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岭南 | 佛山顺德杏坛:桨声光影里的梦里水乡
栏目统筹/魏琴
文/梁晓茵 图/付卫忠(除署名外)
海报/李焕菲
【编者按】碧影映涟漪,悠悠水云天。走在一条窄而悠长的石板路上,青砖瓦房,亭台楼阁,落入眼眸深处,彷如置身于一段古老的光阴里,触摸着历史的沧桑。租一艘小船,沐在月光下,品一袭清澄夜色,聆一曲潺潺水音,穿过数百年古桥,感受着水乡迷人的恬与静。这如梦似幻般的“小桥流水人家”,便是岭南人的梦里水乡——逢简村。羊城晚报·羊城派推出融媒专栏——《大美岭南》第7站走进佛山顺德杏坛逢简水乡,带你一瞥惊艳流年的水乡风光。
逢简村地处佛山顺德杏坛北端,是著名的岭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岭南水乡特色秀外慧中,遐迩闻名。作为顺德最早有人栖居地之一,逢简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文化遗址的发掘,数百年的古老建筑在这里也是随处可见。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水道为界的逢简,河流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过古村,汇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形成特色水乡小村庄。这里四面环水,水系发达,河网串联起周边丰富的乡村资源,溯河而上,周边桑基鱼塘密布,一派水乡风光,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从逢简入村大道往里走,石拱桥旁的进士牌坊金碧辉煌,气势如虹。村里的河岸两旁,古榕、蕉林、石榴等林木一字排开,河边步行道一侧由宅院、宗祠等乡土建筑组成的聚落群体,青砖配上古瓦,精致的墙雕,再加上古色古香的旧式灯笼,岭南古建筑的神韵油然而生,彷如漫步画中。长达十余公里的一条河道,偶尔冒出水面的小鱼正欢快地游着,这幅“水清、流畅、岸绿、鱼跃、景美”的水生态画卷,成为游客和附近居民休闲漫步、观光旅游的一条景观河。
多少年来,逢简村,因着一条河,致富一村人。
“一下雨,河道上都是落叶,还会有不少杂物,我要抓紧捞掉!”水乡渔民摇着小船,像往常一样,沿着河道开展巡查,用心呵护治水成果。
据记载,逢简村早在唐朝就已建成村,村中随处可见用来铺路或者搭建埠头石阶的石碑,碑铭上大多刻有诸如举人、进士名字字样。自宋元以降,隐居到逢简的很多是士大夫家族,他们诗书传家,尊儒重育,古村崇尚读书的风气浓厚,元朝至明朝期间,出过很多读书入仕之人。
至明清以来,文风鼎盛,校庠私塾遍立,人才辈出,科场得意人颇多,普及教育蔚然成风,有“水乡书韵”之美誉。我想,正因为逢简村文化底蕴深厚,文风朴朴,古往今来凭着多少文人志士的睿智和见识,他们深谙水为生命之源,才造就当今以一条河道撬动一条村的经济发展。
周末闲时,租一条小船,穿梭在河涌间,从数百年古桥下悠然穿过,石拱桥、石板桥、仿古拱桥,平坦简洁、气势如虹、古风犹存,船头劈水,乘风破浪;船桨击水,汩汩前行,迎面古树参天,树冠荫樾,古道新楼富民别有一番岭南水乡景致,岂不乐哉?
小小的村落,聚集了顺德的特色美食小吃,坐在码头旁河道边,吃一碗地道的双皮奶,品一曲龙舟小调,赏一道水乡景色,这不正为现代都市人繁忙的脚步驻足,留下一处惬意慢生活的胜地吗?
逢简乡村处处荡漾着活力,蓬勃着生机的源泉。水是顺德的灵魂,是顺德人文脉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顺德河涌交错、水网纵横,加上松堤柳岸,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水乡韵味,也成为了顺德人的美丽印记。
这座承载着多少人浓浓乡愁和美好希望的城市,前景广阔,如同清澈的一汪碧水,长流不断缓缓向远方延伸,奔腾不息。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