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夸方便 医者有顾虑 长处方何时走向常态化?

来源:金羊网 作者:陈辉 发表时间:2021-09-28 07:22
金羊网  作者:陈辉  2021-09-28
4月起,“长处方”制度在广州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被按下“暂停键”。目前绝大多数三甲医院未恢复“长处方”服务。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之前将近半年开不了‘长处方’,据说很快就可以了。”27日,住在广州荔湾区的刘阿婆很是开心。作为一名高血压患者,当天,她从医生朋友处得知,某三甲医院很快就要恢复“长处方”制度,慢性病患者可继续享受一次门诊开3个月药的便利。

为减少疫情期间患者频繁往返医院,广州医保部门去年推出便民措施,支持医生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开具三个月的“长处方”。但今年4月起,“长处方”制度在广州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包括三甲医院)被按下“暂停键”。

8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下称《规范》),标志着“长处方”制度将不再局限于疫情期间,将走向常态化。《规范》发布一个多月,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医疗机构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三甲医院未恢复“长处方”服务。

患者盼 “长处方”减少折腾很方便

81岁的广州市民梁伯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由于有中风后遗症走路不便,每次去医院就诊开药,他的女儿都要特意向公司请假以陪伴他。

“父亲基础病多,病情相对复杂,有时医生开的药社区医院不一定有,最后还是要去三甲医院就诊。”女儿梁女士说,从去年2月“长处方”政策施行后,梁伯只需三个月去一次医院,全家人感觉轻松了不少。但是,今年4月开始,因父亲就诊的三甲医院暂停实施“长处方”制度,他们又得每个月到医院“报到”一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五科(心血管康复科)教授张焰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常有患者向她咨询“长处方”何时恢复。一方面,患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体较弱,担心去医院会增加交叉感染概率;另一方面,活动不便的老人怕折腾,一直希望尽早实施“长处方”。

其实,不仅老年患者,年轻的慢性病患者也是“长处方”刚需。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黄建林介绍,风湿免疫类疾病多数需要长期治疗,其中,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患者以年轻人居多,每次开药他们都要请假,“一年12次,年假就没了”。如果病情稳定的话他们三个月到门诊就诊一次,会方便很多。

医者忧 “长处方”或影响绩效考核

8月份出台的《规范》明确,根据患者诊疗需要,长期处方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根据慢性病特点,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发现不同医院实施情况有所不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自去年疫情以来,一直实施“长处方”至今。该中心药学部副主任黄红兵介绍,肿瘤治疗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去年疫情以来,患者对“长处方”的需求持续上涨,该中心实施线上线下均可开具“长处方”的方式服务患者,今年8月就开出约1500张“长处方”,处方量为30天至90天。

据悉,在该中心就诊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外地患者,“长处方”帮助患者减少奔波之苦,也减少了暴露感染新冠病毒的潜在风险。目前,线下开具“长处方”的病人中,非广州患者占一半以上;线上“云诊室”开具的长处方中,病人以省内为主,也包括湖南、湖北、福建、广西等外省患者。为确保用药安全,“云诊室”接诊的患者仅为复诊患者,开具的药物可直接邮寄到患者家中,患者收到药物后扫一扫二维码,就可详细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若仍有疑问,还可线上向药剂师进行一对一咨询。

“《规范》对网上服务也进行了倡导,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患者客户端等互联网交互方式或途径,方便患者查询长期处方信息、药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黄红兵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正准备对实施了一年多的“长处方”开展合理性评价工作,进一步提高长处方合理用药水平。

有医院则担忧“长处方”实施后影响绩效考核评价,对《规范》持观望态度。某医院负责人表示,“次均门诊费用”及“次均门诊药费”是每年一度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指标指数越低越好,但“长处方”会导致两项费用提高。也有医生表示,针对这两项指标医院一直都对医生个人、科室进行考核排名,开“长处方”多了,指标数字不好看,个人奖金、科室奖金都会被拉下水。

不过,记者留意到,《规范》已经明确: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绩效考核等为由影响长期处方的开具;长期处方产生的药品费用不纳入门诊次均费用、门诊药品次均费用考核,其他考核工作也应当视情况将长期处方进行单独管理。只是由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还未明确作出相应调整,医院方面存在担忧。

观点

“长处方”操作不慎会增加医疗风险

虽然目前多数医院暂停“长处方”,但“长处方”此前在广州各大医院实施了至少一年,临床医生在实践中有怎样的体会?开出过多张“长处方”的医生黄建林表示,慢性病患者减少就诊次数后,慢性病相关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可能出现无法及时检查的情况,以至于用药期间有些慢病的复发、药物副作用等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造成医疗风险增加。由此而言,“长处方”对医生的诊疗水平、患者依从性的把控等都有较高要求。

针对这类情况,《规范》也作出了提醒:首次开具长期处方前,医师应当对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方案、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在确定当前用药方案安全、有效、稳定的情况下,方可为患者开具长期处方。同时,超过4周的长期处方,医师应当严格评估,强化患者教育,并在病历中记录,患者通过签字等方式确认。

“这种签知情同意书的方式,对医患来说,是一种双向保护。”张焰认为。

知多D

长处方,全称“长期处方”,是指具备条件的医师按照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开具的用量适当增加的处方。长期处方一般适用于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依从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长期处方最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

编辑: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