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走进名家工作室③|范勃:温暖广东见证下的变与不变
近期,羊城晚报策划推出“文化强省深访谈”系列报道,反响热烈。
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深耕美术领域,推出“岭南美术名家工作室”融媒体系列报道,走进美术名家创作现场,陆续展现广东美术名家风采。
首批选取的是刚刚获得文艺终身成就奖的汤小铭、林墉,以及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的范勃、林蓝四位美术家。相关报道同步在羊城晚报、羊城派APP、“云上岭南”文化博览会、羊城晚报学习强国号等呈现。
“岭南美术名家工作室”
融媒体系列报道③
文、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朱绍杰 文艺 实习生 陈晓楠
图/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
范勃,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主持“绘画”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油画”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走进工作室】
工作室是艺术家的第二个家
充满回忆的照片墙、琳琅满目又风格各异的器物摆件、即将完成的纸本绘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就是在这间导师工作室,与学生共同探讨艺术创作的路径与东西方艺术话语体系。
“我个人工作室在大学城校区附近,但海珠这边昌岗校区是我读书的地方,我对它怀有深厚的感情。学校在这儿设立这个导师工作室,师生、同事能探讨、碰撞思想火花,也给我带来新的创作灵感。”范勃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从2007年入驻该工作室,至今已有15年,小小的工作室见证了范勃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创新。
走进范勃的导师工作室,俨然“白盒子”。空间不大,却处处是艺术的身影。战国晚期的铜器、南北朝的石像、唐代的黑白陶器、清代的瓷瓶……收藏陈设中,以中国古代艺术品居多。范勃说,虽然自己以油画与跨媒介当代艺术创作为主,但内心也热衷中国传统艺术,并在其中汲取养分。
除了中国风,工作室里还有西方古典风格的沙发、旧木箱子茶桌,以及现代工业风的置物架、台灯、金属器物等。风格迥异的摆设和艺术品共存于一个空间,一如范勃对艺术的态度:兼纳包容,努力求新,不停地探索边界,努力用恰到好处的艺术语言和媒介去表达自己。
每次来到这儿,范勃都非常放松。“工作室是艺术家的第二个家,有利于个人思考和创作,它适意而又不是生活场所,因而能始终让人保持较兴奋的创作状态。”
用多种感知方式与媒介去观照世界
在这间教学相长的工作室中,范勃完成了诸多代表作,从“园子系列”到《复相·异变》《神像》,从油画到跨媒介创作。在工作室一角,立着一张正在进行创作的作品,属于“背影”系列。
“我搬进来画的第一张油画是《园子》,后来形成了《园子》系列,到现在依旧是个人的代表性作品。”范勃起身,打开画册介绍,画里都是身边熟悉的人物,这幅画呈现了他当时创作的中心命题: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个体命运的焦虑和思考。
这一命题从油画创作延续到跨媒介当代艺术创作中,人文关怀成为解读范勃创作的关键词。“绘画形式和材料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对精神性的探索。精神性是画外的,也是艺术作品的核心。人类的感知经验是共通的。我一直探索运用多种感知方式与媒介去观照世界、表达情感和传递价值。”范勃说。
以实验室的创作方式探寻疗愈社会的途径
工作室墙面上,悬挂着范勃近年来完成的《B2》系列中的《B2-24》(红)。作品创作于2018年,在长宽约两米的红色背景板上,布满手工制作的红色药片,极具视觉冲击力。
范勃告诉记者,画面上的每一个药片都是一个盲文点,构成整幅放大版本的盲文,其内容是《共产党宣言》。
近年来,范勃延续实验室的创作方式,探寻以艺术慰藉心灵、疗愈社会的途径。“艺术应该是观照的,温暖、治愈的,能照亮人心,温暖这个世界,给人力量。这样的创作理念驱动我不断前行。”范勃说。
2020年,范勃的大型个展《无形的剧场》在北京展出,《降临》《如影》等多组环环相扣,深层次地展现药物、测温等当下时代表象及其背后的命题。范勃表示,展览及系列作品蕴含着他对“可见与不可见”这一经典命题的长久思考。
【艺 谈】
岭南有独特的文化气质
羊城晚报:本次获评“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您有怎样的感受?
