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往事 | 朱家恺:执着求索,奠基中国显微外科
编者按:今年,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111年,一百多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代代传承。为了迎接建党百年和建院111周年,3月起陆续推出“老专家杏林往事”系列文章,记录专家大咖们的个人奋斗史、学科成长史、医院发展史,弘扬“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激励医务工作者继续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物小传
朱家恺,男,中共党员,1931年1月出生,广东新会人。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曾任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即中山一院)副院长、骨科-显微外科教授、主任导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显微外科,尤其是周围神经外科,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许多是国内首次发表;主编学术专著《显微外科进展》第一集、第二集,《现代周围神经外科学》《显微外科学》等,参编《外科学》。指导硕士生18名、博士生17名,访问学者2名,获得科研成果奖22项,其中省部级5项。
曾任《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总编、《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荣获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先进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医学会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终身成就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编者注:
1.主任导师是当时医院设置的特殊职务,对著名或成就较高的科主任,在卸任主任职务后,任命为主任导师,协助新任主任开展工作。
2.本文采写于2020年8月,朱家恺教授于2021年2月5日逝世。
治疗断指结缘显微外
1931年,朱家恺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4岁时他就上了学,1947年高中毕业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从此与医学结缘。
大学时,在同学的引导下,朱家恺阅读了不少进步书籍,了解了中国革命形势和前途,开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活动,因此也成为了被国民党当局注意的“左派分子”。1949年7月23日凌晨,国民党当局在广州石牌中山大学大举逮捕进步学生,有出来的同学把消息告诉朱家恺,他早上赶紧离校到了香港,果然上午10点军警就封锁了医学院。在香港,朱家恺在同学引导下继续参加进步活动,10月广州解放后,他乘第一班火车返回了学校。
1947年朱家恺从香港华仁中学毕业,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1947)
中山医庆祝广州解放游行队伍,其中有钟世镇(左一)、朱家恺(左五)等(1949)
1952年抗美援朝时,朱家恺被派到汕头执行反细菌战任务,开展爱国卫生、灭蝇灭鼠运动。同年,他所在的班级提前毕业,他分配在中央师资班外科组,派到中山一院实习。一年内在外科实习11个月,只有1个月到内科实习。因为外科的学习机会很多,朱家恺很早便学会了包皮环切术、甲状腺囊肿摘除术、阑尾切除手术等中小手术。
大学毕业后,朱家恺被分配到中山医学院第二医院外科当助教和住院医生。二院的管理制度与一院不同,当时的住院医生执行24小时负责制,收治的病人24小时内都由住院医生负责管理,值班医生只负责急诊。每个病区有45张床,只有1-2个住院医生管,上面有住院总医生统管病房、门诊、急诊、会诊等一切医疗与行政事务工作,包揽全院大大小小的手术。住院医生要学业务、要管好病人,还要做好准备随时被住院总提问,十分辛苦。
在这样严格的住院医生制度下,朱家恺精确地管理自己的时间。他天天6时起床,跑步,学俄文。7时吃早餐后就到病房去干活,更换伤口辅料,准备上级医生来查房和提问。查完房就去做手术,看管好麻醉,天天如此从早忙到下午,午餐后又回到病房写记录,还要时刻准备住院总医生来查房。晚餐后回病房看书学习,晚巡视一次后才能回宿舍休息。晚上若有病人急诊住院的话,还得前来处理和手术。星期天也要上半天班,只有下午休息半天,晚上又要回来,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1956年,朱家恺被提为主治医生,任系统外科教研组当教研组秘书。当时医疗、教学、科研都要一齐上马,医生既要管病房,还要负责独立的门诊,常见外科病的教学有36学时,有大课、有实习,也有科研工作。外科当时有四个教研组,齐头并进。系统外科教研组本来是以普外和泌尿外科为主,但开胸、开颅清除硬膜外血肿、开腹切肝癌等,什么手术都做。
不久后进行教学改革,要建立专业组,人员与科室进行大调整。朱家恺调入第一医院,与徐锦森医生合作建立骨科,接受邝公道教授的直接领导。邝教授每周来一院查房、手术一次,其余时间便需要朱家恺和徐锦森独立解决医疗上的问题。当时骨科处理骨折以手法复位为主,手法失败后才开放复位,要学中医骨科小夹板固定骨折。所以上肢骨折除了髁上骨折住院外,大多数是徒手复位、固定后门诊治疗。病房住院的大多数是下肢骨折作骨牵引,晚上要经常用床边X光机检查骨折对位情况,一天要从早忙到晚。朱家恺每周都要跟着邝教授到省中医院、佛山中医院向何竹林、李广海老中医学中医正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摸脉,开中药处方等。
