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将形成强大辐射带动效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发布。《方案》以“扩区”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主题,大幅扩展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发展空间,强调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7日,多位专家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将形成强大辐射带动效应。
有利于港澳企业开拓大湾区市场
前海与香港一水之隔,具备粤港、深港合作的先天优势,“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是前海的初心和使命。根据《方案》,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为原来面积的8倍。从扩区后的版图可以看到,发展空间大幅增加,所扩区域集中连片,从而释放出巨大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陈广汉认为,由于前海发展的定位,以及在新时期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扩区”是一种必然。之后的前海,产业业态更加丰富完善,除了原有的金融、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外,还增加了高端制造业、海洋产业等,这将有利于前海进一步实现中央赋予它的使命,拓展深港合作空间,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方案》提出,推进前海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建立健全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张玉阁说,这有利于港澳企业开拓大湾区市场,对香港的服务业来说是利好的。
在营商环境方面,《方案》提出到2035年,前海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就包含与港澳规则机制的深入对接。”张玉阁表示,前海要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等方面。“无论是打造平台,还是建设枢纽,对前海来说,深化深港合作是有效的方式和路径,必须深化前海与港澳的互利合作、协同发展,建立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联系纽带,为港澳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支持。”另外,对于香港企业来说,可以利用前海的平台功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独特角色。
《方案》还提到创新合作区治理模式,研究在前海合作区工作、居留的港澳和外籍人士参与前海区域治理途径,探索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和外籍人士担任前海合作区内法定机构职务。张玉阁表示,让市场主体和利益关联者参与到治理体系中,能提高这种治理模式的包容性。同时,《方案》非常强调前海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这既表明了前海在国家改革开放大局里的突出地位,也正是前海的责任和价值所在。
深化规则对接将促进港企到前海发展
“改革”和“开放”是深圳、前海的根本所在。《方案》提出,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支持前海合作区对港澳扩大服务领域开放。“通过深化与港澳规则对接,促进香港现代服务业企业到前海发展,并通过前海走向整个深圳、大湾区甚至全国。”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说,对于做贸易或投资出现争端之后的仲裁,前海引进香港的一些做法,能够更加接近国际惯例,甚至向国际最高标准看齐,长远来看有利于前海吸引外资、促进贸易。
王春新表示,《方案》指出提升前海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功能,支持将国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在前海合作区落地实施。“在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上,现在已经有了沪港通、深港通,还准备做跨境理财通,以及债券通南向通。”王春新认为,前海就像一个金融试验场,除了探索保险通,还可以探索跨境保险服务。
前海作为我国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积极推进法治示范城市建设。《方案》提出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在前海合作区内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规则衔接等。目前,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注册资本1.28万亿元,实际利用港资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的92.4%。前海已经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区域之一,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了“桥头堡”作用。
王春新说,香港是一个国际投资中心,外资依照香港的法规,通过香港这个平台对内地进行投资,“前海与香港进行法律事务机制和规则的对接,对香港的投资是有好处的。未来,前海作为一个平台,反过来也可以推动内地对海外的投资,这其实是双向的。”
“我们要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王春新认为,《方案》中提到的“充分利用香港全面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支持前海合作区企业走出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