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编者按】:十年,一个跨越历史的时间维度。十年,一段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
举旗定向,把舵领航。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工作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视察广东时两次来到珠海,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亲切勉励珠海经济特区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为新时代珠海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嘱托在心,勇毅前行。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珠海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担起在重大国家战略中新的使命任务,奋力奔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栉风沐雨书写高质量发展亮丽答卷,乘风破浪演绎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即日起,《珠海特区报》推出“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 珠海答卷”系列报道,全景式、全方位展示珠海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的宝贵经验与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敬请垂注。
风从海上来,万里势如虹。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对广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举一纲而万目张。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
在总共2.7万字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珠海”“横琴”被提及42次、“澳门”被提及90次,明确提出“发挥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彰显了大湾区澳珠极点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也赋予珠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平台、重大机遇、重大使命。
潮起大湾区,风劲好扬帆。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蹄疾步稳、珠澳合作谱写新篇、“产业第一”开足马力、“青春之城”绽放活力……三年来,珠海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在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中勇当“主力军”“排头兵”,将多重战略交汇的巨大优势转化为助推大湾区发展的强大动能,以走在最前列的昂扬姿态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产业第一”跑出新速度
新时代呼唤大战略,大战略需要大手笔。
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覆盖约8600万人口、经济总量超12.6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之“大”,首先体现在经济体量大、综合实力强,是要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时强调。
嘱托在心,使命在肩。珠海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大棋局上更有担当、更有作为,就必须要破解城市能级量级不足、产业基础偏于薄弱的短板,加快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迅速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总体规模,推动现代产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推动591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200亿元;全年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136个、投资总额超千亿元,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等相继落地……摊开2021年珠海经济“成绩单”,珠海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81.75亿元,全省排名升至第6位,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步伐走得愈发坚定、稳健。
奋进征程上,那一份植根在特区人基因中的热切,再次因产业而汇聚、涌动、喷薄。去年年底,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市委书记吕玉印向大会作报告时字字铿锵:“要坚持‘产业第一’,坚决防止‘脱实向虚’,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但放眼珠海,一个个大项目不断落地,一个个新平台相继崛起,呈现出千帆竞发的气象,一系列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大礼包”送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做大规模。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今年上半年,珠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8.61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排全省第2位;工业投资保持强劲增势,同比增长近40%;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6.78亿元……亮眼的数据、拼搏的画卷,勾勒出珠海实体经济跃升的轨迹,书写下“产业第一”蓬勃发展的注脚。
聚焦发力“4+3”支柱产业集群,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万亿元……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新目标”,标识着一座城市勇毅前行的担当,激励着全市上下跑出加速度,干出新作为,加速迈向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软硬联通”打开新格局
烟波浩瀚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树立了典范。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总书记强调,对港珠澳大桥这样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质量建设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湾区建设,交通先行。如今,在珠海和江门之间的黄茅海上,一座新的跨海大桥犹如巨龙卧波,神形初现。这是正在施工建设的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一个个工程难题相继攻克,一条条高速公路顺利贯通,“亿吨大港”与“千万级机场”傲然崛起……党的十八大以来,昔日“交通末梢”演绎精彩蝶变,珠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到持续推进交通大会战,集空港、海港、高铁、高速、口岸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
“内联外拓”的高快速路网正在织密。洪鹤大桥、金琴快线、鹤港高速一期等项目建成通车,兴业快线、香海大桥、金海大桥、珠海隧道等项目建设全面铺开,珠海正着力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达深港的快速交通体系。
“海陆空铁”的立体化网络纵深开拓。珠海加快推动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珠海机场第二跑道前期工作,全力推进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广珠澳高铁鹤洲至横琴段、鹤洲高铁枢纽建设,推动澳门轻轨延伸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融入内地轨道交通网,“轨道上的大湾区”一步步从梦想照进现实。
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持续加速,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也在不断深化——
出台《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发展60项措施》、上线“珠澳通”APP、加快建设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推动港澳专业人士跨境备案、12万名澳门居民办理珠海居住证……珠海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跨境金融、商事制度、行政审批、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推动一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深入实施,加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勇当改革开放“开路先锋”,打造大湾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创新引力”释放强磁场
从横跨珠江口的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到加速布局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再到遍布珠三角城市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行走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切感受着时光里的发展变化。
面对风起云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牢记使命担当的珠海,拿出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奋斗姿态,紧紧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任务,出政策、建载体、引企业、优环境,书写创新第一动力的新时代答卷——
2020年开年,珠海以两个“1号文”拉开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幕。《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和《珠海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印发,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发展,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
2021年,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珠海位列全国第11名,地级市第2名;
2022年,《珠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为“十四五”时期珠海科技创新发展描绘了“路线图”“施工图”,为推动珠海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提供科技支撑。
看数据——如今珠海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317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0家,各级新型研发机构40家,全市研发人员超4万人;
大平台——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相继落地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成功落户。
聚人才——大力实施“珠海英才计划”,近三年来引进各类人才26万人,成立珠澳人才工作联络处、澳珠人才发展促进会,吸引港澳和境内外人才及紧缺人才汇拢而来。
谋长远——珠海围绕“4+3”支柱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分层分类支持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发挥科技创业天使风险投资基金引导和放大作用。
“纵观科技发展史,基础研究与源头创新的重大突破,往往连带着掀起技术和产业的巨大变革。可以说,今天的珠海就在积蓄这种变革的力量。”中山大学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
“四区”叠加再创新作为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推进年轻人、产业工人、新市民‘有业有住有家’计划和‘一老一小’优养优育计划。”2022年伊始,市长黄志豪在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许下了这样一句温暖承诺。
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珠海;塑造开放包容、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加快建设区域文化艺术中心……
此时此刻,放眼这座处处涌动着活力与生机的城市,一幅幅动人画卷正在全面铺开,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的活力珠海,这是一座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
南海潮头又春风,奋楫逐浪天地宽。2021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公布;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
至此,珠海迎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自由贸易片区“四区”叠加的“黄金窗口期”。
“我们始终要不忘初心,让这里充满创新发展活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横琴视察,对横琴的发展念兹在兹。这片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热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期。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一手缔造的改革开放典范,横琴的规划定位、开发建设,体现了总书记对粤港澳一以贯之的关心和支持,蕴含着总书记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战略考量。
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珠海牢记嘱托,主动作为,对标对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和“四个新”战略定位、“四个新”重点任务,全力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促进与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提升一体化水平,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对接融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在推动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上寻求突破,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主动作为,联合深圳共同推进深珠合作示范区建设;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上引领带动,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更紧密融合……
“珠海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加速汇聚扩散的重要节点。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格局中勇当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加快发展、促进东西两岸融合互动的核心城市,在实现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上担起珠海责任、展现珠海作为、作出更大贡献。”吕玉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