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党史日记丨粤韵声中薪火相传,“10后”少年演绎红色大戏

来源:金羊网 作者:鄢敏 郭思琦 陈倩 发表时间:2021-07-20 22:05
金羊网  作者:鄢敏 郭思琦 陈倩  2021-07-20
一起聆听九岁女生扮演阿庆嫂的经历和感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压腿、走圆台、踢腿……暑期刚开始,少儿粤剧传承基地的孩子们就一头扎进粤剧训练课里。古色古香的粤剧艺术博物馆里,时常传来他们稚嫩的声音,悠扬又动听。

今年,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系列红色主题的粤剧,《沙家浜》智斗、《山乡风云之访贫问苦》等等。最近,他们正抓紧时间排练,计划在国庆节期间登台表演。

本期,我们一起聆听九岁女生扮演阿庆嫂的经历和感受。

我是詹天佑小学三年级的刘睿姿,学习粤剧已经有四年时间。

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听到外婆唱粤剧,优美的曲调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特别是看到外婆穿上戏服,简直太美了,非常有韵味。从此,我就迷上了粤剧。

五岁那年,我来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粤剧传承基地,正式学习唱粤剧。从压腿开始,老师带着我们一点一点地练习基本功。每次训练都是两个小时,周末也要坚持上课。为了保持声音的最佳状态,我每天都要在家里吊嗓。虽然很辛苦,休息玩耍的时间少了,我也没有放弃。

今年,老师重点教了我们一些红色经典剧目。在《沙家浜》智斗片段里,我扮演阿庆嫂,与反动派巧妙周旋,掩护伤病员。

这个剧目我们排练大半年,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共产党员非常有智慧,他们经历千难万险,才赢得革命的胜利。现在,能有机会在舞台上演绎他们,我觉得很光荣。

“零基础”少年演绎红色粤剧

2017年3月,位于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少儿粤剧传承基地开始招生。利用周边资源,他们与詹天佑小学、西关培正小学等学校达成馆校合作模式,重点招募喜欢粤剧的小学生。

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负责人唐沛文介绍,所有来这里学习粤剧的孩子都是“零基础”,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报名。“最重要的是推广、传播粤剧,让大家了解传统文化。”此外,该基地不收取任何教学费用,学生也不需要购买服装、道具。

四年多以来,超过300名孩子在这里接受粤剧培训。其中,不乏优秀的粤剧苗子,夺得少儿粤剧最高奖——梅花奖。部分学生还考上广东粤剧学校,从一个爱好者成长为粤剧专业学生。

唐沛文表示,目前基地有近150名学生,每年都会有新人加入,已经形成一个梯队。

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少儿粤剧传承基地专门排演数个红色经典剧目,包括《江姐-绣红旗》《山乡风云之访贫问苦》《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智斗等。

演出原计划于6月登台,受疫情影响,他们计划推迟至今年国庆节。这个暑期,唐沛文正带着孩子复习上学期的课程,希望汇报演出时有精彩的表现。

近年来,少儿粤剧传承基地不断挖掘、创作适合小孩子表演的题材,让传统粤剧呈现新的风采。唐沛文认为,培养孩子学粤剧的过程,无形中也带动他们的父母观看粤剧,这对传承粤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策划丨黄亦菲 林洁

统筹丨蔡泽希 胡军

执行统筹丨蔡时阳 鄢敏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羊城晚报 荔枝 联合出品

编辑:木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