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史】爱群大厦:俯瞰珠江八十余载 见证羊城解放变迁
爱群大酒店前珠江夜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图/爱群大酒店提供
炎炎夏日,位于广州市沿江西路的爱群大厦仍是年轻人的“打卡”胜地。位于17楼的旋转餐厅在2020年年底完成改造升级后,这家被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字号,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1937年落成开业的爱群大酒店,又名爱群大厦,高64米,共15层,曾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占据“广州第一高楼”的名号。“爱群”建筑风格独特,落成时被赞“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1949年11月11日,一张高达30米的毛泽东巨幅画像悬挂于此,爱群大厦见证着广州举行庆祝解放大游行和人民解放军入城式。
如今,已有84年历史的“爱群”,像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伫立于珠江北岸,俯瞰万家灯火。作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酒店,它的成长与广州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已成为羊城记忆的一部分。
伫立广州中心
伫立在广州长堤珠江岸边的爱群大酒店,是由著名爱国华侨、广东台山人陈卓平集华侨资本而投资兴建的,1934年秋动工,到1937年夏竣工。作为广东最早的全钢架结构高层建筑,其建筑外形仿照美国摩天大楼,并融入岭南文化的骑楼特色。“一枝独秀冠南天”,建成之时,它就是当之无愧的广州城市地标。
爱群大酒店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徐国栋介绍,1928年夏天,陈卓平联同台山旅港工商界知名人士陈绮云、陈霭堂、黄笏南、黄耀东等,共同发起成立了香港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随着爱群人寿的业务蒸蒸日上,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广州。
当时,长堤一带是广州商业的中心地带,寸土寸金。从海珠公园(海珠石)起向西至太平南路(即现人民南路)一段,足有600多米的珠江水面布满礁石,给航行带来极大隐患。当时的广州市政府早就有清除这些礁石的想法,着手炸礁石、填地、卖地。在此过程中,海珠石(海珠公园)在1932年与长堤大马路连成了一个整体。新的岸边开辟了一条新路,即海珠新堤。
在海珠新堤与长堤大马路之间,出现了一块新的土地,叫新填地。陈卓平购得新填地西端靠近太平南路这一段的三角形地带,面积有80多井(1井约等于11平方米)。雄踞广州第一高楼30年的爱群大酒店就在此诞生了。该楼建筑面积为1.14万平方米,高64米,共15层,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广州的标志性建筑。
1949年,爱群大厦挂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巨画
载入城市历史
因其特有的位置与风貌,八十多年来,爱群大厦见证了广州诸多重要历史转折点。
1949年,为庆祝广州解放、迎接解放军进城,由中共华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的进步美术工作者组织“人间画会”31位画家,精诚合作、废寝忘食,耗时十天十夜集体绘制了10米宽、30米高的毛主席巨幅画像《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幅巨作,正是他们依照爱群大厦的外形规模而作。
巨像绘制完成后,1949年11月1日黎明,人间画会即派张光宇、关山月、杨秋人、阳太阳等作画者乘第一班港九列车,护送这幅巨像从香港回到广州。军管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叶剑英接见了他们,表示感谢。画像送到广州后,马上交给了广州市军管会文艺处。
当晚,画家们即与文艺处美术工作室人员制订安装画像的具体措施。新中国第一代工艺美术家谭林海在他的回忆录《迎接广州解放二三事》是这样描述的:“11月6日,我校(广东省艺专,后改为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接到市军管会文艺处的通知,组织100多人,分成13个小组,每组8人,共抬一小段的大布画,用步行的办法把画像抬到爱群大酒店门前,供安装人员安装,我所在的8人小组仅抬起主席的一双大皮鞋,足见画像之大,正象征中国这个巨人,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1月6日,搭竹棚、制画框等预备工作全部做好,7日由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派黄新波、陈雨田等到现场指挥安装。大家通力合作,直到大游行前四天,才将这幅巨作悬挂于大厦西墙,从十三楼垂至二楼。
1949年11月11日,广州举行庆祝解放大游行和人民解放军入城式,20多万名军民参加游行。他们经过爱群大厦时,无不被眼前的巨幅毛主席画像所震撼,被“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八个大字所感染,欢呼声此起彼伏。