范勃:我很意外,但备受鼓舞,同时也倍感压力。因为“德艺双馨”本身意味着追求崇高,不仅仅是要艺术水准高,更要品德高尚。
作为文艺创作队伍中的一员,能够获此殊荣,一方面是广东人民、文艺界对我个人创作、研究的认可和褒奖;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坚守本心,修炼德行,时时躬身自省,秉持艺术理想和良知,以创作记录民生、用艺术见证时代,为广东的文艺繁荣和文化强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羊城晚报:您是天津人,多年前来到广美。广东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范勃: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到广州,已经三十多年了。人生的大半时光都在广东,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上都打下了深刻的广东烙印。广东是非常“温暖”的地方,这个“温暖”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更多是心理和文化意义上的温暖,因为岭南文化包容、开放、多元、务实,给人很大的自由空间。广东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这里既开放和富有国际化,同时又坚守传统的文化氛围。就是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鼓励我在创作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同时保持着自己的艺术坚持。
多元知觉·场景化叙事·心灵的问题
羊城晚报:“变”是您艺术人生的关键词之一:从油画到装置艺术,从抽象的思考到具象的呈现……那么在您的艺术创作中,是否有贯穿始终的主题?
范勃:“变”与“不变”是对应的,变是表象,不变是本质。从对绘画本体语言探索的执著,到探寻通过绘画触及人物灵魂、叩问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我一直在思考绘画语言的表达性问题。
此后,我不断尝试新的艺术媒介和方法,来探讨感知经验、符号系统及其意义与表征,也是在关注个体经验的感知与表达;包括重大题材创作,我也是尝试通过场景化叙事,来再现、传递价值理念。
这些年来,我还不断探索在传统视知觉中心论以外,“多元知觉”于艺术中的可能;试图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的交叠与转换,以及体感、心理疗愈、弥散的隐性气氛的观照,构建起诸种场域,以沉浸式的体验回答有关人的心灵的问题,并藉此实现语言系统的重构。
这样说来,认知自我与世界,探寻有效的艺术表达方式与话语体系是我始终坚持的主题。
羊城晚报:您眼中的广东当代艺术现状如何,有何特点?
范勃:当代艺术自然强调当代性,是对传统艺术的现代性转化与当代性发展,通过借鉴传统,来观照、审视和反思当下,构建新的人文精神。可以说,当代艺术更具时代精神,更能够体现区域文化特征。广东的文化氛围是多元而包容的,广东当代艺术生态也因此是多元丰富。
或许暂时来说,广东的当代艺术没有像北京、上海那样活跃的氛围、并呈现出整体面貌,但是却更具有一种自发性、自在性,也更能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湾区建设,将会为广东当代艺术发展提供绝佳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随着文化强省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对广东当代艺术发展抱有更大的信心。
艺术家,也是“不打折扣”的校领导
羊城晚报:除了从事艺术创作,您同时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的校领导。艺术家的感性需要与学院管理者的身份会有冲突吗?
范勃:我在广州美术学院有近30年的从教经历,此外还承担科研、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作为艺术家个体,我把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形成的方法论反哺教学;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我在教学、科研中所积累的思考和心得,也可以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扎实的基础。
学校管理工作肯定会牺牲掉个人的创作时间和精力,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和领导干部,我不能打任何折扣。学校工作务必出色完成,然后再争取时间自己创作。
在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余,我承担创作了“中华文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广州十三行》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大主题创作《创办经济特区》等,被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当然,广州美术学院“申博”成功,填补了广东美术类博士人才培养的空白,我作为分管校领导的收获和喜悦,又比自己创作一件作品厚重得多!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陈桥生
执行统筹:邓琼 吴小攀 朱绍杰
主办单位: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合作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画院 广东美术馆 广州雕塑院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琼
编辑 | 文艺