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跑出“深圳加速度”、打造“深圳高质量” 用创新和实践回应历史使命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园 发表时间:2021-10-29 11:06
金羊网  作者:林园  2021-10-29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

深圳不断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新成就

文/林园 

图/王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转眼又是一年金秋时节。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一年时间,深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用创新和实践回应历史使命,发出属于自己的“最强回音”。一年过去,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中,22条已经正式落地、取得实质进展,其他18条事项正在有序推进。深圳带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奋勇前进,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就。

深圳将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布局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在刚刚过去的9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迎来第二批学生。校区选址于光明新区公常路以北,将于今年年底基本完工。无论是华为拿地还是中大深圳校区建设,都是深圳布局“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一个重要举措。

以高校为代表,基础研究是其中第一环。除了中大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卫光生命科学园等一系列项目在这片区域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深圳正以高标准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鹏城实验室,高水平打造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创新平台。此外,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圳路径,聚焦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工业母机、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集中力量破解一批“卡脖子”问题。

今年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深圳47条经验和创新做法,其中第一条便是建立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从投入到产出,深圳形成了清晰的发展思路。深圳以立法形式明确将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全国首例。深圳制订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完善科研经费长期稳定投入机制。金融同时助力科技创新。深圳积极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全国首只规模达百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全力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目前,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资近400个天使项目,培育潜在的独角兽企业32家。

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1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榜单,华为均排名第一。500家企业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3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共拥有9万件发明专利。同为深企,腾讯名列榜单第三。一直以来,科创“深圳队”的表现亮眼,一直领跑全国。

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一全国性的难题,深圳实施成果产业化加速行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2020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了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7.1%。

推动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

打造全球一流人才向往集聚地

今年7月,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进行了第三次招募,从2019年到现在,华为“少年天才”计划共17人入选,其中有5人拿到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华为的做法诠释了深圳人才发展机制和动能。

今年8月,深圳进一步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首次为在深圳工作的37位港籍医生直接认定颁发正高级职称证书。这37张证书,是深圳打破内地职称逐级晋升规则和推动用人单位自主评定职称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理念的现实注脚。

人才是创新的源动力。过去一年,深圳着力打造全球一流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一年来,深圳实施创新人才汇聚行动,出台人才工作条例,着力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创新引才用才制度,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落地为契机,深圳探索“不定编制、不定级别、社会化用人”新型科研机构管理模式,成功承接外籍高端人才认定权,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为外国高端人才办理R字人才签证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出台《推进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的实施方案》,涉及金融、税务、建筑、规划及文化旅游等11个领域,便利境外专业人才来深执业。

在引才的同时,深圳也注重育才,培养本地人才,推动深圳高等教育高水平、有特色发展。今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7家用人单位对外发布首批“特聘岗位”申报指南。“特聘岗位”制度的推行,不仅意味着用人单位在高端人才认定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更是深圳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和重构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的重要举措。

一系列举措下,深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目前,深圳的人才总量超过600万,其中科技人才超过200万,为深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10月8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终结张某个人破产和解程序,这是《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自今年3月1日实施以来,首宗立案和审结的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和解的个人破产案件。债务人张某为公司经营性贷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而负债,经法院多次强制执行未能全额清偿。张某目前已退休。而今,经与债权人初步协商,达成和解方案:张某履行5.2万元款项的支付义务后,剩余未清偿债务予以免除。

自今年7月审结全国第一宗个人破产案件,深圳填补了我国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空白。深圳还以特区立法形式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个人破产法规,成立首家个人破产事务管理机构,上线首个个人破产一体化办理平台。同时,大力深化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首创市场主体除名制、依职权注销制,试点歇业制,目前已批量除名531家商事主体,依职权注销85家商事主体。

鼓励创业、宽容失败,这是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既是中央交给深圳的重大任务,也是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深圳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在营造优质平等经营环境、创新融资便利模式、健全市场主体权益保障机制等六大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依托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圳还构建起快速受理、授权、确权、维权的全链条保护体系。率先建立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率先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深圳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指标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首位。今年1-8月,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同比增长22.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圳西丽大学城

牢记嘱托

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专家点评

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

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指出广东、深圳应对国际挑战和压力的根本出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表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一周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深圳还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深圳力量,将是贯穿深圳未来发展的一条主线。

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谭刚认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一周年,首批40条授权事项22条已落地,成果来之不易,“深圳进行了许多大胆探索、有很多很好的做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比如,深圳率先在香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率先建立并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率先在全国发布首个完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施以来,新上市公司208家,IPO合计融资超过1500亿元。“港澳药械通”落地实施,不出深圳,患者就能率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使用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这些都是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实现的,没有综改的支持,很多还实现不了。”谭刚指出,综改不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深圳还利用特区立法权,将改革的成果法定化,“这一年,深圳新制定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条例、首部数据条例、首部绿色金融条例等17部地方性法规。”并且,示范效应也开始显现。以前海为例,目前,前海的一些改革成果已经向全国推广。

“中国之治”新探索

谭刚表示,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中国之治”的新探索。“综合改革试点体现新时代改革的要求、全局重任和综合效能。其中,从改革的时代要求来看,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战略决策。”

谭刚介绍,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具有中央层面首次为一座城市量身定做的阶段性改革总纲要、通过采取“实施方案+批量清单”滚动方式授权改革、在授权范围内地方获得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改革的更大更多自主权等明显特点。“这在其他城市是从未出现的。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以‘摸着石头过河’为显著特点的地方率先探索积极推动型改革创新、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由中央进行顶层制度设计主导引领型改革创新而言,经中央授权开展的综合改革试点,毫无疑问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最新探索。”谭刚表示。

展望未来,谭刚认为,深圳可以进一步将落地的改革规范化,必要时提供法治保障,并继续推进授权事项。“可以结合新的情况做推进,比如中央在近期推出的‘前海方案’,将更多内容纳入综合改革的框架中来。”谭刚表示,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深圳的十四五规划里,都明确将综合改革试点写入,“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深圳力量,将是贯穿深圳未来发展的一条主线。”

数说

●首批清单40项授权事项,22条正式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18条事项正在有序推进。

●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24.47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

●今年上半年全市二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5630.8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9.3%。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施以来,新上市公司208家,IPO合计融资超过1500亿元。

●港澳涉税、规划、医疗等专业人士获准在深圳提供服务,在港澳上市的9种药品和2种医疗器械率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获批使用。

●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4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

编辑:白茶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