爱群大厦迎来了历史的高光时刻,不仅见证了广州解放,更见证了民心所向。全国各大报纸均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幅巨像的照片。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爱群大厦都是广东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
历经劫难完好
爱群大酒店建筑工程主要由建筑师陈荣枝、李炳垣设计,他们还曾参与设计了民国时朱执信纪念碑、广东省政府及广州市政府宾馆等众多广东近代优秀建筑。
建筑师为体现当年“爱群诸公”努力向上的创业精神,在建筑立面上特别强调挺拔的艺术效果。大厦既借鉴美国创立摩天大厦新风格的纽约伍尔沃斯大厦设计手法,又在哥特式复兴风格中渗入岭南建筑风格。当人们站在珠江南岸(爱群大厦的对岸)远眺,爱群大厦的正立面就像一艘徐徐驶进广州珠江的万吨巨轮。站在西南立面前的两路交汇处仰望,竖线条的裙楼、层层内收的塔楼、梯形屋顶收尾的造型,都在塑造一种振奋的感觉。
爱群大酒店施工时严格保证工程质量。大厦建在江边的新填地上,地质条件相当不理想,土质松浮,江边全是烂泥。据资料显示,大厦的柱基础有88个,钢筋混凝土桩有404条,入土最深者达18米,最浅者也超过6米,每桩承载力达75吨。大厦上部建筑采用当时先进的钢结构技术,用钢量共935吨,全为德国西门子厂产品。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飞机猛烈轰炸广州长堤的豪华建筑物。爱群大酒店用钢筋和粗铁丝筑了一个大防护围,炸弹投中后会被弹开。大厦虽遭多次轰炸,但依然完好,可见工程质量之高。抗战后人们用仪器测量,偏差不足1厘米,至今楼梯上不见有任何裂痕,可见地基相当牢固。
但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广州被侵华日军占领,开业仅一年的爱群大酒店被强行挂上了“华南派遣军司令部”牌子。日军将整栋爱群大酒店外墙涂成灰黑色,直到战争结束后也无法恢复原貌。
20世纪30年代,爱群酒店里已有电梯
引领一城风气
自1937年7月27日开张营业开始,爱群大酒店就以设备最新式、最完善、最豪华著称,是号称“头顶电风扇,脚踏花阶砖”的高级酒店。当时,爱群建筑内部设施齐全先进,已拥有消防及冷暖设备,这在广州也是首创。
大厦总体上采用钢为主、钢筋混凝土为辅的建筑结构,建筑外墙则根据酒店功能釆用窄窗厚墙,有利于夏天防热、冬天保温。同时,大厦利用足够大的、不封闭的内天井来通风、釆光、排水,这在当时高层建筑设计中是非常大胆的。
刚开业时,爱群大酒店就有着极强的宣传营销意识,发布启事举办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酒店设备应如何适合现代化”“本酒店开业后对本市繁荣有何关系”,各选出前10名以作嘉奖。文章获录取后,除奖金外,作者还可以携带家眷入住,包膳食并派车接送旅游。
今天,爱群大酒店西10楼的历史物件陈列厅还原了当年开业时的房间摆设,收藏着酒店从开业至今近500多件鲜为人知的历史珍贵物件。工作人员陈嘉銮如数家珍:当时爱群大酒店西餐厅设施考究,餐具做工精细,有水晶盘、银制刀叉、饭盅等。根据不同菜式,使用的银叉又细分为鱼叉、菜叉、肉叉。
时代再注活力
得益于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兼容并蓄,爱群大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更见证着广州的经济腾飞。即便在如今看来,爱群大厦“中西合璧”的造型依然毫不过时,仍是广州现在热门的“打卡点”之一。大厦前,总有市民、游客在借景,忙着纪念留影、拍婚纱照、街拍……
从1957年起,首届至第十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闭幕酒会的接待服务工作,均由“爱群”独家承担。1966年,高67.32米、18层的新爱群拔地而起,被称之为“东楼”,这栋新爱群大厦也被建筑界誉为岭南现代主义高层建筑的先锋。上了年纪的酒店老员工偶尔还会对年轻人念叨当年广交会开幕式酒会的盛况:港澳及华侨客人全部齐聚13楼,好不热闹。霍英东先生长住1033房,何贤先生住西楼1401房,马万祺先生住1601房……
改革开放也给爱群大厦带来新的生机活力。1982年,大厦引进外资进行全面改造装修。1984年12月,爱群大厦在东楼16楼加建了广州市第一家旋转餐厅,凌空70米,被誉为“闹市中的空中楼阁”,这也是全国最早的空中旋转餐厅之一。在那时年轻人的心目中,这是广州最浪漫、最有情调的地方之一。尽管门票价格不菲,但每天来买票的人都要排队,有的人还提前一两天来购票。
1993年,爱群大酒店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徐国栋表示,进入新时代,爱群大酒店的发展有了新的使命和要求。2020年,“爱群”旋转餐厅完成改造升级后,作为岭南控股核心企业岭南酒店旗下“杏荟”高端餐饮品牌的第一家餐厅对外营业,受到市民游客欢迎。爱群“西楼”也将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进行保护性开发。岭南集团将通过文旅融合,打造出融住、吃、会展、景观、社交于一体的完整方案,让“老字号”文物建筑爱群大酒店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进程中再放异彩。
访谈
凸显历史才能让老字号活得更好
文彤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羊城晚报:近代以来,广州涌现了很多像爱群大酒店这样的地标式高端酒店,在不同时期闻名海内外。这个现象是否值得关注?
