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广州中山纪念堂迎来建堂90周年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实习生 张敏楠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徐炜伦 实习生 张敏楠
航拍/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20世纪,沧桑百年。广州这座南粤古城,因为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的活动而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中山纪念堂也因此与孙中山一起,受到海内外人民的敬仰。
时光荏苒,经过风雨洗礼和岁月磨砺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已走过90年,如今它成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和历史名片,是世人缅怀孙中山、表达崇敬之情的神圣的地方,同时,其又以独特的建筑结构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外人士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以及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大型集会的场所。
10月10日,中山纪念堂迎来建堂90周年,羊城晚报记者对话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主任汪波,了解这座代表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筑瑰宝历史上在文化演出、社会教育、海峡两岸交流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在下一个90年里,中山纪念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明交流互鉴会客厅作用的方式。
回首九十载:从集会场所走向公共景点,代表广州城市文化形象
羊城晚报:中山纪念堂于1931年10月10日落成,至今期间经历了多少次大型整修?
汪波:据统计,自1937年开始,中山纪念堂的维护及修缮就一直在进行之中,其中较大型的维修共有12次,涉及屋面补漏、彩绘翻新、结构补强、增加专业设备等。
羊城晚报:中山纪念堂是如何从一个政府集会场所变成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旅游景点和演出场所的?
汪波:从1931年建堂之初到1980年10月以前,中山纪念堂主要用于召开党政类型会议、集会和文艺演出,直到1980年10月1日,中山纪念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作为一个纪念性旅游景点向海内外游客开放旅游参观。1985年3月13日,中山纪念堂举办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场商业性演出——罗文演唱会,演唱会原来只是计划演出六场,但是最后连演七场。1999年1月1日,中山纪念堂在经历了1998年综合整治大维修后,以崭新的面貌举办了首场新年音乐会。
羊城晚报:在文化演出方面,中山纪念堂取得了什么成果?
汪波:中山纪念堂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魅力和优越的观演环境,吸引着国内外著名演出团体、艺术家登台献艺,成为海内外优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殿堂。步入21世纪,广州中山纪念堂这座舞台一直都在向世界展示着多元多彩的羊城姿态,引进国内外精彩剧目,包括歌剧、舞剧、粤剧、民乐、话剧、音乐会、相声、芭蕾、交响乐等,拓展了人们的艺术视野,培养了观众的欣赏水平,更提升了广州的城市文化形象。许多海内外著名艺术家都曾莅临中山纪念堂演出,如红线女、宋祖英、阎维文、董文华、张也、殷秀梅、戴玉强、陈佩斯、郭德纲、冯巩、李云迪、理查德·克莱德曼、马克西姆、小野丽莎等。
羊城晚报:中山纪念堂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汪波: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广东省、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交流点、广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也是广州一张亮丽的历史名片。在发挥其教育职能中,我们一直秉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努力挖掘红色基因,通过举办弘扬孙中山精神的主题展览和红色经典演出,以沉浸式、互动式的参观学习方式,活化利用了自身红色资源和文物旧址的独特优势,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教育与演艺、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羊城晚报:中山纪念堂在海峡两岸交流中起到什么作用?
汪波: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尊崇的伟人,中山纪念堂作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交流点,一直致力于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加大两岸交流,例如定期举办弘扬孙中山精神的主题展览,承办各类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活动等。
展望大未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明交流互鉴会客厅
羊城晚报:庆祝中山纪念堂建堂90周年,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将举办哪些活动?
汪波:我们以“十个一”的形式开展中山纪念堂建堂90周年系列活动,具体是一个沉浸式展览、一个专题论坛、一个名家讲座、一本图说书籍、一部宣传片、一本宣传册、一本纪念邮册、一首主题歌、一个文创大赛、一批文创产品,来擦亮中山纪念堂的文化品牌。10月16日将举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主题论坛,将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羊城晚报:中山纪念堂已走过90年,接下来,中山纪念堂的发展理念和规划是怎样的?
汪波:下一个90年,我们纪念堂人初心不改,做到“勇于担责、主动作为、敢于创新、高效执行”,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以“平安纪念堂、数字纪念堂、活力纪念堂”建设为支撑,真实完整地保护并传承弘扬中山纪念堂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作为文明交流互鉴会客厅的作用。
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安全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平安纪念堂”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我们将推行“智慧+文保”数字化文物保护,利用“天眼”对白蚁防治和文物建筑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建立文物风险识别和预警预报系统。此外,中山纪念堂是难得一见的古树密度高,老树资源丰富的城市公园,“中国最美木棉”的木棉王及其他古树名木,这些“活”的文物都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做好文物“保”的工作,就要开展“活”起来的工作。要将文明交流互鉴的会客厅——中山纪念堂打造成网红文化品牌,成为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化“新地标”、网红“打卡地”,是中山纪念堂下一个90年的重要课题。我们正在深入挖掘中山纪念堂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元化价值,不断升级“伟大之建筑 作永久之纪念”大型展览。我们还将策划“五色”纪念堂、夜游纪念堂、动漫纪念堂等品牌,建构北有冰雕、南有花灯,北有紫禁城,南有纪念堂的格局,将中山纪念堂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城市文化地标名片。
羊城晚报:如何理解“文明交流互鉴会客厅”的概念?
汪波: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开幕晚宴的选址,外方在广州提供的多个选址中坚持要在中山纪念堂举行。中山纪念堂这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当晚,中山纪念堂流光溢彩,高朋满座,惊叹和喝彩声不绝于耳。作为广州千年中轴线的城市地标,“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中山纪念堂将在下一个90年继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正面有一个“天下为公”的牌匾,“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内容,也是他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篇》,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中山纪念堂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旅游景点,有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加以提炼、阐发和传播,因此中山纪念堂作为文明交流互鉴会客厅的概念也就孕育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