朱家恺(左三)与徐锦森(左二)在骨科查房(1950年代)
1962年,邝公道教授派朱家恺到天津参加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术座谈会。邝教授有意培养锻炼朱家恺,又带他去北京开外科学术会议,要朱家恺把骨折愈合组织化学实验研究的论文向大会报告。邝教授要求医生们参加学术会议前一定要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组织稿件参加会议,会议时要细心听报告,作笔记,积极准备发言、交流经验和讨论,这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这也养成了朱家恺对学会组织和学术会议的浓厚兴趣。1964年,朱家恺被派到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澍寰教授处进修手外科。王澍寰教授1963年开始做显微外科研究,朱家恺从中学了不少吻合小血管的技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手外科。前排左一为朱家恺,左三为王澍寰(1964)
这时,中山医学院先后建立了眼科医院和肿瘤医院,也正准备建立骨科医院,计划分成创伤、骨肿瘤、小儿骨科、腰腿痛、手外科和运动医学六个专业。然而“文革”开始后,计划搁置,朱家恺到干校接受再教育,1969年6月回到中山一院外科,1970年才返回骨科工作。
当时要抓革命、促生产,向科学进军,朱家恺按上级的意见,断指再植用中药治疗,在医院的草地上种了三月泡等几种草药,断指病人来了就立即采药敷上去,结果做了38例无一成活。工宣师傅邓汝斌找朱家恺谈心,要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朱家恺不敢直说。邓师傅看出朱家恺的心事,直接了当支持朱家恺重新用手术显微镜来做断指。于是骨科开始新生,显微外科旗鼓重振。
1972年,中山一院召开断指再植经验交流会,科领导黄承达医生发动大家总结断肢、断指再植的经验,同时派朱家恺脱产开展毛冬青对肢体血管的扩张作用研究。其后,中山一院骨科共撰写了5篇文章参加断指再植经验交流会,强调用手术显微镜或放大镜和用中药毛冬青治疗断指,将治疗成功率提高到84.5%(11例/13例)。
下乡医疗,在卫生院手术室门口洗手准备手术(1972)
显微外科独立成科,开办杂志成立学会
朱家恺对周围神经外科的兴趣,起缘于1973年美国显微外科代表团来华访问时表演的周围神经吻合手术动物实验。此次观摩后,朱家恺开始收集周围神经的文献,在手术显微镜下做尺神经的神经纤维瘤切除手术、四肢神经缺损的束间神经移植手术。1974年9月18日,朱家恺做了第一例全臂丛探查手术,同时在工人连平师傅的协助下设计出一台对分辨运动与感觉神经束有帮助的电刺激器。
1974年2月,朱家恺开始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其中有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4例,都是股骨颈骨折与股、胫骨巨细胞瘤作瘤骨切除,长柄(10~15cm)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效果较好。1977年结束下乡回到中山一院后,他发信复查周围神经损伤束间吻合术的效果,发现很好,便撰文投稿到《中华外科杂志》,在中华医学会作报告大力宣传了周围神经束间移植的效果。中山一院显微外科与周围神经外科的声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慢慢建立起来了。
朱家恺在做显微外科手术
1970年代末,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前夜、全民鼓足干劲奔“四化”的热潮中。60年代以来,中山一院骨科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断腿再植,召开了全国第一届断肢(指)再植座谈会,也有以Harry J. Buncke和Horald E. Kleinert为首的美国显微外科代表团来访,再加上医院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发展态势极好的局面,朱家恺与同道们萌生了成立专业性的显微外科临床科室、出版专业杂志的想法。
发展显微外科,要办杂志才能扩大影响,势必要把显微外科独立出来。1978年,朱家恺请示上级后,医院决定正式成立显微外科专科,骨科派朱家恺和刘均墀,连同从普外科调来的于国中、庞水发共4人做具体工作。
创科伊始,朱家恺、于国中、刘均墀、庞水发等医生认为,为了专业更好地发展、介绍显微外科和扩大影响,须及时学习、汇集相关国内外专业文献,于是从手工钢板刻印、油印开始,创办内部交流刊物《显微外科》。1978年8月,《显微外科》季刊正式问世,免费分发到全国大专院校、省市医院和卫生机构,一时便成为大家喜爱的显微外科参考读物。1985年改名《显微医学杂志》对外发行,1986年又改名为《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深受业界好评。“当时通常是白天上班,晚上读文献、写稿、刻钢板油印,大家不亦乐乎。”回忆起当初那段白手起家的岁月,朱家恺感触很深。几十年来,《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与中国显微外科事业共同成长,既汇聚了中山一院显微外科几代人的心血,也集聚了全国同行的厚爱与支持。
