宣教,让她到医院分娩。假如通过产前诊断发现胎儿有先天畸变的病人到外地分娩,又没有相应的小儿外科手术水平的话,新生儿内脏外翻只能用布包起来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运送过程中新生儿腹压增加,内脏膨出会更严重,最后会有感染诱发腹膜炎的风险,手术也很难修补。
中山一院进行产前诊断,多个科室通力合作,产科在第一个手术台剖腹产,麻醉科、检验科(准备验血型、输血)还有手术室的护士、小儿外科医生护士组成团队,在第二个手术台待命。产科以剖腹产取出小孩,小儿外科医生马上接过来,两个小时以内就完成这个先天性腹裂的修补手术,避免了长途转送导致内脏膨出、感染。这也是全国第一例成功的先天性腹裂修补手术。
做一个好医生,对病人要有“三心”
刘唐彬始终看重小儿外科的人才培养与素质提升。1984年,她担任小儿外科主任,心里已经有逐渐清晰的构想。在科室内,刘唐彬根据各个副教授、讲师的兴趣划分多个专业小组,做到“术业有专攻”,深化科室内专业化知识与技能;面向中山医的医疗系,刘唐彬申请开展小儿外科选修课,普及针对小儿特点的医疗知识,培养全面发展、适应农村需要的医护工作者;针对全省范围,中山一院的小儿外科不仅要做好本科的工作,还要重视整个广东省的小儿外科普及教育工作,在省内扩展招收小儿外科医生的进修,再由他们在当地推广教育工作。刘唐彬层层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普及小儿外科知识,提升学科的医学和教研水平。
1999年5月,广东省小儿恶性实体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召开,刘唐彬担任主持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刘唐彬共培养了七名研究生,分别从事小儿下尿路梗阻的尿流动力学与外科治疗、小儿实体瘤的临床研究以及围产期方面的研究,多名指导的研究生都成为医疗骨干。
在教学过程中,刘唐彬继承并发扬了小儿外科的精神传统,在导师的影响与实际的教学中形成自己的要求与心得。首先,她要求自己和学生要对病人怀有爱心,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小儿外科面对的病人是一群懵懂又直率的孩子,他们不善于描述自己的病症,有时又非常情绪化。作为医生,必须时时用爱心温暖孩子,赢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同时要细心地观察、问诊,才能得到直观且准确的反馈。在进入小儿外科最初,刘唐彬也曾经对大哭大闹的患儿感到不适应,导师赖炳耀教授总是一边耐心地安慰孩子,一边轻轻把手放到孩子的身体上检查,给年轻的刘唐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近五十年的从医生涯中,刘唐彬为后辈树立榜样,始终践行一条准则:做一个好医生,首先是要学会对病人有“三心”——爱心、耐心、同情心。
刘唐彬参与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会
其次,刘唐彬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也是自己工作和实践的过程,学生每次实验或者检查,例如下尿路检测、尿道膀胱测压、肾盂输尿管返流的同位素试验,产前诊断的B超随诊,神经母细胞瘤肿瘤细胞的培养-CD44的试验等,她都会亲自参加。如果需要随诊,刘唐彬严格把关,要求拿到随诊的真实材料,不容忍任何一个不可靠、不真实的数字。在刘唐彬眼中,这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素质,是为人师表应该具备的条件,也是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的要求。
总结自己的医教研经验,刘唐彬认为,一名优秀的小儿外科医生“不仅要有小儿外科的当机立断、机灵手巧的手术技能,还要有小儿内科的普及知识和胚胎发育和遗传学相关的胚胎学、肿瘤学基础”。执教多年以来,她要求自己和学生朝着这一目标去展望,去进步。同时,她建议年轻的医疗工作者们关注基层、走向基层。“中国基层的医疗卫生条件还是很差,很多人还是要往城市里面挤,所以培养医生应该要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立志做人民的好医生。”
2004年9月26日,刘唐彬到医院人事科报告,10月正式退休。她笑称,退休后的时光是“放下手术刀,拿起菜刀”,盛载荣誉的职业生涯落下帷幕,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平时就看看中央台新闻、名著小说,照顾我身体不好的女儿,陪我的孙子听听小学生的英语卡通片。”
刚退休时,其他医院邀请刘唐彬前去指导,但是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熟悉的小儿外科麻醉、手术护士、小儿外科专业护理团队,没有手术台上的默契配合,也没有手术后的坚实后盾。她想:要是自己做完手术就回家了,病人情况有变甚至死亡了怎么办?没有团队的支撑,她深感个人力量的单薄。于是,她把邀请全部推掉,彻底放下手术刀,享受着退休以后的简单日子。
从医以来,每当面对工作与科研,她身披盔甲,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团结科室攻坚克难,挑战一个又一个医疗技术高地;面对病人与同事,她时时怀有一颗爱心,被病人亲切地称为“医生婆婆”,温暖关怀,亲如一家。退休多年,刘唐彬对小儿外科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心系学科未来的发展,期待着今天的小儿外科保持坚毅与赤诚,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与优势,大步向前。
“百位老专家杏林往事”专栏
总策划:肖海鹏、骆腾
主编:彭福祥、杜丽红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