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清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清远各地这样干

来源:清远发布  发表时间:2022-06-20 12:18
清远发布    2022-06-20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犁田、播种、抛秧……进入4月,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老虎尾村,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据该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4月11日,早稻已犁田2.87万亩,栽插面积1.86万亩,育秧量可满足4.26万亩稻田栽种。

自3月29日清远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后,各县(市、区)纷纷行动,先后召开会议部署各地“三农”工作,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阳山县杜步镇坑仔边村,村民忙春耕。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邓燕南 摄

坚守底线 保障粮食安全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提出,要把粮食安全摆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两项重点任务,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如何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清城、连州、连南都提出

要开展“两违”整治

连州

对于在耕地上违规建房、从事生产经营等非法占用耕地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遏制增量,减少存量,严格整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

连南

切实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依法加大对乱占滥用耕地行为的处置打击力度。

英德市黄花镇蚬口村,春耕正当时。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陈志强 摄 

对于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

各地也出台相应政策

清新

充分发挥龙头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农机装备应用和农业科技支撑水平。

英德、佛冈、阳山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不断完善供给“大体系”,着力保障蔬菜、肉、蛋等其他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应,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安全。

连南

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种粮农民不吃亏、有钱挣,尽可能多得利。

连州市连州镇龙口村,农民忙春耕插秧。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罗良安 摄 

巩固成果 防止规模性返贫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提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如何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各地的对策是

充分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

进一步完善帮扶制度体系

清城

以农村“三块地”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广清接合片区清城片区7项试验任务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优化镇域规划和帮镇扶村计划,加快推动城乡人、地、钱、技等要素自由流动。

连州、佛冈、连山、连南

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做好摸查摸底,集中驻镇帮镇扶村队伍力量,主动对接帮扶单位,密切联系沟通,夯实镇村发展基础。

阳山

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全力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产业振兴 大力促进乡村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打造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丝苗米、麻竹笋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清城

作为清远鸡的主要产区,积极推动镇域现代农业产业园试点建设,高标准建设清城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构建精深加工产业体系,补齐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短板,努力把清远鸡打造成为百亿级龙头产业;

清新

大力引入清远鸡现代化屠宰加工技术,支持企业通过筹建国家级的食品加工实验室,加快建设深加工项目,推进农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清远鸡。资料图

英德

制定实施打造英德红茶、麻竹笋两个百亿级产业行动计划。其中,刚刚落下帷幕的“2022第四届中国·英德红茶头采节”,以英德红茶拍卖会、茶文化与音乐文化融合、第17届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红茶颁奖仪式等亮点环节作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示英德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助推英德打造百亿茶叶产业。另一方面,英德提出要立足生态区域优势和麻竹笋特色产业基础,布局麻竹笋精深加工产业园区,积极申报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镇域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以上,加快推进全市麻竹笋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升麻竹笋产业联农带农增产增收能力。

清明节前的茶叶最为珍贵。清远日报记者 陈平生 摄

连州

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谋划发展产业,将优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土地资源等融入到一、二、三产业,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以连州菜心为例,携手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州江楠农业集团,以连州为核心,辐射带动连山、连南、阳山,在生态条件优越的清远北部打造清远市“连州菜心”产业集群,开展连片规模化种植。

连山

紧抓机遇与挑战,聚力做大做强丝苗米产业,着重从优选丝苗品种、保证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全面推进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的线路,提升丝苗米生产工艺水平、产品品质水平,深度挖掘和提炼做精连山少数民族特色农耕文化,全面推进连山丝苗米产业发展和“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图。

编辑:邬嘉宏

备案号: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