文彤:广州是千年商都,一直都是我国的重要通商口岸,具有庞大商机。广州在改革开放前乃至解放前,就已有很多高端的对外接待需求,在此背景下,爱群大酒店这样的高端酒店就应运而生了。
从近代到现代,广州在不同发展时期都涌现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高端酒店,像比爱群历史还悠久的新亚大酒店、东亚大酒店,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等。
羊城晚报:爱群大酒店这样的老字号为什么能成为广州的城市记忆?
文彤:酒店要实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存续,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像爱群大酒店就在广州珠江边的“十里洋场”之上,是当年广州市中心商务区;二是它发生或经历过很多广州城市的历史事件,不断在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为大家所熟悉,树立起品牌形象;三是酒店建筑本身别具一格,且经久不过时;最后就是酒店自身服务品质过硬。在过去市场供应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爱群大酒店迅速建立品牌,数十年过去依然没有落幕。通过不断积累,老字号走向正向的良性循环发展,成为城市的一种文化符号。
羊城晚报:如何发挥老字号酒店在城市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文彤: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引发了很多城市人的共鸣。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像爱群大酒店、东亚大酒店,它们本身就是历史文物,是广州红色历史的光荣参与者、见证者,已经是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历史文化的保育活化需要这些老字号积极参与、深入挖掘,讲好红色故事。这对宣传岭南文化、增强对外传播的影响力也很有帮助。
羊城晚报:广州的老字号酒店要如何焕发新活力?
文彤:老字号酒店的历史文物建筑和深刻文化内涵是独特优势,要大力发掘推广。目前,酒店市场不乏喜欢复古怀旧风格的客人,但怀旧主题的博物馆式酒店风格产品少,在这方面,历史文物建筑有先天优势,这能让老字号“活得更好”。还应重视名人入住过的房间和相关文物,可通过公开征集等方式加强老字号与市民对城市共同记忆的互动,还可进一步盘活老字号中的餐厅等优质品牌资源。
延伸
东亚大酒店升起广州首面五星红旗
位于广州长堤闹市的东亚大酒店,也是一家中华老字号酒店,原是先施公司的附属企业。1900年,旅澳华侨马应彪在香港开办先施公司,1910年,他在广州开设先施分公司。东亚大酒店于1915年开业,就建在广州先施公司旁边。
东亚大酒店是当时广州市规模较大的一家酒店,因环境舒适典雅、设施豪华而获“百粤之冠”的美誉。第七层天台设有花园,曾有“不夜天”之称。渐渐的,东亚大酒店享誉省港澳和东南亚。
抗战胜利后,三位中共党员进入东亚大酒店开展地下活动,发动职工组织了“东亚职工业余同乐会”,加强工人联络。1949年10月,为迎接广州解放,东亚大酒店的工人承担起缝制五星红旗和巨幅横额的任务。凭借着东拼西凑得来的物料、收音机中听来的信息及报纸上的国旗图样,进步工人马明于10月13日晚赶制出了五星红旗和巨幅横额。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当日,天刚黎明,酒店的工人激动地挂出了“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的巨幅横额,横额长度横跨长堤大马路。然后,他们又不顾总管的威胁,在酒店三楼高高升起了迎接广州解放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东亚大酒店这一光荣的历史已载入中国革命斗争史册。这面记载着光辉历史的五星红旗,现收藏在广州博物馆内,供市民游客参观。
自开业以来,该酒店曾多次改名,于1985年5月复名“东亚大酒店”。1994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联合主办
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羊城晚报社
合作网站:
“文史广东”http://www.gdwsw.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