《显微外科》创刊号封面。1985年改名《显微医学杂志》,1986年又改名为《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自显微外科建立以来,四位医生齐心协力,一起学习和开展新手术。他们分头写文章和翻译杂志的文章,以“应付”每三个月出一期的显微外科杂志。医生们既要写包含周围神经束间吻合,淋巴静脉吻合,吻合血管的骨移植等专题的专业性文章,也要安排一些科普文章,来介绍显微外科知识、显微外科基本功、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等。在当时专业书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中华显微外科杂志》起到了宣传、推广和介绍显微外科的重要作用。
1981年,卫生部组织编写高等院校的教材委员会,朱家恺参加编写骨科部分教材,共参加了四届编写工作。这时,朱家恺积极向裘法祖教授建议要把显微外科纳入教学大纲的总论里,裘教授同意并把编写教材显微外科一节的任务交给了他。此后,中山医学院就带头在外科总论建立一节显微外科大课,并开设了显微外科的选修课,一直坚持至今。
在武汉开教材会议时中山医教师合照。左起:叶彼得、彭文伟、陈国桢、邝贺龄、余炳桢、朱家恺、孙家钧(1981)
当时显微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医疗科研的发展进步,显微外科学术组织也相继筹划建立。198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程绪西医生主持的显微外科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会上大家都同意积极筹备组织全国性显微外科学术组织,委托在北京和上海的同志到卫生部、科协、中华医学会等地方活动。1985年,301医院骨科朱盛修医生获得中华医学会同意成立属下的显微外科学组。当年成立的显微外科学组筹备组,朱盛修担任组长,朱家恺任副组长。1986年6月在长沙召开第一次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显微外科学组成立大会,张涤生任顾问,陈中伟任名誉组长,朱盛修任组长,朱家恺、高学书任副组长。
会后,朱家恺先在广东开会转达全国显微外科会议精神,然后立即成立广东省显微外科学组,朱家恺当组长,钟世镇、余安定任副组长。1987年12月在三亚市(当时属广东省)召开全省第一届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正式成立广东省显微外科学组,制定了每个季度由各大单位轮流主持一次学术活动的制度,这个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还在进行着。1989年10月在开平市正式成立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产生了首届委员27名,选举朱家恺为主任委员,余安定、罗力生任副主任委员。1991年10月在中山市召开广东省第三届显微外科学术会议,确定今后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学术活动的规定。
另一方面,朱家恺又筹办了全国性的皮瓣专题讨论会,于1987年6月在广东省顺德市召开全国显微外科皮瓣专题会议,讨论显微外科的定义、工作范围,以及皮瓣的命名、手术适应征等。这对促进显微外科的发展,规范皮瓣的应用起了重要作用。会议期间组织了全国性显微外科学习班,进一步宣传显微外科的优越性。此后,如安徽、江西、河南、贵州、吉林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也先后成立显微外科学会,开展学术活动。显微外科学习班相继举办,专业书刊也相继出版,可以说显微外科在全国得以蓬勃发展。经过3年酝酿,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于1989年5月14-16日在江西九江庐山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张涤生为名誉顾问,朱盛修任主任委员,陈中伟、朱家恺、杨果凡任副主任委员,并定在1990年10月10日在杭州召开第二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
中山一院显微外科举办学习班,吸引了包括来自澳门的众多学员,前排左五为朱家恺(1985)
身兼数职担重任,促进国际交流
改革开放后,朱家恺迎来了事业的上升期。1980年7月,柯麟院长派朱家恺到澳门镜湖医院去协助开展显微外科工作。1982年,中华医学基金会有留美的名额,选派朱家恺去美国。1982年5月,朱家恺乘机赴美,一年内,他主要在研究室做淋巴管静脉移植实验,并先后到过纽约大学医院和纽约大学Belleoue医院观摩查房,参观Cabrini医学中心,在麻省总院参观手术等等,收益颇丰。1983年5月,从三藩市返回香港,应香港大学医学院周肇平教授的邀请访问港大医学院骨科。
与张涤生院士、Buncke教授在美国合影(1983)
访问香港伊丽莎伯医院,左四为朱家恺(1983)
在朱家恺赴美期间,中山医学院委任他为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1983年晋升教授,翌年又被任命为中山医学院副院长,他肩上的责任更加艰巨了。朱家恺白天仍在显微外科上班查房,管病人,做手术,但因为行政工作日益繁重,占了大部分时间,他少有时间开展显微外科业务工作,只能晚上10时后才抓紧时间看业务书。在中山医学院,朱家恺分管医疗业务,下设部门很多而且日益扩大,其中有医务部、几间医院,还有图书馆、临床学院和教学基地、护理系、护校、深圳医疗中心、医院外科教研组(任主任)、医疗事故鉴定等。凡是有教授病了,朱家恺都要过问,组织会诊,落实各项决定执行情况。“所有现场有事,我都亲身到现场处理。自己没有秘书,全靠一个笔记本,记下所有当天发生的事、汇报记录。”
作为副校长在护校毕业典礼上讲话(1984)
