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稳坐第一人口大省 靠什么保持人才“吸力”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莉、陈泽云 发表时间:2021-05-12 06:27
金羊网  作者:王莉、陈泽云  2021-05-12
越来越多人选择来到广东、留在广东,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中国仍是第一人口大国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 陈泽云

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变化,性别结构改善。人口流动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注:文中“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2010年数据”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基本国情没变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个百分点。

增速放缓,平稳增长,是我国总人口状况的主要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宁吉喆说,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同时,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面临低生育率 去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1.3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口实现了从13亿人到14亿人的跨越。“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宁吉喆表示,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

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宁吉喆认为,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针对我国人口的生育情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调查,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宁吉喆说。

家庭规模缩小 户均人口减至2.62人

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减少0.48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宁吉喆说。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家庭户规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配置影响很大。我国从传统的几代人大家庭逐步发展为更多小家庭,无论对养老还是育儿来说,代际家庭支持功能将弱化,也意味着需要更多来自家庭外部的社会政策支持。

东北人口减少 十年减少超1100万人

数据显示,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约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比10年前减少1101万人。

宁吉喆表示,东北地区人口减少,受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攻坚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地区人口有较大吸引力。

“当前东北经济发展的韧性仍在,潜力很大。”宁吉喆说,新一轮振兴计划必将带来东北地区人口发展新变化。

性别比再缩小 男女比例逐渐趋向正常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宁吉喆说,“从新生儿的情况看,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贺丹表示,性别均衡发展是人口结构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方面的进步。

老年人口增多 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

近年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备受关注。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上个十年提高了2.51个百分点。

宁吉喆指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十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也在持续提高,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有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增加了1485万人,比重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宁吉喆表示,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担忧,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表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仍然较大,达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随着医疗服务体系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人口身体素质的日益改善,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人口素质提高 近2.2亿人有大学文化程度

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普查结果显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

宁吉喆表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化率将保持上升趋势

普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表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居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与我国人均GDP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大体的情况相当。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促进城镇化发展各项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城镇化率仍将会保持上升的趋势。

户籍束缚减弱 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

根据普查结果,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与2010年相比增长88.52%。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增长69.73%。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这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现,同时也是部分地区和区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的结果,这和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的趋势是一致的。”李晓超指出,目前,我国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比重仍在提高,近距离人口流动增长更快。数据显示,2020年,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为3.31亿人,占比达88.12%;省内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61.15%提高到66.78%。

贺丹说,人口流动趋势明显,人户分离人口增长,体现出户籍对人口流动的束缚正在减少,人口流动更符合市场原则。

劳动力仍充沛 目前劳动年龄人口达8.8亿

普查结果显示,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平均年龄为38.8岁。

宁吉喆表示,总的看,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劳动人口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指出,我国劳动力资源绝对量较大,但就业压力也不小。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广东人口1.26亿 十年增长近21%

羊城晚报讯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2个,分别为广东(1.26亿)和山东(1.02亿)。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2170.9万人、1014.1万人、608.8万人、573.4万人、534.2万人。

整体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无论在人口总数还是人口质素和结构上,都表现亮眼。其中,自2007年以来,人口总量就连续14年稳居第一把交椅,10年间人口增长了20.81%。从年龄上看,广东60岁及以上人口占12.35%,比全国平均低了6.35个百分点,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广东由2010年的8214人上升为15699人,比全国平均值多了232人。  (王莉 陈泽云)

广东靠什么保持人才“吸力”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在此次人口普查中揽下多个“第一”:连续14年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第一;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广东新增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也是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口居住人数最多的省份。

这些数据背后,是广东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活力。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来到广东、留在广东,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经济有活力,形成强大吸引力

此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常住人口超1.26亿,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14年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和2010年相比,增加了逾2170万人,新增人口总量居全国首位。

十年间,广东增加了一个一线城市的人口总量,这背后是相对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外来人口数量。目前广东尚未公布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但可以从以往数据中窥见一斑。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广东出生人口143.38万人,自然增长人口92.38万人,自然增长率8.08‰;广东的人口出生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6个千分点。

除了自然人口增长,还有大量外来人口流入。“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多年前流行的这句话,如今依然是广东的真实写照。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发展潜力,都位居全国前列,这些都是广东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原因。

政策有保障,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在广东超1.2亿常住人口里,15-59岁人口比重占了68.8%,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15699人。近年,越来越多年轻、学历高的人才集聚广东,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活力。此外,数据显示,在广东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口多达41.8万人,居全国首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近年来,广东尤为重视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和战略资源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先后出台《广东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于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此外,近年来,广东通过实施“珠江人才计划”“特支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对外来高端人才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在各项人才政策的吸引下,广东正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截至2020年10月,全省技能人才达13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443万人,均居全国第一,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广东的人才政策已从最开始的创新创业扶持、重金揽才,转向形成住房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人才配套服务“组合拳”。比如广州的“人才绿卡”制度,让骨干人才在不入户的情况下也能同样享受购房购车、孩子入学等市民待遇。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