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模式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文/图 邓晓娟
近日,在广州市白云区棠景街道棠溪村,有部分农民公寓正实施“物业+”垃圾分类新模式,形成了“以物业服务公司为垃圾分类实施主体,接受街道、村社日常监督”的管理体系,通过压实物业责任、强化对物业的考核,提升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助推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
在棠溪村南天瑞霭楼农民公寓小区里,随着“物业+”模式的推进,物业公司 “上任”后,便根据街道的统一安排,实施“撤桶并点”,根据业主的习惯,设置1个定点误时投放点。业主们在家提前做好垃圾分类后,前往固定投放点位,在物业工作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分类投放垃圾。“有了物业管理后,这里的小区环境真好,大家都会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单元楼下门口地面干净清爽了很多。”李阿姨说。
据了解,南天瑞霭楼农民公寓辖区内的居住人员几乎全部来自本地村民,他们原来对广州市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知晓率较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将所有垃圾打包在一起投放,这给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使垃圾分类顺利实施,在棠溪经济联合社党建引领下以“三足鼎立”(村社党员干部、物业、业主)模式吹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美丽号角。
物业人员每天深入一线,能够切身体会业主的需求,只有做好服务,才能逐渐获得业主们的认可和支持。” 南天瑞霭楼物管处负责人张志银表示,新模式推行前,物业公司组织人员、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解读定点误时投放模式政策;模式推行后,增派了多名垃圾分类专管员,每天在垃圾投放点位上指导业主垃圾分类。与此同时,通过现场刷卡称重、智慧计量,收集一手数据、统计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和业主的参与度,便于街道、村社更好地指导小区的垃圾分类。自从小区实行“物业+”垃圾分类新模式后,小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们也逐渐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
目前,“物业+”垃圾分类新模式已经在棠景街道逐步铺展开来,街道通过细化考核方案,引导物业规范小区垃圾分类业务,督导物业做好垃圾分类的长效性管理,从而激发物业推行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下来,棠景街道还将通过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完善街道、小区、物业三级管理体系,精准分析所有小区垃圾分类的情况,不断优化垃圾分类奖励机制,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棠景街有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