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郭姣:突破中医药“三转”难题,培养新时代医药人才

来源:金羊网 作者:孙唯 邱家达 洪羽忻 倪慧玲 发表时间:2022-03-06 18:48
金羊网  作者:孙唯 邱家达 洪羽忻 倪慧玲  2022-03-06
这两份建议分别聚焦中医药科技转化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点问题。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邱家达 洪羽忻 通讯员 倪慧玲

目前,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带来了两份建议,分别是《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中医药特色规律的中药新药创新之路》和《弘扬中华医药文化夯实医药高校铸魂育人根基》。

记者了解到,这两份建议分别聚焦中医药科技转化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点问题。

郭姣。学校供图

突破中医药科技转化难题

疫情以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研究。郭姣介绍道,我国中医药具有行业自主可控的潜力和优势,国内人才、科技资源丰富,不存在“卡脖子”问题。

我国常用中药材生产体系已基本建立,过亿元品种从数十个增加到500个,培育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520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1/5增加到1/3,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规模已超过万亿元。

但是,郭姣也指出,现在我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总体存在利用率低和转化周期长的问题。大量的实验室科研成果都变成了论文发表,研究者还很难从理论性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获得大范围推广及产业链延伸。

“中医药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不够,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衔接不顺畅,评估难,科技成果转化‘不能转’‘不会转’‘不敢转’的共性难题目前仍存在。”郭姣说。

对于“三转”难题,郭姣建议,要进一步健全中医药产业导向的成果培育机制,促进破除科技成果“不能转”障碍。

“建议设立专门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金或专项,加强中医药产业化引导。”郭姣说,“此外,我还建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成果创造转化相结合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调节机制。鼓励中医药科技人员主动面向重大社会需求,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等技术,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多元化科技成果,积极开展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医药行业延伸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构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服务体系,促进破除“不会转”障碍。郭姣指出,要建立专业权威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机构,推动目前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增加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评议功能,并明确其法律责任;建立中医药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标准、规范、流程和专家评议机制;大力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

此外,还要继续深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破除科研人员“不敢转”障碍。郭姣建议,要增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在落地环节的衔接性、一致性和协同性,进一步消除科研人员“不敢转”的顾虑。

“我们还要建立容错免责实施细则并推动政策实施。”郭姣说,“同时,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模式进行及时总结推广,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消除顾虑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范例和借鉴”。

夯实医药高校铸魂育人根基

中医药文化是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宝贵资源和深厚滋养。中医药文化兼具医学与人文属性,注重理、法、方、药融会贯通,既具有专业知识特点、又蕴含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医药高校立德树人具有独特的价值,是强化“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

“医药高校应深入挖掘阐释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推进中华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努力培养‘仁心仁术’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郭姣说。

郭姣表示,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蕴藏着丰富的医德医风教育、人文教育、美育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弘扬中医药文化,可增强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夯实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基础,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医药卫生人才。

郭姣建议,要以区域中医药文化特色为载体,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时,策划好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拓展线上医药文化宣传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美育的深度融合。以雕塑、绘画、音乐、舞蹈、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医药文化精神,将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和建筑之中,营造浓郁的中医文化育人氛围。

编辑:爆米花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