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挑战——如何培养创新的下一代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近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91期邀请了知名大数据专家、数文明(广东)科技有限公司CEO、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涂子沛带来了主题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怎样从小炼成》的讲座。
创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涂子沛说,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这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创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有好的思维方式、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对此,涂子沛说,他曾经在书中列举了29项创新品质,经过思考后他认为,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培养创新的下一代。
创新并不容易,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涂子沛认为,创新的能力并不取决于某些特殊的才能,而是取决于对一些“普通”才能的开发和利用,这些才能人人都可以掌握,但是很多人却从来没有真正学会它们。这就如同你有一件宝贝在家里,但是自己却从来不知道,还常常羡慕别人手中的宝贝一样。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讲故事
涂子沛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智慧,必须在孩子成长当中激起感知和情感的共鸣,逻辑和情感碰撞的时候,教育才真正产生作用,才真正接受你教给他的知识。
教育真正的功能不是把逻辑推理教给孩子,而是把逻辑推理教给孩子的时候,要唤起孩子的感知感情。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讲故事,父母们要准备好至少100个创新故事。故事和事例不同之处在于,故事必须有感情和细节,一个恰到好处的故事必须符合当时的情境。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父母只是给他们讲道理,往往效果不佳,但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却比较容易打动他们。
要培养孩子们的记录能力
此外,涂子沛还认为,讲故事的时候还要培养孩子们的记录能力,让他们逐渐开始学会复述这个故事。书写和记录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要培养孩子习惯用笔记,并且还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而不仅仅是复述一个故事。
他举例说,大名鼎鼎的达芬奇有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随时随地做笔记,所以现在世界上还保留着达芬奇7000多页的笔记。随时记录并不是抄写,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记录。
“一个具备良好记录体系的人不可能不获得职业成功。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都有良好的记录习惯,譬如曾国藩、杰克·伦敦、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等。”
他认为,人类每天会产生很多想法,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没价值的,好的有价值的想法要继续深化,如果你不写下来就没有办法进一步深化。
除此以外,创新也需要勤奋的工作精神。涂子沛说,爱迪生发明电灯灯丝的过程中,他尝试了1000多种材料。所以,爱迪生留下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但是,勤奋这一好习惯其实是违背了人类天性的,只有一种例外,就是当一个人对一个领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的时候。当我们非常乐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甚至根本不在乎报酬,往往是出于对它的热爱,于是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能量。作为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训斥孩子为什么偷懒、为什么不勤奋,而是要鼓励、发现、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中国的家庭教育,某种程度上夸大了勤奋的作用,而忽略了兴趣的作用。”
“乖孩子”很难有创新精神
涂子沛认为,要抛弃以“乖”为主旋律的家庭教育,乖孩子长大后往往很难有创新精神。最乖的孩子往往是优秀的绵羊,但是缺乏创造性,要培养有勇气的孩子,创新能力需要有平等和质疑。他举例说,中国的家长往往会关心孩子们在学校的成绩排名,而在以色列,家长们却往往会问孩子们,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几个问题,有没有把老师问倒?
创新是需要勇气的,而勇气是多维度的,其中必定要经历失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缺乏失败教育,但是失败并不可怕,只不过是重来一次,而这一次新的尝试将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价值观:失败就是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失败就是成功的一部分。而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有些人跌倒了爬不起来,有些人很快就能站起来,继续尝试和探索。
创新者需要特立独行的个性
涂子沛说,几乎所有的创新,一开始都会受到别人的挑战和反对。人们往往把有新奇想法的人看成一个怪物,直到他获得成功。当一件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就会挑战人们固有的想法和信念,因此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反对。一个想法越新颖、越前卫,人们的反对就可能越强烈。面对这种反对,创新者需要有特立独行的个性,坚持自己。
接下来,我们还要鼓励孩子动手,要鼓励他们去做实验、拆东西、写程序等等,否则创新只能停留在创意方面,而无法变成现实。
最后,涂子沛鼓励当下的孩子们要去掌握未来世界的流行语言——数据和算法,还鼓励他们进行联想,学习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