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交文脉 | 山海边的村巴】车窗外的十一年,见证番禺岛村巨变

来源:金羊网 作者:徐振天 发表时间:2022-08-18 21:17
金羊网  作者:徐振天  2022-08-18
见证了番禺区大刀沙村巨变的番28路,我们坐上了这些坚守在山海边的村巴,透过车窗一瞥广州公交体系的职责与担当。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本期关键词:【山海边的村巴】

广州的北部有山,南部有海,一辆辆村巴游走在山海边,服务在第一线,补上了公共交通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

打破了从化区吕田镇群山阻隔的从912路、从913路,见证了番禺区大刀沙村巨变的番28路,我们坐上了这些坚守在山海边的村巴,透过车窗一瞥广州公交体系的职责与担当。

番28路“老司机”褚锐彪

村巴见证了大刀沙村从小渔村到生态村的演变全过程

车窗外的十一年,见证番禺岛村巨变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在村巴线路整整工作了将近11年,褚锐彪是广州巴士集团番禺片区番28路名副其实的“老司机”。2011年12月28日28路开通至今,他见证了线路最初的终点站——大刀沙村从小渔村到生态村的演变全过程。

从磕磕绊绊的石子路到8米宽的平整沥青马路,从摸黑进村到明亮路灯照亮通车路,从路边的甘蔗香蕉林到花卉园艺场,新农村建设让原本与世隔绝的孤岛村变得靓丽富有。近些年,大刀沙村的快速发展还吸引到不少游客前来观光,褚锐彪车上的生面孔渐渐地多了起来,他高兴地说:“大刀沙村的变化让我的工作更舒心了。”

岛村第一次通公交

11年前的大刀沙村是另一番景象。大刀沙村地处孤岛,被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环绕。当地村民回忆,以前岛内没有桥梁连接到附近的陆地,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村民外出只能依靠摆渡船。“一条船只能载两三个人,大的船能载十几个,一趟一块钱,如果要带上自行车要多收一块钱,带摩托车要多收一块五。”每逢刮风下雨恶劣天气,渡船停摆,村民的生活出行都颇为不便。

2010年10月28日, 连接桥南街草河村、石碁镇大刀沙、石楼镇观龙岛的德怡大桥建成通车,大刀沙村是番禺区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孤岛行政村的事实从此成为历史。2011年12月28日,28路正式开通,从市桥北城公交总站发往大刀沙村村委,全程17个站19公里,需耗时1小时,从此,岛上村民也能坐公交进城了。

28路的司机褚锐彪以前在市桥城区开公交,从没开过村巴线路的他为第一次做足了准备。“公司带我们看线路,摸清所有的事故黑点,一路上两边都是甘蔗、香蕉种植地,我到大刀沙村的终点站一看,站点就设在一大片稻田边,周围什么都没有,公交站牌、候车站台都没有,上厕所只能到附近香蕉林中解决。”

第一次开完全程,褚锐彪的第一感受就是累。村里的路是石子路,而且道路狭窄。“我开着公交车在上面磕磕绊绊,颠簸不已,只能小心翼翼地开,生怕出交通事故。开了几趟还发现,那里不仅路况差,还没有路灯,摸黑开进去,开起来心惊胆战,坐车的村民一路上也折腾,坐一趟下来头都在晕。”褚锐彪清楚地记得,28路开通的第一天,收车后清点票款共28块钱。

当时,大刀沙村的常住人口有约三千余人。28路线路开通的第一天,知道的人还不多,后来知道的人多了,乘客也就多起来了。褚锐彪回忆,那时岛内没有大一点的商店,村民会坐公交到市桥逛街,在何贤医院、番禺中心医院附近下车的人也比较多。

见证乡村巨变十余年

近年来,随着“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的建设,大刀沙村以前磕磕绊绊的石子路变成一条条8米宽的平整沥青马路,道路标线、路牌、候车站台都有了,路边安装了路灯,晚上开车的时候不再是一片漆黑。以前两个半小时一趟车,现在一小时十五分钟就有一趟,线路所用的车也由原来噪音大、启动难的柴油车换成了无污染、噪音小的纯电动公交车,坐车的村民对此都赞不绝口。

伴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车窗外忽闪而过的景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褚锐彪向记者介绍,道路两边的甘蔗、香蕉种植地变成了果园、农庄、花卉园艺场,以前放眼望去全是平房,现在都是三层楼房,一派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景象。“现在村里的景观美丽很多了,开进去像进了生态公园一样。”

村里的景观变美了,以前是村里的村民往外走,现在是外面的客人往村里来。有投资客将大刀沙村的土地租下来种花、种树,村里的土地租金水涨船高,当地村民介绍,过去每亩地出租800元都很难找到买家,如今每亩地需要四五千元。褚锐彪记得,28路的乘客是在2015年左右开始变多,尤其是最近三四年,车上的生面孔渐渐地多了起来,他知道,这是大刀沙村的快速发展吸引到游客前来观光了。

坚守村巴运营一线十余载,褚锐彪见证了大刀沙村从小渔村到生态村的演变全过程,对此他高兴地说:“这些年,大刀沙村的变化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便利,让我上班的时候感到更安全、更舒心。”

新时代的村巴自救

进入新时代,公交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营收问题。广州巴士集团番禺片区营运发展部负责人雷成标向记者透露,片区内的公交线路在十几年前是可以盈利的,到2016年,客流好的时候还可以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再之后,尽管政府对公交线路给予一定的经营补贴,但区域公交尤其是村巴线路仍然是入不敷出。

目前,广州巴士集团在番禺区的90条线路全部覆盖行政村,均符合农村客运的性质。雷成标说:“如今的道路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出行交通方式也越来越丰富,线路经过的一些偏僻的镇街、村庄人口本来就不多,接下来需要研究怎么盘活一些站点重叠多、功能不是很明显的线路。”

3号线、7号线、18号线、22号线......近些年,随着番禺片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公交线路的调整也越来越强调地铁接驳的属性。

以番28路为例,2013年,线路由大刀沙村往前延伸五站到观龙岛。2020年,线路调整起点,由北城公交站改为星尚名玥花园总站,线路分为长短线两种班次,长线满足沿线居民的基本出行,短线则专注于与番禺广场地铁站的短途接驳。线路调整的好处在营收上有了直接的体现,雷成标介绍,2020年之前,一辆车一天平均营收额大概只有100块钱左右,线路调整之后,车辆的平均营收额有了一定提升。

策划 | 孙爱群 刘云

统筹 | 刘云 严艺文

编辑:吴方舟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