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鼓浪屿”垃圾分类实践:积极推进,压力不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秦小辉 发表时间:2021-01-14 16: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秦小辉  2021-01-14
坝头社区已率先建成万江首个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实现社区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并实行奖励金制度,激发社区股东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坝头社区位于东莞万江的西南面,东临东引运河,地处东莞市中央生态休闲商圈,食肆林立,人流旺盛,被外界誉为“东莞鼓浪屿”。而这也给坝头社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带来压力。

坝头社区被外界誉为“东莞鼓浪屿

今年4月以来,坝头社区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将社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实现分类处理。

目前,坝头社区已率先建成万江首个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实现社区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并实行奖励金制度,激发社区股东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但同时,记者走访中也发现,居民“一袋投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垃圾分类高投入低收益的问题依然存在。作为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东莞各个社区亟须建立市场化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社区、企业、居民的积极性,实现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

发奖励金鼓励垃圾分类投放

10月23日9时30分许,记者来到坝头社区入口的大榕树下,这里新建了一个垃圾集中投放点。该垃圾投放点有宣传栏、责任牌以及四色垃圾桶。

“每天集中投放的高峰期大概在8点多。”刘师傅是社区清洁工,他每天除了负责清扫附近大马路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充当生活垃圾分类“监督员”,指导社区居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正确投放,并监督居民是否正确投放。“基本都能按规定投放。”刘师傅说,为了实行垃圾分类,社区为居民配备了800多个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二分类桶,每天村民在家里分好类后,由清洁工开车分上午、下午挨家挨户上门收集。

坝头社区党工委委员苏柱朋表示,全社区户籍人口约1700人,外来人口约3500人,挨家挨户的工作量很大,但是即便如此,社区也要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因为这是发展趋势。为了鼓励村民支持垃圾分类,坝头社区每月拿出约1万元作为奖励金,对参与垃圾分类的社区股东实施奖励,每人每月100元。当然,有奖也有“惩”,如果监督员、网格员发现有社区股东每月超过3次未按规定投放,就取消当月奖励,待下月核实后再行奖励。

建首个厨余垃圾处理中心

坝头社区地处休闲商圈,餐馆林立。据统计,全社区每天的厨余垃圾量达到3吨左右。为了实现就地处理,坝头社区投入80多万元,率先建立坝头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成为万江街道首个社区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日处理量达到3吨。(东莞新媒体)

坝头厨余垃圾处理中心靠近坝头市场。记者采访时,该处理中心的方形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正在处理坝头市场收集来的菜叶、果皮。只见厨余垃圾经过分拣、除臭,再经过粉碎、压榨、脱水、发酵等工序后,就变成有机肥。“目前,有机肥转化率为20%,也就是500公斤厨余垃圾仅转化100公斤的有机肥。”据设备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些有机肥主要用于社区绿化,小部分会赠给居民种菜种花。

记者了解到,坝头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运营后,居民对垃圾分类支持力度相应提升。苏柱朋告诉记者,该处理中心现建在一栋旧居民楼一楼,占地150平方米,启建时楼上居民不是很支持,认为会产生臭味,但是建成后发现,处理中心并没有异味,排出的废气经检测也是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居民慢慢开始接受,觉得社区的垃圾分类“动了真格”,也逐渐真心地支持垃圾分类工作。据了解,除了厨余垃圾实现“闭环处理”外,坝头社区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也已实现全流程分类处置。像可回收物就是由小蓝桶公司回收后,运往小黄狗公司处理。

“6个月以来,随着村民认识的提升和自觉性的提高,社区的环境卫生更加整治干净。”苏柱朋注意到,以前不少在社区置业投资的人开始回流社区居住,其中不少人都说,以前社区环境较差,不愿意搬回来住,现在感觉社区环境卫生一天一个变化,越来越宜居。

亟须建立市场化分配机制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记者在坝头社区走访时发现,一些居民依然是“一袋装”投放,不少外来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低;社区垃圾分类设施智能化程度较低,垃圾分类高投入、低收益等依然需要各界不断推进解决。

苏柱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万江街道返还给社区的污水处理费(生活垃圾费)、保洁费以及垃圾分类项目补偿等,每年共计100多万元,然而今年社区在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已达到200万元,还新增了80多万元用于垃圾分类工作,意味着今年社区还得自行投入100多万元填补缺口,未来随着垃圾分类全面推广,投入势必还将扩大。而目前垃圾分类的收益几乎为零,亟须建立市场化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社区、企业、居民的积极性,实现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此外,苏柱朋还说,目前,社区年长村民的认识有待提升,外来流动人员的积极性有待改变,下来社区将通过入户宣传、定点宣传、宣导大会等,实现垃圾分类从全民知晓,到全民参与,再到全民收益转化。

据万江城管分局园林环卫股刘股长介绍,坝头社区干部积极高、管理基础好、群众基础好,目前已成为万江率先实行垃圾分类的社区之一。按照规划,万江街道30个社区将全面建设厨余垃圾处理站,目前已经建成了4个,厨余垃圾处理能力11.3吨,随着厨余垃圾处理站的陆续投用,今年年底前可以完成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的任务。刘股长也表示,下来,城管部门会积极申请资金,支持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减少社区资金压力。

记者手记:

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时尚

当前,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纷纷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开始迈入“强制时代”。违规投放垃圾动辄开罚也已不是新鲜事。东莞处于广、深之间,如今又在全力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垃圾分类自当奉行“高标准、高水平、高市场化”的原则。

走访中,城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多次提到要为社区减轻推行垃圾分类的资金压力。俗话说,有钱好办事,从社区的角度,有资金支持,固然对推行工作有益无害,但是,垃圾分类真的是因为缺钱才难以推行而需要立法强推吗?恐怕不尽然,垃圾要分类,最难改变的还是人的意识。

因此,东莞垃圾分类除了跟进配套硬件设施之外,转变社会观念更为重要。这有赖于政府、企业和个人,有赖于你我他。每一个人都是垃圾分类链上的一颗螺丝,为了确保每一个人不成为“短板”,立法、宣传、志愿服务等各种手段都要用起来,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运动,成为全民时尚。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田恩祥

编辑:田恩祥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