1987年,学校领导决定建立肿瘤防治中心,由朱家恺当中心主任统一领导,兼任肿瘤医院院长和肿瘤研究所所长。其目的是要统筹肿瘤的研究与治疗的关系,改善院所的关系,促进肿瘤研究的大发展,同时还要筹建防癌大楼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朱家恺只能将勤补拙,天天到研究所各个科室做调查研究,经过和其他几位教授的共同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朱家恺担任副校长期间,组织开展了不少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985年4月,中山医彭文伟校长领队,刘希正书记与朱家恺参加,应美国晓林大学的邀请访问美国。之后转到纽约访问Maharish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又到芝加哥、洛杉矶和三藩市访问,并签订了相互交流的合同。1986年1月美国晓林大学的骨科教授Poehling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召开全国关节镜学习班,带来许多膝关节模型和器械进行现场示教。中山医肿瘤研究所与晓林大学召开了三次学术交流会,又与SIU合作召开国际临床肿瘤会议。彭文伟校长与杨子莊教授跟日本长崎大学签订了学术交流的合同,互派学者交流学术活动。朱家恺也应日本东京齿科大学骨科古屋光太郎的邀请,与袁浩主任前往访问进行显微外科的学术交流,古屋光太郎教授也回访了他们。1990年,朱家恺还邀请奥地利著名周围神经外科专家Millesi来中山医访问讲学,演示臂丛手术。所有这一切,对活跃中山医的学术气氛,带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氛围起了积极的作用。
Poehling教授来校主办关节镜学习班(1986)
为奥地利周围神经外科专家Millesi颁发客座教授聘书(1990)
“解甲归田”,专心科研成果丰
1992年12月,朱家恺正式卸任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职务,回到科室做医教研业务工作,把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到周围神经显微外科和神经再生的科研中,继续骨骼肌桥接周围神经缺损、雪旺细胞促神经再生的研究,并开始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治疗儿童脑瘫的手术。
此时朱家恺依然活跃在显微外科学术界内,积极参与各项学术会议,担任重要职务。1994年,广东省第四次显微外科学术会议召开并举行换届选举,朱家恺继续担任主任委员。1990年5月,张涤生教授在武汉组织成立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会,朱家恺既是积极的参与者,也担任了学会副主委。此后,学会先后在青岛、武汉、大连、怀化、济南、昆明、黄山召开了9次学术会议,每届会议朱家恺都参加。
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成立(1989)
朱家恺在各大学术会议上汇报了自身的科研进展。1994年10月12-17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修复重建外科会议,朱家恺报告了周围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1995年11月8-12日在昆明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2005年6月25-27日,朱家恺参加在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三届中韩生物材料与纳米技术研讨会。他在大会报告了题为《Reparation and Experiment of Tissue-engineered Nerve》的学术论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是全国该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大会,朱家恺也在其中担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1993年3月20日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商议筹备全国修复重建外科会议,同时成立修复重建外科广东分会。1994年6月18日修复重建外科广东分会在佛山召开成立大会。朱家恺、陈之白、罗力生、余安定4位为顾问,余楠生担任主任委员,陈云赢、刘均墀、赵文杰任副主委。1995年3月在茂名召开第一次广东省修复重建外科会议。
1995年11月在昆明召开第八次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时,会上有许多周围神经外科的临床与研究报告,但力量比较分散,因此很有必要组织起来。9位教授上书领导,要求在学会领导下成立周围神经外科学组。这一要求很快就得到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刘秘书长和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王炜教授的同意,当场决定成立周围神经学组,大家一致同意由朱家恺担任组长,罗永湘教授任副组长。
