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登辉:厚植技能人才发展土壤 培育更多更好“大国工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永乐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是推动我国迈向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新时代产业工人,围绕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认定、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这让“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感触良多。
杨登辉是全国技术能手,也是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金牌教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职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全国两会上,技能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得到广泛关注。作为其中一分子,我感到十分骄傲。”在他看来,要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让技能人才“遍地开花”,需要为技能人才提供成长沃土。
技工教育迎发展新机遇
“尊重人才、呵护人才,才能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杨登辉从一名普通的技校生成长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可以说,他是广东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获益者、传承者。
在杨登辉看来,“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都为技工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将培育重点与企业发展重点结合,才能为学生谋求更好的发展。”
“我在日常工作以及走访调研中发现,越是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越需要高素质的一线产业工人来应用和维护。”杨登辉表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工业机器人“使用者”转变为现在的工业机器人“管理者”,从过去的“会用”设备转变为现在的“会改良升级”设备。可以说,广东的高质量发展是人才队伍壮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共同成长之路。
杨登辉表示,如今,广东多渠道培养技能人才,不仅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贡献了技能力量。
围绕产业转型培养人才
“培育技能人才还差什么?补缺补差的路子又是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杨登辉表示,在取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后,他选择留校任教,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技能人才。
杨登辉认为,广东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工院校精心培育并持续输出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他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不少技工院校的产学结合水平还比较低,缺乏校企合作,培育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导致出现“就业难”与“招工难”双重问题。
“技工教育必须围绕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来进行。”在杨登辉看来,只有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将培育重点与企业发展重点结合,才能够为学生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
打通技能人才晋升渠道
成长、上升,是一线工人们频繁提到的词。如何打破目前技能型员工晋升的“天花板”,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也是杨登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除了不断提升技工院校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打破技能人才选拔、评定的上升壁垒。”在杨登辉看来,要形成技能人才的纵向职业技能等级阶梯,才能吸引更多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
“技能人才在期待提升待遇水平、延长发展通道的同时,还期待落实技能等级与绩效工资匹配。”杨登辉说,他对“新八级工”充满期待,“将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延伸为八级,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定能让技能人才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