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批机械化、现代化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正在南粤田间地头积极推广运用——不必“两腿泥”指尖也能忙春耕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嘉乐、戴灵敏、杨再睿、罗定宣、陈卓栋、谭耀广 发表时间:2023-03-21 06:54
金羊网  作者:朱嘉乐、戴灵敏、杨再睿、罗定宣、陈卓栋、谭耀广  2023-03-21
“机械化+智能化”正在为广东春耕“抢农时”按下“加速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乐

岭南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连日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一批批机械化、现代化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正在南粤田间地头积极推广运用。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来回穿梭田间,进行播种作业;自动育秧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水稻抛秧机等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等被日益广泛使用;无人农场的农人们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农业,实现种业育、繁、推、管“一张网”……

据省农业农村厅初步统计,2023年全省春耕备耕预计投入拖拉机、插秧机、农用无人机等绿色、高效、智能农机装备超百万台(套),各地机械化集中育秧有序开展,预计主要农作物机械化耕作率超96%,完成机械化种植水稻面积超480万亩,机种率预计达36.7%。“机械化+智能化”正在为广东春耕“抢农时”按下“加速键”。

阳江

无人机“旱播种” 10分钟种了7亩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戴灵敏

近日,阳江江城区金朗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关秋庆早早带队来到中洲街道华龙村,为当地农户提供春耕农机作业服务。在他的指挥下,3台大马力拖拉机在田里来回驰骋,很快就把泥土耙得松软平整。随后,来自阳东区合山镇的“飞手”梁光弟遥控满载稻种的无人机升空,沿着田地均匀撒种,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近7亩地的播种任务。

“这是无人机旱播技术,将种子飞播入田,等种子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实现萌芽、出苗,再引水进田。”关秋庆介绍,去年他也采用了无人机旱播播种,亩产375公斤干稻谷,相比传统插秧产量相差无几。但“飞播”一个人一天能播种近300亩水稻,每亩的人工成本约15元。

阳春市春湾镇爱国村平山自然村的田野里,多台农耕拖拉机正在耙田,一群村民在育秧机旁忙碌着,场面热闹非凡。由智慧三农(阳春市)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织的阳春市首个机械化春耕育秧现场就设在这里。智慧三农(阳春市)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近年来,联合社致力把农资、农机、农技、金融、保险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链条优质高效的农业托管服务,有力推动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工作开展。

记者从阳江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全市计划农作物春播面积134.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0.06万亩。阳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已基本就位,农资总体供应充足,9800多台(套)农机大部分已维修保养完毕,可随时投入春耕生产。

云浮罗定

种粮“机械化”变精准种植“数字化”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罗定宣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在云浮罗定市华石镇荔枝埇村垦造水田项目现场,已经持续“作战”了近半个月的数十台挖掘机、百人施工队仍旧在忙碌。项目的施工方表示,该项目力争在3月底完工,“赶上”种植早造水稻。

“我们投入了30多台各型号钩机,每天有130多人参加施工,全力抢进度,目前项目田块平整工作已经完成了约九成的工程量,预计3月底可以完工,争取赶上春耕早造。” 华石镇荔枝埇村垦造水田项目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隔壁的太平镇也正在全力推进垦造水田项目建设,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旋耕机翻耕过的水田散发出属于春天独有的清新的芬芳,农民们积极地搬运着充满生机的苗盘,农机手开着载满秧苗的插秧机驰骋田野间,随着发动机“哒哒哒”的轰鸣声,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有序地插入水田。在罗泾镇镜东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当地的农民正在熟练地操作机械。

种粮的“机械化”正在演变成精准种植的“数字化”。种粮大户陈先生介绍,当前,不少高标准农田的种植中,引入了无人机播种、施肥等技术,在精确配比、工作时长、精准覆盖等层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标准化的作业,能够给我们形成良好的数据基础,当示范种植形成经验,便可进行复制、推广。”

数据显示,2022年,云浮市水稻种植面积一年两造共132.31万亩,年产稻谷58.75万吨,实现了2019年以来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四连增”。

记者从罗定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据了解,今年罗定市计划春种30.39万亩,其中早稻计划播种25.8万亩,作物种类涵盖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预计4月上旬完成早造粮食种植任务。

江门

飞着的是无人机跑着的是智能插秧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谭耀广

春日的江门水稻田,空旷广阔。天地之间,飞着的是无人机、跑着的是智能插秧机。如今的春耕,是农机大展拳脚的广阔舞台。

综合机械化水平超九成的江门水稻生产,农机化发展水平排在全省前列。今年,江门投入近3万台(套)农机具,“护航”总面积约210万亩春种农作物。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44%,其中机耕率达99.98%、机种率达75.11%、机收率为99.72%,农机化发展水平排在全省前列。聚焦水稻稳产增产、提质增效,近年来江门推广应用了35条自动化播种线,并推动建设了育秧中心、立体化育秧工厂建设,着力补上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短板。

日前,在江门开平市月山镇高阳村委会大园村的一片水稻田上,一架大型无人机平地而起,在低空匀速飞行,喷洒出的肥料呈雨状,均匀洒落水稻田上。只需3至4分钟,无人机就完成一次40公斤肥料的喷洒工作。技术人员介绍,无人机施肥作业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可大大缩短施肥时间。

除此之外,大批新型农机也开始涌现。在日前的2023年新会区春耕现场会上,履带旋耕机耕整地、无人机水稻撒播、植保和智能自动驾驶机、水稻机械化播种线、节能新型水产增氧机、中耕机和柑橘开皮机纷纷亮相。现场的机具演示让种粮几十年的“老把式”们眼界大开。

在这些农机“新势力”当中,记者观察发现,大批智能农机陆续投入使用,预示着智能农业时代的到来。“以无人驾驶插秧机为例,不需要单独的驾驶员,只需要一人加秧,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相比传统插秧机更省力省时。”江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梁伟光说。据悉,无人驾驶插秧机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应用北斗导航技术实现全程自动化,自动分析计算出插秧间距,进行标准直线插秧。农户只需提前设置好秧田的出发点和转弯点,插秧机就可以自动规划插秧路径自行进行插秧,插秧行距、株距更加标准,作业更加安全,且插出来的秧苗整齐划一,具有不伤苗、不伤根、立苗快等优点,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能提高水稻亩产经济价值。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大区经理刘恒表示:“我们在五邑地区已经成功推广无人驾驶插秧机数十台。”

专家观点

广东农业发展“精”“新”“专”

“综合各项因素,当前广东春耕备耕各项条件较好。”广东省委党校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危旭芳告诉记者,今年,农时相对宽裕、气象条件较好、农资供应充足、惠农强农政策给力,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危旭芳表示,从今年春耕和总体来看,广东农业发展模式呈现出“精”“新”“专”的特点。

一是精。推进传统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二是新。在全国率先利用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大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在优质稻等领域的育种水平处在全国领先地位,经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有36个,占全国的24%。三是专。广东把“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目前全省已创建18个国家级、288个省级、7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排全国首位。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乐

编辑:郑健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