1996年3月,周围神经损伤座谈会在珠海召开,与会学者商议上书国家科委,要求今后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周围神经研究项目。该项目得到了珠海东大生物制药公司20万元资助,由学组支配,用于学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2000年以后,大家都想再开一次周围神经学组的学术会议,但由于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而不能召开。陈中伟院士和陈统一教授知道了学组的愿望,便建议他们在上海开会。最后,在2004年4月于上海中山医院召开了周围神经学组的周围神经损伤学术研讨会。除了学组成员外,会议还邀请了卢世璧院士、顾玉东院士和我国从事周围神经再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钟世镇院士、顾晓松教授、沈尊理主任等光临指导并分别作专题报告。这次学术讨论会检阅了我国目前周围神经外科的最高成就,与会学者都认为收获很大。
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在周围神经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些项目已取得国际领先地位,理应加以总结整理,乘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东风,由周围神经外科学组出面组织,编写一本水平比较高的专著。朱家恺和副组长罗永湘教授商议,先起草一份《现代周围神经外科学》目录,再多方面征求意见,修改补充了原来的目录草案,邀请了57位专家写稿、5位外籍华人专家来写他们的专题。经过2005一年运作,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交接稿和审稿,终于在2006年2月完成了170万字的专著——《现代周围神经外科学》。
主持在上海中山医院召开的周围神经损伤基础与临床研讨会(2004)
另外,朱家恺在生物组织工程学会的工作上也颇有建树。1999年9月广东省7家单位20余人不约而同地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第一届组织工程学术交流会。大家体会到全国各地在组织工程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当蓬勃,但由于起步晚,在当时还停留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研究阶段。组织工程学研究必须多学科交叉,互相渗透,上下游各个环节必须紧密结合,齐心合力,共同努力才能有突破。广东省、广州市已有不少单位从事着与组织工程相关的工作,无论是上游种子细胞和生物材料的制备,还是下游各种组织的培养,均有坚实基础。
有些项目如中山医的胚胎干细胞、人工角膜、人工皮、人工神经等研究均有较高水平,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研究生物材料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凭着他们雄厚的实力,若能联合起来攻关,必将大大提高省内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水平,完全有可能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在上海开会期间,与会代表们当即集中商议,大家提出以中山医科大学牵头组织全省工程学者成立广东省组织工程学筹备组,向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提出成立广东省组织工程学会的建议,同时积极筹备省内组织工程学的交流。经过多方筹备努力,2001年9月,广东省人体生物组织工程学会正式成立,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人体组织工程学的学术团体,朱家恺担任首届理事长。学会坚持每个季度组织交叉学科的学术活动,一直没有间断过,还组建了两个组织工程临床基地,准备开发组织工程产品,并开通网站交流信息和学习资料。这对于加快广东省人体生物组织工程从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开发迈进的步伐,意义深远。
广东省人体组织工程学会临床基地在东莞市厚街医院挂牌(2005)
作为中山一院显微外科的创始人之一,朱家恺对自己从事半辈子的事业饱含深情:“显微外科的组建成立至今已四十余年。四十年来几代人不忘初心,勤奋工作,业绩虽不至于惊天动地,但问心无愧。”教学上,科室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和临床医生、国内外访问学者不下千人,其中有不少成为了国内外一流的专业人才;科研上,承担过几乎所有省部级以上的各种有关类型的重大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3次,出版专著5部,发表SCI论文超过百篇。更可喜的是中山医显微外科研发的神经修复材料——“神桥”已成功临床转化,推广应用,为广大病人带去了福音。
“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部分获得者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于仲嘉、朱家恺、钟世镇、张涤生(2010)
自1947年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朱家恺至今已从医73年、从教68年,培养了数十名显微外科研究生、博士后,撰写论文及指导研究生论文两百余篇,获国家专利8项。无论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方面,还是在学术组织建设方面,他都兢兢业业、热忱专注,凭着敢于开拓、执着求索的精神,攀登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回顾一生,他自问“五颜六色”却“心清肚静”:“两袖清风,没有害过任何人,一心跟共产党干革命,半夜敲门也不惊。”
“百位老专家杏林往事”专栏
总策划:肖海鹏、骆腾
主编:彭福祥、杜丽红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