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记者只会“追风“?更要提供准确、贴身的气象服务

来源: 羊城晚报全媒视界 作者:梁怿韬 发表时间:2021-09-29 23:01
羊城晚报全媒视界  作者:梁怿韬  2021-09-29
想写好一条天气稿,就意味着记者很可能无法按时吃饭并影响到其他当天稿件的撰写。

2020年7月,我正式从同事手上接过天气这条线。2021年7月,正好是我跑天气线的一周年。

台风、寒潮、高温、暴雨,每一次极端天气的到来,我的稿件就会被“推”到《羊城晚报》头版。能常上头版,可能会让旁人看着很爽。可当自己从旁观者变为操作者后,就会发现这种“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还要在竞争中努力提升自己。担任天气记者的这一年,使我见证了许多,也收获了很多。

《羊城晚报》部分头版天气报道

天气记者

看起来很爽,实际上“不爽”

相比其他线口,天气线每天都有气象机构的天气预报“供料”,只要记者想,那几乎天天都有和天气相关的稿件可写——例如羊城派每天都会出的天气栏目“温度记”。在能上头版又不愁新闻源的基础上,也许天气记者真的很爽,其实不然。

一、耗费大量精力

天气千变万化,越接近截稿前气象机构发出的预报越准确。为了提高准确度并考虑到时效性,常规供给纸媒的天气稿,一般需要看齐广州市、广东省、中央三级气象台的预报,对比三家预报内容选取有用的信息才能写稿。以中央气象台为例,他们其中一个密集发报期是每天18点。想写好一条天气稿,就意味着记者很可能无法按时吃饭并影响到其他当天稿件的撰写。

2021年1月8日头版天气报道

一旦遇到可能导致灾害以及突发性的天气,耗费的精力可能就不止在每天的18点。例如在广东,汛期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前者的特点是季风造成的降水特别多,尤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龙舟水”;后者的特点是台风特别多,仅今年7月到8月上旬广东已有两次台风登陆。与此同时,还要面对夏季高温和秋冬季寒潮。每当这个时候就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天气报道上。

2021年1月12日A4版

每当收到各类预警信号的发出,我都力争第一时间编写短消息稿传给新媒体,在暴雨及雷雨大风预警发出时,会留意哪里可能发生“水浸街”,统筹同事或自己跑去现场报道;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广东遭遇寒潮天气时,我常常在凌晨4点起床赶往广州最冷的地方,采写霜冻情况的“一手稿”。

记者凌晨赶往从化吕田,采写霜冻情况

今年7月至8月上旬广东已有“查帕卡”和“卢碧”两个台风登陆,“查帕卡”登陆时间为晚上21点50分左右,“卢碧”则是11点20分左右,为了能及时拿到第一手资料,我晚睡早起,第一时间将刷出来的台风登陆信息立刻告知部门同事,以便能及时制作出适合各端口的新媒体产品。可以说,一旦有重要的天气出现,记者可能要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写天气稿上。 

2021年8月5日头版天气报道,《“卢碧”登录南澳县沿海》

二、想做好“气象+”,但并不容易

有记者提出“气象+”概念,即在发天气新闻的同时做好服务。

在没有跑线之前,我已对天气有所关注,常常在朋友圈或微博贴出气象雷达图或卫星云图,告知即将到来的降雨。实际上随着气象资料的公开化,不少网友会在社交媒体自行解读这些资料,偶尔还出现比气象台预报更准的时候。但当你成为跑线记者去处理这些资料并用于发稿时,心中紧绷的“红线思维”便时刻提醒着自己需要谨慎。

“气象+”不只是报道天气预报新闻,还要有更好的服务内容

以前只是吃瓜网友想怎么说怎么写都行,但以记者身份去操作,每一步都可能是单位工作行为,从而不得不在权威预报预警发出时才开始写稿,哪怕只是短短的一条预警稿都要谨慎。加上发稿前必要的多重审核流程,最终稿件出街的时间一定会比网友“随便发”的要慢。从服务的角度,预报预警信息越慢到达用户,用户可反应的时间就越短,“气象+”的效果就会“打折扣”。

“气象+”的另一重含义,不是只有天气预报新闻,还要有更好的服务内容。在这方面,《羊城晚报》有群很优秀的记者能用产品来展示“气象+”,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来提醒大家该穿什么该吃什么,如何应对恶劣天气,用更好的拍摄角度和剧本思维拍出不同主题的天气新闻图片及视频,他们也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

