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 | 打造现代粮食产业综合体系,斗门区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来源:珠海特区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6-21 18:15
珠海特区报  作者:  2022-06-21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广东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今年5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及相关情况。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入选“珠三角自筹资金建设产业园”名单,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园之一。

“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以粮食为主导产业,力争打造成省内粮食生产、粮食初精加工等先进示范应用产业园、珠海市东西部合作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中心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江口西岸地区现代化粮食产业示范园区。”斗门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也是扩大农业农村投资的重要载体。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将通过“生产+加工+仓储+农旅+销售+品牌”,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肩负起为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搭建新平台、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创造新经验、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探索新机制的责任和使命。

珠海中心粮库,粮食正在出库。

打通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打实地调整农业结构,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强化粮食安全和应急保障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广东作为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大省、最大粮食销区,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任务艰巨。

“目前,广东和珠海的粮食自给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如何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打通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市粮食集团董事长郑灿鹏表示,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由此应运而生。

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规划范围包含斗门区莲洲镇、斗门镇、乾务镇及白蕉镇,区域面积约560平方公里,实施主体包含珠海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乡意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香粤隆健康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斗门区乾务镇新村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项目建设总投资超7500万元。

产业园推行“产业园+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模式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促进农药化肥使用减量增效、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

珠海中心粮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

围绕服务主导产业,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将按照“核心技术+产业融合+场景实践+示范推广”要求,探索建设现代种业、加工服务、设施装备、数字农业、品牌培育等功能性产业园,不断提升主导产业的整体效益。

产业园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四年成体系”的发展思路,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珠三角地区省级现代粮食产业园。

按照规划,2022年为产业园启动创建年,目前园区规模已初步形成。到2025年,产业园将基本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才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建成链条优化、衔接顺畅、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产购储加销”五优体系。

打造“一园三区”总体布局

6月7日下午,位于斗门区斗门镇的珠海中心粮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项目东侧是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一期项目,4万吨仓库容量已用于大米、稻谷、小麦等粮食的收储。

据郑灿鹏介绍,珠海中心粮库二期项目是珠海粮食历史上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绿色粮库,仓容量达18万吨,预计2023年6月主体竣工验收,建成后珠海中心粮库仓库总容量将达22万吨。

“珠海中心粮库在提高我市自主储粮能力、保障全市粮食供需平衡的同时,还将建设成为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核心加工区,打造集粮食仓储、烘干、加工、物流、应急、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粮食产业服务中心,建立起‘产购储加销’五优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粮食产业综合体系。”郑灿鹏表示。

珠江八大门,五道过斗门。得益于生态环境独特、农业资源丰富、生物种群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等资源禀赋,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将结合斗门区发展规划、粮食产业发展需要和产业发展趋势,以现代粮食为主导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全面推进建设。园区按照“生产+初加工+深加工”和“科普教育+休闲农业”功能分区进行规划,打造斗门现代粮食产业园“一园三区”总体布局。

核心区:以珠海中心粮库为平台,推进仓储管理的“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无害化”建设,打造珠海市最大的现代化粮食加工仓储中心,辐射中山、江门、阳江等周边区域。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开展生产过程参观体验,开展粮食文化科教展览,宣传粮食文化,提升粮食产品信任度。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将该区打造成为园区“聚人气、展活力”的粮食产业文化型片区。

示范区: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在富山工业园龙山工业区建设珠海市东西部合作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发展粮食农副产品深加工、预制菜加工、储运冷链等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全面提升农业资源价值和农产品附加值。此外,还将引进珠海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打造成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输出的重要窗口、平台,并开展消费者参与DIY体验的项目,更好推广产品、建设品牌。

生态水稻种植区:基于斗门区莲洲镇、斗门镇、乾务镇及白蕉镇3.2万亩水稻田,采取“企业流转+村合作联社+农民专业合作+家庭农场+订单农户”多层次综合模式,打造生态水稻种植区。产业园将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构建区域内生态大循环,同时开展生产观光、休闲体验,在乾务镇新村村打造稻香花海农业公园,最终将该区打造成为以生产功能为主又兼具水稻湿地景观和生态保育的功能片区。

预计到2025年,实现粮食产业总产值大幅提高、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优质高端产品供给大幅增加、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支撑效应明显、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的局面,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推动粮食生产流通提质增效

芒种时节,斗门大地处处皆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乾务镇新村村稻香花海农业公园,千亩水稻田绿意盈盈、美不胜收。这里规划有水稻种植区、休闲农业体验区、村民生活区、游客民宿区、休闲公园和党群服务接待中心等设施,横纵5条路贯穿于稻田之中,成为斗门乡村网红打卡点。

乾务镇新村村稻香花海农业公园。

每年年底,新村村利用冬闲农田,通过“水稻-油菜花轮作”模式,种植油菜花、格桑花、向日葵、包心菜等稻底花菜,打造斗门最大花海。2021年春节,新村村油菜花田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赏花盛况“霸屏”朋友圈。当年,新村村稻香花海农业公园被认定为珠海市级农业公园。

放眼斗门,从播种、插秧、施肥到收割,水稻种植基本实现全机械化。机械化是什么概念?珠海市豪峰农机专业合作社(下称“豪峰合作社”)社长余松富说:传统的人工插秧,一亩地一个人要插两天时间;用机器插秧,一亩地一台机器,大约只需要10分钟。

植保无人机开展作业。

眼下,豪峰合作社在斗门区承包了约2000亩水稻田,但合作社专职工作人员却只有12人,平均年龄仅30岁。插秧机纵横,无人机盘旋,旋耕机往来……在各类专业农机助力下,水稻产量水涨船高。

斗门区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变革,为斗门现代粮食产业园打造生态水稻种植区、推动粮食生产流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建设过程中,产业园将进一步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方式、壮大和规范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进粮食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产业园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以粮食产业为抓手,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和村集体按照“企业+基地+村委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大力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市场主体,将产业园建成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的孵化区。

此外,产业园还将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孵化和转化,将科技创新成果向珠三角地区乃至全省推广,不断满足现代粮食业发展对优质种子的需求,实现品种良种率达到100%。

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将从产业种植、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科普教育、资金保障、农资农机供应、托管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一二三产业无缝对接,并开展观光体验、粮食文化、科普教育、亲子活动、DIY体验等,打造休闲农业。

文字: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余浩然 通讯员:斗宣

编辑:束孟卿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