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入泊母港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亮,通讯员李建平、吴立坚报道:11月21日,珠海高栏港烽火海洋码头,蓝白色船体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下称“中山大学”号)安静而优雅地停泊在母港。据悉,“中山大学”号顺利入泊母港,意味着我国排水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我国海洋科考“国之重器”的新成员。下周她将开启首次科考任务,计划首航南海,开展大气、海洋、生物三大领域科学考察,为认识、保护和开发南海提供科技支撑。
“这艘世界一流的科考船,既是面向全球海域的‘海上移动科研平台’,也是我们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海上移动育人基地’,还是下一步开展国际海洋科学合作的开放平台。对学校而言,她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发展重器,是提升中大海洋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当然也承载着历代中大人向海图强的宏大梦想。”入泊母港欢迎仪式上,中科院院士、中大校长高松教授表示,学校在海洋科学研究方面已经有一支年轻力量传承着中大的蓝色梦想,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师生能投入到海洋科学研究当中,登上“中山大学”号走向深海远洋。
中大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说:“近百年来,中大一直梦想有一艘真正属于自己的大船。今天‘中山大学’号顺利就位,实现了中大人百年的梦想,未来学校将以大船为新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大力发展海洋学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海洋强国梦贡献中大力量!”
“‘中山大学’号在优异船舶性能基础上,装备了先进的科考调查仪器,具备从万米高空到万米海底开展多学科、多要素观测和采样能力。”中大科考船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陈敬德介绍,“中山大学”号还在船底布置了先进的声学探测设备,实现对海底地形地貌的精确探测和全海深剖面水体信息,并具备水下高精度定位能力,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实验室和移动课堂。
据介绍,“中山大学”号于2016年6月获教育部批复立项,2019年10月在江南造船开工建造,2020年8月命名下水,2021年6月交付使用。2021年11月18日9时正式从江南造船港口出发,经过三天的全速航行,于21日9时入泊珠海母港。自批复立项至今历时65个月,从开工建造到交付使用则历时两年,期间克服了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中大“乘大船、去深海、做大事”的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这也是中大推进“三大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新闻链接
“中山大学”号在国内拥有多个“首次”
“中山大学”号总长114.3米,型宽19.4米,排水量6880吨,续航能力15000海里,定员100人,拥有约720平方米室内实验室和610平方米甲板作业面积,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中山大学”号作为科考实习船,在国内拥有多个“首次”:首次搭载全回转永磁低噪声推进器,具有安全、灵活的船舶操纵性;首次搭载永磁轮缘侧推和隧道式侧推封盖,双曲面设计精准匹配船体线型,有效降低气泡对水下测量不利影响;首次搭载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变转速发电机的组合设计,实现了超静音科考作业;首次搭载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实现从零航速到机动航速下多种海况的适应性。
作为一所南海之滨的大学,中山大学自建校之初便与辽阔的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海洋相关的科学研究历史悠久,特色突出。早在上世纪20年代建校之初,中山大学即开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开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28年,中山大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
为推进海洋学科发展和涉海人才培养,中山大学成立了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依托大气科学学院管理,将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号等海洋科考支撑平台,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发展,建设移动课堂,打造国家级教学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