好的天气报道

绝不是天气记者一个人完成的

除了纯粹的天气报道外,像高考、中考、广马、重大节庆活动和节假日等涉及到全城参与的事件中,记者都会有针对性的供稿。有时候天气的本身就是热点,天气也可以在热点事件上“蹭热点”。

一篇好的天气报道,并不只是靠天气记者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是需要集体的付出。以今年7月到8月上旬对台风“查帕卡”和“卢碧”的报道为例,由于预计登陆时间可能非常接近纸媒版的截稿时间,我需要与要闻部编辑老师商定交稿时间和内容,甚至考虑到万一截稿前没抢到登陆信息的话,该怎么写怎么包装版面等细节。

登陆前的“查帕卡”,梁怿韬根据广东气象雷达制作动图

2021年7月20日头版天气报道,《“查帕卡”或登陆台山到电白沿海》

好在“查帕卡”和“卢碧”在截稿前登陆。特别是“卢碧”的登陆时间非常接近本地版截稿开印的时间,即便是在这么紧迫的时间下,我们还是顺利“抢”到一手资料并呈现在当天头版上,引来通讯员和同行纷纷过问“你们早上到底几点截稿?”。

台风“卢碧”登陆,“追风”中的记者妹妹

为应对这两个台风的登陆,羊城派的编辑老师们牵头成立了直播报道组,把各线口的记者都拉进微信直播群,我们所交的每一段文字、图片和视频,都经编辑老师的精心包装送入各端口发布推送。这两次台风登陆的报道,我都算是“后方人员”,是地方记者站的同事们在台风登陆的一线为大家带来现场的最新信息,让天气稿有了现场感。所以说,好的报道,绝不是靠天气记者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当天气记者

可以学到很多,收获也很多

一则新闻作品想吸引人看,有时候还是要稍微“标题党”一下,特别是在“起名字”上。为了让读者和用户对下雨时间一目了然,我会在稿件标题和内容上使用“上班雨”“下班雨”“午后雨”“下午茶雨”等文字描述。

风雨不袭击广东的台风可能会通过下沉气流为广东带来高温,风雨袭击广东的台风自然会用风雨为广东各地居民“添乱”,为区分两种不同影响,有时候我需要将各种“家电”融入台风报道中,如“烟花牌空调外机”“烟花牌强力风筒”“烟花牌强力花洒”“卢碧牌甩水机”。有意思的是,这类命名有时候当天我使用了,第二天气象部门的新媒体也会用,可见这个做法气象部门是认可的。

遇到拿不准的天气情况,我们就要请教气象台的专业预报员、业务人员和民间协会学者。广东省、广州市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以及两台的通讯员和相关科处室业务人员都没少被我骚扰过。难能可贵的是,只要是提出采访要求,他们一般都不会拒绝。有些他们拿不准但又觉得有必要发布给公众的信息,也会在发布前问一问我的意见。与气象部门和气象专家的互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掌握到的气象知识。

2021年8月11日头版天气报道,《早高峰暴雨,你避开了吗?》

在“有图有视频有现场才有真相”的年代,光是坐在办公室摘抄天气预报或者采访专家然后写稿是不够的。一些重大或者突发的天气情况,往往会把我们送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如去年9月和今年的7月,广州中心城区发出暴雨红色预警,两次红色暴雨都把我“送”到了广州各条“水浸街”现场。又如为了在仍然炎热的天气中寻找“秋意”,我跑去从化拍摄柿子、金黄稻浪、漫山红叶。

2021年2月23日头版天气报道,《广州,350岁木棉王火红绽放》

刚刚过去的“立秋”前一天还根据生态学者的指点,到荔湾区寻找早开的异木棉花。在辛苦奔波之余,我所拍摄的和记录的不仅被《羊城晚报》各端口编辑老师包装成各种媒体产品,还被气象台的官方新媒体转发,有的还成为气象记录的一部分。我想如果我不跑天气线,可能就不会注意到广州哪里有柿子,哪里有稻浪和早开的异木棉花。这一年,我收获了不少广州的“秘境地点”。 

天气新闻,说白了还是服务类新闻,告诉大家有多热有多冷啥时候刮风下雨,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在争取更及时、更全面地把这些信息呈现给读者和用户的同时,我们会考虑更多“气象+”的内容,并融入今后的报道当中,以求用更好的报道,为老百姓办实事。

编辑:爆米花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