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代表团分小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凝聚共识与力量 同心奋进新征程

来源:金羊网 作者:侯梦菲 发表时间:2022-03-07 07:33
金羊网  作者:侯梦菲  2022-03-07
代表们结合工作实际和调研情况,围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双碳”工作等提出建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侯梦菲

3月6日,广东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代表们纷纷表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殊为不易,“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政府工作报告与人民的脉搏同频共振,积极回应民生关切。代表们结合工作实际和调研情况,围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双碳”工作等提出建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对外开放:

发挥湾区优势 让高端服务业“走出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方利旭认为,广东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省,要抓住贸易数字化、服务化、绿色化、区域化的新机遇,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

大力支持线上展览业发展,打造跨境电子商务龙头,支持跨境电商直播带货……方利旭认为,广东要利用好数字经济第一大省的优势,抓住贸易数字化机遇,进一步纵深拓展贸易合作边界。以广东自贸试验区为“试验田”,探索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要素跨境流动,打造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新高地。

当前,服务贸易在全球国际贸易总值占比越来越高。他认为,广东可发挥湾区优势,协同港澳,用好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推动服务业向高端提升,发展旅游康养、国际展览、文体创意等产业,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职业教育基地、大宗产品交易枢纽。同时,支持湾区城市结合自身优势,培育广东“海丝博览会”等一批高层次、国际性的会展品牌,支持企业“拼船出海”,深化开拓建筑、医疗、金融、运输等服务行业贸易机会,不断推动湾区品牌、湾区服务、湾区标准“走出去”。

方利旭还关注到,疫情促使经济全球化格局发生转型,已从“泛全球化浪潮”转向“区域化贸易体系”。他认为,广东作为与RCEP区域国家对接合作的前沿省份,可借助贸易重构和产业再分工的契机,抓住贸易区域化机遇,打造安全稳定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

乡村振兴:

重视种业研究 打通山区致富路

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已吹响。长期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李小琴非常关注乡村振兴的发展。

“去年,‘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李小琴关注到,国家层面,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促进法》等系列重磅政策文件和法律相继出台;省级层面,广东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3+9”政策体系,建立了广东乡村振兴史无前例的领导体制、史无前例的工作机制、史无前例的政策措施和史无前例的资金投入,走在全国前列。

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李小琴认为,由于我国不同生态区域对种业品种的要求差异巨大,她建议建立区域特色种业研究中心,像南方种业中心就可建在广州,突出耐热、耐涝等岭南特色种业研究。

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自民族地区的代表们纷纷呼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乡村振兴赋能。目前,广清永高铁项目已经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项目沿线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近100万人口。“广清永高铁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沿线欠发达地区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激活沿线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总支书记何桂芳建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铁路集团应尽快批复广清永高铁在2022年实质性开工。

民生保障:

多途径提高罕见病保障 对罕见病家庭给予救济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代表蔡卫平说,以他熟悉的医疗卫生领域为例,报告覆盖医疗、医保、医改等内容,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去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今年再增加30元,达到610元。”他说,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这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尤其令蔡卫平感动的是,报告中提出“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真正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过,他也建议在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多途径提高罕见病保障。据悉,全球罕见病有7000多种,纳入我国医保目录的仅有7种。大部分罕见病治疗费用高昂,容易导致罕见病家庭因病致贫或放弃治疗。“因此,我建议医保设定单一罕见病人群用药支出总额,制定风险分摊机制。”他同时建议,鼓励、支持和引导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发挥补位作用,并给予罕见病家庭社会救济。

此外,他还建议加快推动“医学检验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服务于临床。他介绍,医学检验始于LDT,大部分的新技术、新方法均是采用LDT进行。然而,罕见病用药由于用量较少,厂家没有动力批量生产和申报注册此类试剂,导致实验室没有针对罕见病诊断的商品化仪器和试剂盒。因此,利用LDT推动罕见病诊断和治疗势在必行。蔡卫平建议,在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尽快出台LDT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其定义和适用范围、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备案申请流程和监管等。同时,有条件允许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开展LDT服务于临床试点。

编辑: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