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驿站|专家:新冠病毒可能会与人类共存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钢 发表时间:2022-02-21 20:25
金羊网  作者:李钢  2022-02-21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实习生 杨逸晴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时间流行,公众对新冠病毒、疫情形势与防控措施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月19日,第94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本次大讲堂邀请了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郭俊作《微生物学的起源与新冠疫情防控》科普演讲。郭俊在演讲中介绍了微生物学从近代至今的发展历程,并由此引出对新冠病毒的探讨,分析新冠肺炎的疫情走势。

仅不到1%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微生物是什么?郭俊介绍说,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如乳酸菌、结核杆菌)、病毒(如狂犬病毒)、真菌(如黄曲霉)、原生动物(如绿眼虫)和少数藻类。此外,还有部分微生物体型较大,能用肉眼观察到,如蘑菇等大型真菌。郭俊提到,微生物数量繁多,种类极其丰富,但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都有益无害,只有低于1%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但是几乎所有的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导致的。

微生物体积虽小,却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是物质的合成者,动物世界物质的转化者,而微生物则充当分解者的角色,是大自然的清洁工。部分微生物还会参与光合作用与固氮作用。可以说,没有微生物,地球上其他的生命就无法生存。

郭俊说,人类认识与研究微生物的时间并不长,直到近代,人们才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他提到,现代微生物科学的起源有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17世纪中叶,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荷兰人时常打磨镜片,并从牙齿上刮下一些物质放到镜片下观察,发现有微小的生物在活动,这就是人类首次观察到微生物的过程。

时间来到19世纪,人们探索了发酵与微生物的关系,发现酵母是能够引起发酵的生命体。此后,法国科学家巴斯德与德国科学家科克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微生物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繁殖导致酒变酸,并发明出巴斯德消毒法,对制酒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科克则发明了科克法则,提出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导致的,为后世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青霉菌周围形成了一个无菌圈。他没有忽视这次意外的发现,而是继续进行研究,最后发明出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即盘尼西林。此后近一个世纪中,这种药物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介绍微生物学发展史的过程中,郭俊说,从事科研工作最需要的是兴趣。科研工作者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保持专注,不断探索未知,为现代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疫苗有助于重症病例的减少

郭俊认为,新冠病毒属于新型病毒,而病毒是微生物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新冠病毒与肺炎疫情的研究也是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他说,目前全球累计新冠病毒感染者超过4亿人,其中美国已经超过了7700万人。其中,由于 2021年11月新型变种奥密克戎的出现,今年1月7日到2月8日一个月的时间里,感染人数就增加了一个亿。全球感染病例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巴西、法国和英国。

随后,郭俊分析了打疫苗后还会感染新冠肺炎的原因。新冠病毒属于呼吸道感染的RNA病毒,传播速度快,容易发生突变。从人体的角度来说,抗体产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峰值,而且抗体效力维持的时间也需要研究。

针对疫苗的效用问题,郭俊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接种3针疫苗后,人体会产生Igg、IgM抗体,从而发挥保护作用。疫苗有助于重症病例的减少,从而让死亡率显著下降,这有利于“动态清零”与形成“群体免疫”。

最后,郭俊分析了未来新冠肺炎的感染趋势。郭俊认为,未来新冠病毒存在流行趋势减弱的可能性,可能会与人类共存。但奥密克戎不是一个大号流感,不能就此淡化疫情的严重性,削弱重视程度。现在,新冠病死率为2%,相比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都要低,但是新冠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最大。

有人认为,病毒传播力越强,毒性就越弱,致病力就越弱。但郭俊提出,这种观点在生物学上基本上是不可能正确的。此外,新冠肺炎还可能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并造成思维迟缓、骨骼性疾病、内脏与血管问题等多种后遗症。因此郭俊认为,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在没有更好办法控制疫情的情况下,“动态清零”的策略暂时也不会调整。

编辑:王楠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