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以财政工作“四个稳”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珩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2年,广东省财政工作将如何进行,在哪些方面着重发力?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接受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
他介绍,2022年,广东省财政将继续完善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保基本、促发展,建立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财政管理体制,支持深入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提升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括推动区域财力协调均衡,强化专项财税政策支持,深化省财政体制改革。
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
羊城晚报:广东2022年的财政政策如何体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戴运龙: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全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广东财政部门将自觉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努力以财政工作“四个稳”,推动广东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突出财政收支运行“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积极盘活政府资金资源资产,提高收入组织管理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带头过“紧日子”;精准细化编制2022年预算草案,为加快支出进度提供支撑。
二是突出财政保障力度“稳”。保证财政支出强度,重点保障“1+1+9”工作部署;落实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提前谋划新增债券项目储备等工作;继续保持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减”,围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研究财政系列措施;提升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推动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三是突出财政风险防控“稳”。坚决落实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确保结果无懈可击、经得起各方检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禁止使用财政资金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强化欠发达地区县级财力保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四是突出财政改革步伐“稳”。推动新一轮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落地落实,创新重大项目投融资机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财政改革助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羊城晚报:广东财政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支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戴运龙:近年来,广东省每年印发出台《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2021年继续深入实施3.0版“促进就业九条”,延续实施好稳岗返还、以工代训、失业保险扩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
2022年,省财政将继续安排省级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19.88亿元,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
点线面三个层次发力支持制造业发展
羊城晚报: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广东财政如何支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戴运龙:近年来,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助推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广东财政立足制造业发展自身规律,明确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政策,着力构建常态化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体系,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发力,支持广东制造业发展。
一是“点”上布局,着力实施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贯彻国家减税降费政策,2019-2020年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6000亿元。在此有力支持下,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4.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3.4%。
二是“线”上协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扶优扶强政策导向。省级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2020年-2022年安排88.42亿元,主要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提质增效等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2021年设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额度约为500亿元,重点支持“十四五”期间广东有关先进制造业项目;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全链条发展。
三是“面”上发力,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实施“六大工程”。以支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精准制定有关政策。先后设立省创新创业基金、省产业发展基金、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领域投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增强产业整体与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用好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以及各项政策性基金,突出财政资金支出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努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今年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羊城晚报:在区域发展方面,广东将如何通过财政手段,增强省内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戴运龙:2021年,省财政厅积极完善与区域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省以下财政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持续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推动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一是突出兜底线,加大财力下沉兜稳兜牢市县“三保”。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541亿元,增长7%,确保所有市县获得财力补助只增不减;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在中央直达资金664.5亿元基础上,主动将33项省级对应安排资金近600亿元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完善财力困难补助和救助保障机制,安排临时救助财力性补助资金180亿元,有效缓解困难地区收支矛盾突出的压力和刚性支出需求。
二是突出促发展,以差异化财政政策支持协同发展。5年再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同时研究新一轮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加快绿色发展,安排生态保护区财政补偿转移支付80亿元;提升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能级,支持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持提升珠三角核心区重点平台主动力源功能,省级将累计投入98亿元支持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等。
三是突出强统筹,增强欠发达地区谋大事干大事能力。适度强化省级支出责任,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实行统一分类分档,省级对重点老区苏区和民族地区、北部生态发展区和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分别按100%、85%承担支出责任;将5所省市共建高校、粤东西北地区16所市属本科、高职院校办学体制调整为省级保障;减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重大项目出资责任,对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的铁路、机场、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资本金,免除重点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出资责任;省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符合条件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按1:1配套支持,帮助项目有效落地实施。
2022年,广东省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并向财力薄弱地区倾斜支持,将常住人口人均支出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贯彻落实好支持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北部生态发展区、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和影响区域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确保一个都不掉队;将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科技等领域改革,开展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改革,适当提高省级支出责任,进一步减轻欠发达地区市县负担,加快形成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格局。探索通过“数字财政”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规范,有效防范化解市县财政运行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