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英德灾情安置点:百岁老人安心喝粥,高三毕业生来做志愿者

来源:金羊网 作者:王隽杰 发表时间:2022-06-23 17:39
金羊网  作者:王隽杰  2022-06-23
受连日强降水影响,北江水位持续上涨,水文部门监测信息显示,22日13时,英德城区北江水位达35.96米,超警戒水位9.9...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

视频/刘建军

“各位阿公阿婆,叔叔阿姨,还没有领到盒饭的,请联系志愿者领取。”6月22日傍晚,正值晚饭时间,在英德市体育馆安置点,志愿者们忙着将盒饭分发到居民手中。

“饭菜里有猪肉,有青菜。”来自江湾村的曾永爱低头吃着热腾腾的盒饭。和体育馆内大部分居民一样,在居住地有水淹风险后,她和家人被村委干部转移到这处安置点。

受连日强降水影响,北江水位持续上涨,水文部门监测信息显示,22日13时,英德城区北江水位达35.96米,超警戒水位9.96米。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英德相关部门于21日转移居住地较为低洼的居民,投靠亲友或至各处安置点暂住。

“这里让我们比较安心”

6月22日傍晚6时许,体育馆外的太阳明晃晃的,天气有些闷热。英德体育馆内摆放着一张张临时床铺,居民们或坐或卧,正在休息。志愿者提着装满盒饭的袋子依次分发,“饭菜不够喊我们,可以再加!”

场馆里的老人大多在铺位上歇息,年轻人们刷着抖音,留意着目前英德的洪灾形势,小孩则和家中老人坐在一块,有贪嘴的男孩从物资点领走两盒酸奶,与同伴分享。

据统筹安置点工作的英德团市委负责人介绍,英德体育馆安置点共接收1600余名群众,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20%。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老人独自一人吃着盒饭,还有的老人拉扯着孙子孙女,劝挑食的孩子多吃青菜。据了解,这些老人和孩子大多来自江湾村等体育馆周边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

团市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有不少留守、独居老人,为了照顾老人,志愿者们主动询问需求,将服务直接送到老人身边。此外,该安置点还额外准备了两个住处,一处专门安置养老院转移来的老人,有专职的护工看护,另一处供行动不便或有残疾的老人居住,也有工作人员负责照看。

今年55岁的曾永爱从江湾村转移至此,记者看到她时,她背着一个小婴儿,手里还在给大一点的外孙喂饭。“小孙子刚一岁,大孙子五岁了。”曾永爱告诉记者,21日她们撤离时,积水已快淹到屋内,到达安置点后心里才有所安心。

“有一份力出一份力”

在场馆内的一角,77岁的莫神卫正在给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喂粥。“老太太今年100岁,不过身体还算好。”莫神卫的母亲已达期颐之年,他照顾轮椅上的母亲也快7年了。

灾情出现后,家住南山居委老地湾的莫神卫和妈妈被困在家里,积水已快到二楼。情况危急的关头,村委干部带领消防队员及时赶到将两位老人送出灾区,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安置点内。

“安置点让人安心,工作人员也热心。”抵达安置点后,莫神卫和妈妈得到了妥善照顾,老太太上床不方便,是由工作人员帮忙扶到铺位,老人肠胃不好,志愿者特意准备了瘦肉粥送来,给老人“开小灶”。

场馆另一头的服务台前,两名年轻的女生匆忙赶到,“请问志愿者在哪里登记?”18岁的张宇和胡沁彤是英德中学刚毕业的高三学生,得知安置点需要志愿者帮忙,她们第一时间赶来。

张宇家住英德市城北街道,那里受灾情况较为严重,城北市场积水很深。张宇告诉记者,父母在6楼的家中留守,自己来安置点看能帮些什么,“英德是我们的家乡,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

晚上7点半左右,为新冠疫情防控需要,英德体育馆安置点将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在抗疫期间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张宇,旋即投入工作。

“回去后,我还要看看我的小乌龟”

夜色渐深,场馆顶棚大灯亮起,居民们聊着家常,或是刷刷手机打发时间,志愿者穿梭在铺位间分发睡袋,还有志愿者一一查看老人是否需要帮助。在场馆服务台附近,备有盒饭、饮用水、充电宝等物资供居民取用。

在一张铺位上,7岁的莫济华和10岁的莫济瑜兄弟俩正在打闹,一旁的奶奶马九娣制止他们的同时告诉记者,两个孩子的父母在抢救一楼的家具,她陪着孙子们先到安置点避灾。

莫济华身上有一股调皮劲,在记者跟奶奶聊天时,他总是抢着回答,还不时插话进来,“我爸爸妈妈守在家里,不让洪水进来。”“我们学校都停课了,我不想上学,想在家里看电视。”相比之下,哥哥莫济瑜有些内向,在弟弟的带动下,时不时也红着脸说上一句。

莫济华告诉记者,自己养了乌龟,还有鱼,“等回去后,我还要去看看我的小乌龟呢。”莫济华仰着头,充满期待地说。

据清远市水文局水情通报,自6月22日14时出现35.97米的洪峰水位后,北江英德段水位缓慢回落。截至22日17时,英德全市除5个水文(位)站点仍处于超警戒水位外,其余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莫济华相信,之后云开雨消时,他能和他的小乌龟重聚。

编辑:吴方舟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